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市場上的醫藥牛股,通策醫療可謂風光無限。一邊是節節攀升的股價和高高在上的估值,另一邊是公募抱團的強化和新增資金的不斷湧入。如今,一則業績不及預期的三季度公告,通策醫療連收兩個跌停,將其推下神壇,而那些在三季度加倉的公募或許將備受煎熬。
通策醫療或許不曾想到,一份三季度報,讓公司連吃2個跌停板,市值蒸發了185億元。
10月15日,“牙茅”通策醫療開盤即大跌,隨後便封死在跌停板上。截至收盤,通策醫療報收246.65元/股,總市值791億元,市值蒸發約88億元。14日股價走勢與之頗為類似,早盤突現閃崩後很快便封住跌停板,當日市值蒸發近百億元。
耐人尋味的是,14日股價跌停背後,恰逢通策醫療即將披露三季報。而三季報一經公佈,當即引發市場熱議。雖説通策醫療前三季業績亮眼,但三季度單季業績增速差強人意。公告顯示,通策醫療第三季度收入8.19億元,同比增加12.44%;歸母淨利潤2.69億元,增速僅為5.88%。對照業績披露日高達118.3倍動態市盈率,淨利潤支撐乏力。
於是有觀點指出,市場“未卜先知”或與季報提前流出相關,並將股價跌停歸結為資金提前出逃。另外,來自公募基金的利空消息指出,西南某省要聯合其他9省搞牙科大集採。
得益於此前的高增長,通策醫療一度受到公募基金熱捧,成為多家基金的“心頭好”。如今業績不及預期股價連收兩個跌停,持倉的公募基金或許要掩面而泣。
1
廣發醫療保健基金三季度逆勢加倉新進前十大自2020年起,通策醫療成為眾多機構投資者的“愛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529家持倉通策醫療,其中有514家基金持倉通策醫療,持股數量為8073.02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25.18%
同一階段,通策醫療十大股東中機構合計持有通策醫療2427.22萬股,佔總股本比例7.57%。
截至2020年末,易方達、中歐基金、嘉實基金、銀華基金等知名公募均在通策醫療十大股東之列。
彼時,易方達張坤旗下“中小盤混合”和中歐基金葛蘭旗下的“醫療健康混合”分別以930.02、450.11萬股的持股數量在機構中分別排名第一、第二。
同時,位居通策醫療第七大股東的“嘉實新興產業股票”持股377.1萬股,佔總股本比例1.18%。緊隨其後的“銀華富裕主題混合”持有通策醫療近345萬股,佔總股本比例1.01%。
而到了今年三季報,通策醫療十大股東中,機構持股股東變化明顯。
張坤旗下的“優質精選”(原名稱“中小盤混合”),由去年年底持倉最多的機構到今年三季度悄然退出十大股東名單。
在三季度,嘉實基金減持15.35萬股至持有286.71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為0.89%,逐步退居通策醫療十大股東末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2只基金減持的同時,還有基金繼續看好,不斷加碼。“銀華富裕主題混合”進一步加倉通策醫療,更有廣發旗下醫療主題基金三進度新進通策醫療。
數據顯示,“銀華富裕主題混合”增持70.02萬股。三季度末,該基金持有通策醫療450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為1.4%,位居通策醫療第六大股東,在機構股東中排名第二。
另外,“廣發醫療保健股票”憑藉304.38萬股持倉,在三季度成為通策醫療新晉第九大股東,其持股佔總股本比例為0.95%。而廣發基金旗下眾多基金同樣曾持倉通策醫療。中報數據顯示,廣發基金旗下共計32只基金持倉通策醫療,合計持倉717.43萬股,對應持倉市值29.49億元。
圖片來源:同花順
2
公募抱團下基金不斷加倉通過對比年中數據發現,嘉實基金、銀華基金、廣發基金旗下多隻產品持倉通策醫療。
值得一提的是,嘉實基金最早持倉通策醫療,時間可追溯至2014年。
