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的一聲,手持終端發出斷絲報警,張嫦秋騎着電動小車,迅速來到一台紡紗設備前,給斷紗接上頭。偌大的達利絲綢(浙江)有限公司智能車間裏,只有張嫦秋一名工人,“指揮”着一排排旋轉的紗錠。
“以前,紡織車間用工多、勞動強度大,現在,車間白天一個工人就夠了,晚上無人值班,紗錠發生斷紗時,設備會自動停止,等白天檢修就行。”張嫦秋感慨,沒想到現在紡織女工的工作能這麼輕鬆。
智能化改造,為達利絲綢帶來了用工減少、勞動強度降低,也帶來了生產效率和穩定性的提升。今年,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達利絲綢的產值有望增長20%以上。
地處羣山之中的浙江新昌縣,地區GDP一直在浙江縣市中排名較為靠後。近年來,他們在紡織、冷配、汽車零部件、膠囊等多個行業推動企業對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讓製造業插上數字“翅膀”,逐步成長為全國百強縣。
“開始沒太在意,後來才發現,改造不改造效果大不一樣。”在第一批改造企業普佑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永龍告訴記者,改造前公司很多指標都是“毛估估”,比如機器有了故障,出貨就慢,車間靠數零件計算效率,10分鐘、半小時統計一次;而現在,員工只要瞄一眼電腦上的生產線,設備利用率就一目瞭然,生產一個零件只需2.5秒,效率大大提高。
智能化改造給普佑機電帶來的變化還有很多:每天上班前,車間主管用手機一點,就能發動機器提前預熱;以前車間人員穿梭,像個鬧市,現在幾百台機器同時生產,車間裏看不到人。
“只要拿着手機,就能實時掌握庫存數據、訂單生產進程。如果切口‘跑偏’,電腦會自動調整產品參數。以前,一人盯一台機器,眼睛瞪得再大也經常出次品。”生產廠長章作慶笑着説,算下來,每年單用電一項,就節約10%成本,效率更是提高20%。“質量穩定,產量穩定,客户對我們很滿意,今年產值有望突破1億元。”黃永龍直言,“第一批‘吃螃蟹’,真值!”
新昌製造企業對智能化改造的旺盛需求,吸引了科大訊飛、曠世科技等相關企業前來落户。浙江中財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曠世科技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正在改造裝箱、小車入庫等智能化無人車間。經理賈立強説,不同型號的管件從流水線出來,本來需要員工分揀、裝箱,現在藉助曠世科技先進視覺識別技術,能實現分揀、打包、碼垛的全程智能化。
“企業上規模後,數據與設備的交互非常重要。原來很多能耗、廢料參數憑經驗判斷,造成管理滯後、決策偏離。現在,產銷數據幾個小時出來,能真正實現精細管控。”賈立強認為,數字化改造決定了企業的未來。
“能否在中小企業大面積推廣智能化改造,事關全縣工業轉型升級的成效。”新昌縣委書記李寧告訴記者一組數據:2019年,新昌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指數98.77,數字經濟綜合評價指數90.3,入圍省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區;3家從服務中小企業中成長起來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入選浙江省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創建名單;今年前三季度,全縣工業經濟實現逆勢增長,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89.76%,規模以上工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12.33億元。
成績背後是在創新上的持續投入。據瞭解,新昌縣研發投入佔GDP比重已經連續5年超過4%,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0件,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始終保持在70%以上。近年來,新昌引進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專業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科技實力穩步提升。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30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