創業邦獨家獲悉,同城特賣品牌「叮叮貓特賣」對外宣佈,已於成立三個月內獲得首輪千萬美元級別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IDG系基金領投,頭部新能源A股上市車企跟投。
創始人&CEO邵子鑑告訴創業邦,資金將主要用於標品供應鏈完善、履約網絡拓展以及品牌搭建,利用更多特賣車和“車老闆”覆蓋更多社區居民和寫字樓白領用户,線上線下一體化滿足用户日常生鮮食品和快消品需求。此前,叮叮貓特賣還曾於成立時獲得100萬美元個人投資。
創業邦持續關注的「叮叮貓特賣」前身為生鮮電商平台“叮叮貓鮮生”,自2019年年底起正式展開運營,定位於一家川渝地區同城特賣品牌。
公司主要基於供應鏈渠道優勢,以“線下特賣車低價售賣+線上下單”的形式吸引並觸達消費羣體,從而在社區、寫字樓、交通樞紐等場景建立客户強黏性復購。
其創始人邵子鑑為哥倫比亞大學MBA,在創業前具備多年互聯網投資和管理經驗,曾先後任職於美林證券、IDG資本、PIMCO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和寶龍商業,並於2017年進入實業。以常春藤和華爾街海歸身份轉戰零售行業,有着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溝通動員能力。
近些年,隨着各大互聯網、零售業巨頭的佈局加碼,“燒錢、擁擠”已成為社區生鮮賽道的一大特色。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生鮮食品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已超過2500億元。在收錄的4000多個玩家瘋狂湧入社區生鮮的過程中,只有4%保持盈虧持平,其餘均處於虧損狀態。
2019年,大眾熟知的生鮮電商品牌接連迎來了“倒閉潮”,其中就包括呆蘿蔔、妙生活、吉及鮮等曾一度成為資本市場寵兒的明星品牌。
巨頭已擠得頭破血流,為何叮叮貓特賣依然堅持入局?
“無論是資金還是品牌優勢方面,初創企業都很難和巨頭正面較量,但從供應鏈角度來看,巨頭們的拿貨邏輯、履約成本、供銷體系結構都似乎更貼近於‘傳統快消標品批發商’。縱使門店拓展得很快,也基本不會觸碰貨品供應鏈。因此叮叮貓特賣的核心落腳點便落在了供應鏈端。”邵子鑑表示。
他還坦言,其實消費者並不忠誠,而是更趨於理性的。相比於品質、服務、環境,源頭貨源的實惠價格,更容易讓消費者在短期內產生信任,養成長期在此購物的習慣。
不過就現階段而言,對於任何一家供應鏈廠商,想拿到全品類源頭貨源都並不現實:一方面,供應鏈廠商需要具備多條源頭資源,能拿到一手貨;另一方面,單SKU層面能夠做到全國前十的出貨量,這樣才能拿到更低價格。
基於上述邏輯,邵子鑑快速建立了叮叮貓特賣的商業模型:例如從依雲水、海南芒果等單個SKU集中打透,每天只賣十幾款商品,提高單品總出貨量,再通過線上團購模式補齊SKU供給,進一步滿足消費者低價、一站式採購貨品。
在業務形態方面,線下端,叮叮貓特賣以貨品車“車老闆”為交付終端,進入社區、園區等場景現場售賣。“在某種意義上來看,車老闆更像是走進社區內的可移動超市,每天結合消費羣體採購時段營業。初期,前50個車老闆銷售人員大部分為公司員工,以後,則全部為了解居民生活和偏好的社區加盟代表。”
相對於線下端,線上平台端則更加輕量化,它充當的是與線下“車老闆”互補的角色。平台通過邀請各大生鮮品牌商家入駐的模式擴大SKU,利用線下“車老闆”引流,為其拓客並獲取訂單,從而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商品團購和預訂服務。
為了更精細化地服務各類消費羣體,叮叮貓特賣還會結合每個小區總户數、年齡分層、收入情況等維度做用户畫像匹配,精準提供服務,提高銷量,拓展服務面。
根據內部數據顯示,在試運行三個月週期內,叮叮貓特賣的履約成本價僅為生鮮電商的1/3~1/2,毛利潤為50%,平均每人獲客成本20元,社區線下復購率每週2次,現有的10輛車老闆每天線下交易50~60單,基本單個小區滲透率為15%左右。
由此粗略估算,對於車老闆個人加盟代表而言,單個車老闆需投入成本5萬元左右,每個月純利潤為1萬元,可在5個月內收回成本。
短期內,考慮到川渝地區很早便有“用車做線下經營”的文化,消費者接受度普遍偏高,且當地政策對於該模式均展現出了開放接納態度,因此,叮叮貓特賣將這兩地作為了初期的核心戰場。
邵子鑑透露,目前成都市場承載着1600萬人口,2萬個社區,還有眾多寫字樓和便捷的基礎設施,至少可以容納5000~10000台車老闆,單車目標年產值是在100萬元,僅成都單個城市市場的年平均體量就能達到50億元以上。如果把西南四省全部鋪完,整個市場規模可達到200億元左右。
現階段,叮叮貓特賣主要以城市倉模式運營,現有倉庫面積為2000㎡,隨着銷售半徑的擴大,公司還將考慮在單個城市內搭建5~6個小型衞星倉。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叮叮貓特賣還在與政府接洽20000㎡左右的城市倉,降低庫存積壓風險。
未來,叮叮貓特賣志在川渝地區設立10000個車老闆,通過品牌勢能和完善的供應鏈渠道,為更多居民送去新鮮商品。
文章圖片來源於叮叮貓特賣、攝圖網,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