截至二季度末,嘉實基金旗下共計40只產品持倉通策醫療,持倉數量共計1148.63萬股,對應持倉市值47.21億元。報告期內,“嘉實新興產業股票”持股最多,為302.06萬股,對應持倉市值12.41億元。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早在2014年四季度,“嘉實新興產業股票”便開始持倉通策醫療。彼時,持股數量為17.74萬股,對應持倉市值為851.36億元,佔基金淨值比為1.97%,佔比較小。
截至2015二季度末,經“嘉實新興產業股票”減持後,微量持有通策醫療,持股數量僅為0.01萬股。到了2015年年末,該基金仍微量持有通策醫療,雖相對於二季度持股略由增加,但也是少之又少。
2016年中、2017年底,“嘉實新興產業股票”對通策醫療的持股數量開始猛增。
到了2020年三季度末,“嘉實新興產業股票”以377.1萬股的持股數量新進通策醫療十大股東之列,位居第七大股東。同年四季度,該基金對通策醫療的持倉數量保持不變。
而後,“嘉實新興產業股票”在接下來的三個季度分別減持通策醫療29.96、45.08、15.35萬股。
此外,截至二季度,銀華基金旗下多隻產品持倉通策醫療,持倉數量共計558.67萬股,對應持倉市值22.96億元。
這一階段,“銀華富裕主題混合”持股最多,為379.98萬股,對應持倉市值15.62億元。“銀華富裕主題混合”對通策醫療的持倉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末。
可以看到,該基金在持倉通策醫療至今,未有減持操作。各個季度的持股變動,或顯示不變或顯示增持。通策醫療可謂是“銀華富裕主題混合”名副其實的“愛股”。
3
業績失速,公募基金的“絞肉機”?就在15日零時,通策醫療董事長呂建明發布微博稱三季報所示業績是“我們非常自豪的成績單!”。該條微博的評論區中,有人詢問:“那今天(14日)股票咋回事?”。對此,呂建明回覆:“問你,我怎麼知道?”
細看三季報,通策醫療前三季度收入21.36億元,同比增加44.16%;歸母淨利潤6.20億元,同比增加55.09%。對比之下,通策醫療三季度單季同比5.88%的淨利潤增速,似乎並不值得董事長呂建明自豪。
此前接近千億市值的通策醫療,如今突現兩次跌停。加之兩次股價跌停正好卡在了三季報披露的前後,市場關於股價跌停的原因頗多猜測。
市場中,流傳度頗廣、議論度最熱的原因便是通策醫三季報提前流出,機構得知業績情況後,提前出逃。
14日股市收盤後,通策醫療董秘向媒體表示,“不知傳言來龍去脈,公司嚴格遵守上交所信息披露規則”。
事實上,機構提前得知上市公司業績的情況在A股市場,並不少見。通常的事後説辭,也跟上述表達並無太大差異。
同一時間,據説是從公募基金那傳出的消息,西南某省要聯合其他9省搞牙科大集採。這樣的消息,對於通策醫療而言,無疑是利空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營收、利潤實現雙高增長下,通策醫療依舊常年保持低分紅或不分紅的股利政策。特別是在2019年以後變為徹底不進行利潤分配。不清楚,作為通策醫療重要股東的公募基金,是否因此有所不滿呢?
三季報一經披露,通策醫療淨利潤增長失速被市場所知,加之估值仍處於高位,機構投資者調倉也不難理解。
圖片來源於攝圖網
當然,2020年三季度由於疫情緩解、門診量報復性反彈,在基數高的情況下,今年三季度仍能實現正增長,當屬不易。
但值得注意的是,通策醫療在浙江省內醫療服務收入達18.28億元,佔比90.39%。短期內,其業績主要受浙江省內醫療就診量及競爭格局影響。
事實上藉助“區域總院+分院”模式開啓對外擴張之路的通策醫療,至今還未走出浙江大本營。興於浙江,又困於浙江。
而即使是省內擴張,成功把握杭州、寧波兩地市場通策醫療在提高省內滲透率的過程中仍需面臨勁敵。
在温州這個“商業”色彩濃重的地區,港股擬IPO企業中國口腔醫療集團就佔有一席之地。若要開拓温州市場,通策醫療勢必要與中國口腔醫療集團正面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