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銀保監會回應金融熱點:防範風險是永恆主題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財經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3月2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如是説。全國兩會召開前夕,這位中國金融監管部門的負責人公開回應了許多熱點問題。

談到房地產金融問題,郭樹清説目前房地產金融的泡沫還比較大,但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談到從事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平台,他強調必須滿足資本充足率要求;談到金融業面臨的外部風險,他説目前外國資本的流入仍在可控範圍內,鼓勵外資金融機構來中國共同發展。

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是近幾年金融業的關鍵詞,也是最高層確定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郭樹清表示,當前銀行業保險業風險從快速發散已轉為逐步收斂,一批重大問題隱患“精準拆彈”,防範風險是金融業的永恆主題,要毫不鬆懈地監控和化解各類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槓桿率明顯下降,“影子銀行”有序拆解

過去,金融業經常面臨槓桿率過高的問題,但近幾年銀行業、保險業槓桿率明顯下降。2017-2020年,銀行業和保險業總資產年均增速分別為8.3%和11.4%,大體只有2009-2016年年均增速的一半,金融體系內部空轉的同業資產佔比大幅下降。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績,也決定了銀行體系、整個金融體系能夠平穩運行,風險總體可控。”郭樹清説,金融槓桿率已明顯下降,金融資產盲目擴張的勢頭得到根本扭轉。

以往,遊離於監管之外的各種社會融資形成了規模巨大的“影子銀行”。郭樹清認為,“影子銀行”做着銀行業務,又不按照銀行的規則辦,一些投資、理財、P2P平台做着相當於銀行信貸的事,但缺乏監管約束,所以問題比較嚴重。

近年來,“影子銀行”已得到有序拆解。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影子銀行”規模較歷史峯值壓降約20萬億元。拆解過後,“金融體系比較健康、比較穩定”。

銀行業不良資產認定和處置工作也大步推進,2017-2020年全國累計處置不良貸款8.8萬億元,超過之前12年總和。此外,企業債務問題也得到妥善解決。截至2020年末,全國組建債委會2萬家,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落地金額1.6萬億元,500多家大中型企業實施聯合授信試點。

郭樹清還提到,金融違法犯罪行為在這幾年也受到嚴厲懲治,不法金融集團風險逐步化解,一大批非法集資案件得到有序處置,互聯網金融風險形勢根本好轉。

另外,監管部門加快補齊制度短板,2020年完成61項監管規章制度建設,2020年銀保監繫統共紀律處分164人。重拳治理亂象,保持案件處罰問責高壓態勢,2020年處罰違法違規銀行保險機構3178家次,處罰責任人員4554人次,罰沒金額合計22.8億元。推動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清退、賠付消費者177億元。

房地產金融:泡沫比較大,勢頭得到遏制

眾多風險當中,房地產金融的風險是最引人關注的。有觀點指出,“十次危機九次地產”,“房地產已經成為我國金融風險中最大的‘灰犀牛’”。

在郭樹清看來,房地產領域雖然金融化、泡沫化傾向還比較強。但今年的房地產貸款增速已低於各項貸款增速,這是8年來的第一次。他指出,這説明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這個成績來之不易,相信房地產的問題會逐步得到好轉。”

針對房地產金融問題,監管部門在進一步採取一系列措施。目前,各城市“一城一策”地推出房地產綜合調控舉措,目的是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逐步把房地產的問題解決好。

對此,郭樹清表示:很多人買房子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投資或者投機,這是很危險的,必須既積極又穩妥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因為持有那麼多房產,將來這個市場要是下來的話,個人財產就會有很大的損失,貸款還不上,銀行也收不回貸款、本金和利息,經濟生活就發生很大的混亂。”

互聯網平台從事金融業務:須滿足資本充足率要求

近年來,不少互聯網平台企業通過科技手段,掌握大量客户信息,提供助貸等金融服務。針對這類問題,去年11月,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高管。此外,去年市場監管總局官網也發佈《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

互聯網平台該如何從事金融業務?郭樹清表示,互聯網平台可能開辦銀行、小貸公司,或者消費金融公司,如果金融業務在網上開展,監管就要求其必須和其他的金融機構一樣,要有充足的資本。

郭樹清説,監管部門要求互聯網平台只要做同樣的金融業務,就要有同樣的資本充足率。不過考慮到歷史原因,監管也給互聯網平台設置了過渡期,“有的項目是到今年年底,有的是到明年年底,甚至可以研究再長一些”。

郭樹清説,過去一些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特別是低端客户提供助貸,設置的要求比較低,出資比例只有2%、3%左右。“我們不想影響這些客户,讓這些客户還能繼續穩步得到貸款,過渡時間可以再長一些,要看情況。”

但是他也強調,“(過渡期)最多兩年,都回到正軌上來。”

2月20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如在發放貸款方面,通知提出了量化標準,即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互聯網貸款的,單筆貸款中合作方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通知》設置了一年過渡期,逐步實現。

近幾年,網商銀行、微眾銀行、新網銀行等互聯網民營銀行蓬勃發展。對此,郭樹清説監管部門鼓勵其發展,但也必須按照金融規則實行統一監管。不管任何業態的金融業務,都要按照相應的規則規範、法律法規管理,不能有特殊的例外。

談外部風險:外資流入可控,鼓勵外資金融機構來華

疫情以來,全球經濟出現較大振盪,許多國家採取貨幣放水的政策,一些國家的實體經濟面臨困難,但金融市場高歌猛進。郭樹清表示,歐美髮達國家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嚴重背道而馳,他們採取的積極財政政策和極度寬鬆貨幣政策的副作用已經逐步顯現。

對於這類情況,有人擔心國外金融市場的泡沫可能會破滅,而持續流入的外國資本會干擾和破壞中國金融市場。對此,郭樹清指出,目前外國資本流入的規模和速度還在可控範圍內。

近年來,中國在持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力度。過去三年,監管部門批准了100多家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在中國設立機構。例如,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就在中國設立完全獨資的子公司,法國東方匯理與中國銀行合資設立了理財子公司,全球規模最大的貝萊德資產管理公司與中國建設銀行在養老金管理領域也開展了合作。

郭樹清強調,我們鼓勵更多外資進入中國,今年還會繼續考慮放寬這些方面的合作,進一步降低外資准入門檻,基本上實現外資和中資待遇一樣。“其實現在沒有什麼領域不開放。”

針對外資大量進入會不會干擾中國金融市場的擔心,郭樹清認為,這些外資機構在中國的經營嚴格按照中國法律辦事,它們在中國金融市場中的總資產、貸款、存款等指標絕對額都是上升的,但佔比是下降的。

“全部的外資銀行在中國今年佔比只有1%左右,對中國的競爭市場是非常有限的。保險公司要多一些,6%左右,影響也是有限的。”郭樹清説,中國將繼續鼓勵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共同發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