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推動加工貿易提質升級應推出更多政策“組合拳”

  2020年我國貿易方式更加優化,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繼續保持增長。1月14日,海關總署發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7.64萬億元,同比下降3.9%。專家建議,今年應推出更多政策“組合拳”,推動加工貿易提質升級。

  加工貿易是我國目前第二大貿易方式,在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去年4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工貿易佔我國外貿1/4,要統籌內外貿發展,支持加工貿易企業紓解困難,促進穩外貿、穩外資。去年8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當地實際,通過基金等方式,支持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培育一批東部與中西部、東北地區共建的加工貿易產業園區。藉助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等平台,完善產業轉移對接機制。鼓勵中西部、東北地區發揮優勢,承接勞動密集型外貿產業。

  商務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44個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和3個承接轉移示範地;去年12月5日,內蒙古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暨招商引資線上對接會已在呼和浩特市正式舉行。據悉,在此次對接會上,現場參會代表與線上多家企業通過“雲洽談”進行了深入的對接交流,並簽訂9項合作協議,協議投資額達22.4億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加工貿易梯度轉移,使得全國產業區域鏈接更加緊密,從而發展了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經濟。而加工貿易產業園穩定了我國的製造業,並緩解了我國區域發展的不平衡狀態。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加工貿易產業園區讓承接地區有了新的增長點,也引導各地區產業優化以及相互轉移,保證訂單的相對穩定,對穩外貿以及穩就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和支持。

  2020年12月17日,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在第十二屆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上表示,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轉移能力。2021年商務部將建設一批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區,培育一批新的重點承接地和若干承接轉移示範地,並繼續深化加博會產業對接功能。

  去年,我國對紡織品、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企業加大了普惠性政策支持力度,例如,在減税降費、出口信貸、出口信保、穩崗就業、用電用水等方面出台了相關措施。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紡織服裝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3.58萬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1.07萬億元,同比增長30.4%。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志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去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保證了外貿企業實體的生存,在供給端確保了去年下半年出口生產企業能夠快速向全球出口防疫物資。同時,也降低了外貿企業的運行成本,改善企業利潤,有利於部分企業及時調整產品結構。

  “出口信貸等政策幫助出口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更多普惠性政策則堅定了企業的發展信心,為出口企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也為穩外貿做出較大貢獻。”郭一鳴説。

  對於下一步如何推動加工貿易提質升級的問題,羅志恆建議,一是要穩定並適度提高當前的出口退税率,更加快速及時地辦理出口退税,依託大數據和電子化全面提高效率,縮減流程,減少對企業資金的佔用;二是提高出口小微企業投保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的保費補貼金額,提高保險覆蓋面,做到應保盡保,提高外貿企業抗風險能力;三是積極支持外貿企業開展線上展銷,財政給予專項資金補貼支持,拓展銷售渠道。

  盤和林表示,政策面的支持,主要面向兩個方面:一個是簡化手續,另一個是降低成本。兩方面都是為了讓勞動密集型產品可以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去年先擺脱疫情的中國製造為全球輸送商品,也成為全球抗“疫”的剛需。此時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可以讓中國製造藉此機遇佔據更多的全球市場份額。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1 字。

轉載請註明: 專家:推動加工貿易提質升級應推出更多政策“組合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