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以來,在貿易順差、經濟數據相對較好等因素支撐下,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近日人民幣兑美元即期匯率創逾三年新高。與此同時,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持續上行,CRB商品指數連續刷新多年以來高點。
分析人士表示,從中、美貨幣政策的角度考慮,未來中美利差可能下降,人民幣匯率升值步伐料將減緩或出現震盪走弱趨勢,在這個過程中,建議關注三方面的投資機會。
有利於降低進口成本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和大宗商品價格呈現同步上漲的趨勢,分析人士認為,其邏輯起點是相同的。
“中國經濟在疫情之後迅速企穩回升,進口大量大宗原材料,經過國內生產、加工後,通過出口滿足國外需求。國內市場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淨出口增量推升人民幣匯率。”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員李彥森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從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來看,美爾雅期貨首席經濟學家原濤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考慮到資源稟賦的因素,我國一些大宗原材料如原油、鐵礦石及部分農產品的對外進口依存度比較高。在以美元結算為主導的國際大宗商品貿易格局中,匯率變動直接影響的是我國企業進口綜合成本(即商品價格、運輸保險成本及匯兑損益)。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趨勢下,結算支付時會降低進口綜合成本。
海關總署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我國大豆、成品油、銅礦砂及其精礦、未鍛軋銅及銅材、鋼材和煤及褐煤等商品進口量均環比大幅增長。這一現象是否與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升值有關?
“11月商品進口量上升主要還是受到國內供需條件影響,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很小。”李彥森表示,這主要和國內電力供應缺口下降、企業生產端改善、原材料補庫增加有關,從PMI等其他數據也可以印證這一點。他認為,國慶假期導致的10月到11月進口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季節性波動是造成環比數據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從同比數據看,多數大宗商品原材料進口量均明顯低於去年同期。
關注三方面投資機會
從人民幣匯率走勢看,分析人士認為,今年以來人民幣總體保持上行趨勢,不過中美長端利差下降和美元指數走高兩方面因素也抑制了上漲步伐。因此,人民幣匯率升值速度較去年下半年有所放緩。
展望未來,李彥森認為,短期內人民幣匯率可能仍將繼續震盪上行。展望2022年,預計外需回落風險上升,貿易順差支撐減弱。在美聯儲貨幣緊縮影響下,美元指數可能繼續走高或維持高位。結合我國央行中性偏寬鬆的貨幣政策來看,中美利差仍可能下降。因此,人民幣匯率升值步伐料將放緩或出現震盪走弱趨勢。
“一方面,美聯儲已經在逐步收緊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人民幣與美元在金融市場的無風險利差在縮減。從無風險收益角度看,人民幣對美元的優勢在降低,強勢人民幣的基礎有所鬆動。另一方面,觀察國內企業與銀行之間的遠期結售匯數據發現,此輪結售匯的順差高峯已過。結合產業鏈背景分析,人民幣不具備持續升值的空間有限。”原濤説。
從投資角度看,李彥森建議關注三方面投資機會:適度投資國內貴金屬,關注以國內供應鏈為主的消費品股票,做多進口大宗商品的內外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