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內大宗商品市場經歷的巨幅波動,是以往十多年都不曾有的,對經濟社會產生了廣泛影響。”談及即將過去的一年,長期研究大宗市場的分析師這樣表述。
後疫情時代、碳中和元年、全球能源短缺等多重因素下,煤炭、原油、天然氣三大化石能源價格在2021年一度飛昇至歷史高位。雖然在我國系列保供政策下,國內煤炭、天然氣價格已迅速回落,但行業企業、分析人士依然認為,在新能源替代能力尚未成型的當下,煤油氣價格中樞在2022年難有驟降表現。
價格經歷異常起落
超過85美元/桶的原油、逼近2000元/噸的動力煤期價、突破8000元/噸的國內LNG市場……2021年,全球範圍傳統能源不斷刷新着高價,也刷新了市場認知。
基礎原料價格飛漲帶來的蝴蝶效應,已在2021年逐步體現。大宗商品價格水漲船高,致使製造業成本激增,終端消費品提價的消息也不絕於耳。
雖然伴隨市場波動,加之我國能源保供一系列措施的助力,使得目前煤炭、天然氣價格出現短期“腰斬”,但在“拉尼娜”冷冬氣候影響下,當前海外LNG市場依舊火熱。12月14日,英國NBP期貨價格暴漲9.9%至42.789美元/百萬英熱,同比上漲566.7%;TTF現貨價格暴漲9.5%至42.073美元/百萬英熱,同比上漲611.5%,價格均刷新10月5日的歷史最高水平。
縱觀全球市場,原油(WTI)、煤炭(動力煤期貨)、天然氣(亨利港管道氣)2021年年內最大漲幅分別達到了73.79%、181.88%和148.43%;三大化石能源在經歷了大幅上漲之後均出現了回落,但當前價格較年初仍然呈現上漲:原油、煤炭和天然氣當前價格較年初分別上漲46.37%、9.52%和49.61%。
“能源價格最終還是市場供需決定的。”對於2021年傳統能源市場價格波動的原因,平煤股份相關負責人分析,雖然近年來全球新能源市場發展迅速,但對傳統能源的替代性依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具體到我國,光伏、風能發電雖然已經有一定規模,但相應儲能、輸配電設施並不匹配。加上近年市場關閉了煤炭落後產能,傳統能源市場供應減少,從而導致了2021年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
卓創資訊研究院趙渤文認為,2021年全球經濟持續向好恢復,且疫苗接種率提高,各國生產生活日趨活躍,對能源的需求增加,是推動價格上漲的第一重動力;而近年來在全球碳中和目標的推動下,各國紛紛加碼佈局光伏、風電、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建設,而天平的另一端顯示出的是對傳統能源投資的減少,進入2021年秋季後,對於冷冬和拉尼娜的預期一方面使得各國開始考慮新能源的不穩定、不連續、受天氣影響嚴重的弊病,另一方面開始儲備傳統能源以應對寒冬的挑戰,兩方面的因素構成了推動傳統能源價格上漲的第二重動力:能源短缺。
仍要以煤為主
採訪中分析人士指出,導致2021年全球“能源荒”的一個重要因素,即是目前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發展大方向下,新能源供給未能滿足傳統能源產能縮減帶來的缺口。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指出,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可以看出,能源‘保供’是工作重點,在保供的基礎上要深入推動能源革命、雙輪驅動推動能源轉型並搶佔新能源、新文明的高地。我國能源仍然以煤為主,一方面對傳統能源的替代要在新建立起安全可靠的新能源體系的基礎上,做好新舊能源優化組合,另一方面我國‘富煤’的資源優勢不能放棄,仍要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趙渤文認為,基於我國對能源保供的重視,未來會以滿足國內生活生產為核心,實現穩定供應。由此來看,明年煤油氣的供應或呈現以穩定和確保供應充足為主,煤油氣略有分別。煤炭將積極釋放先進產能,保證供應的合理有序增長;原油和天然氣仍然維持“增產上儲”的目標推進,增加國產油氣的勘探開採和供應。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也指出,當前全球都面臨能源轉型過快的問題,這反倒會導致能源供應緊張。新能源有不穩定特性。一旦新能源供給在整個供應體系中佔比過大,又因自然因素導致新能源供應一定階段減少,傳統能源供應也無法及時補足,那就會帶來傳統能源價格無法控制。
“截至2020年,歐盟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已佔38%,超過了化石能源佔比。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淨髮電量佔比首次超過化石能源,佔比已超50%。在可再生能源中,風能是德國、英國最重要的電力來源,分別供應了這兩個國家27%和24.2%的發電量。這意味着一旦新能源供應缺失,那麼需要額外更多的傳統能源來彌補缺口。”他説。
當然,保障傳統能源供給的基礎上,眾多企業也瞄準了新能源發展的大方向。
例如,美錦能源作為全國最大的獨立焦炭生產商之一,正由傳統能源向氫能源轉型升級,與煤焦化產業協同發展,形成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
“公司目前已完成氫能全產業鏈佈局,探索了從研發,到生產製造,再到商業化應用的‘氫能源全生命週期’創新生態鏈。”美錦能源相關負責人稱,公司可發揮低成本制氫價格優勢,推動應用端車用氫氣價格下降;利用現有加油站、LNG站,擴展加氫設施,形成綜合能源供應網絡;中游的氫能產業核心產品,美錦能源利用資本優勢培育核心零部件及終端應用產品,享受創新技術發展紅利,產業鏈上的細分企業已經上市或即將上市,股權價值有較大增長空間;最後,下游涉及的應用場景美錦能源也能夠發揮自身場景優勢,深度參與運營管理,碳減排額度可用於消減傳統能源板塊碳排放。
明年價格中樞難現驟降
經歷了2021年的異常高價,2022年國際市場傳統能源價格將如何演繹?
趙渤文認為,煤油氣作為大宗商品的主要原料來源和能量來源,其價格運行也將遵循商品市場的整體走勢,2022年的價格重心或將較2021年有所下降。從宏觀層面看,大宗商品市場的“牛市”已經結束,2022年將進入一個較為長期的“磨頂”過程,大宗商品價格將在當前位置持續較長的震盪,才會出現一個順暢的下行。
但他也表示,考慮到能源轉型的“陣痛期”遠未結束,風光電等新能源的佈局仍不成熟,能源短缺或將成為一個頻繁出現的短期命題,因此煤油氣的價格也或將不時出現波動,這類波動將更加頻繁、波動幅度也會加大,同時天氣和季節對價格的影響將會被放大。
“明年煤炭價格難再重演2021年的巨幅震盪,整體會是趨穩態勢,不會出現明顯價格下滑。”對於煤炭價格中樞難再回落至2021年之前的觀點,平煤股份上述負責人表示認同,他表示,價格的底層邏輯即是市場供求關係,從近期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看,明年煤炭下游鋼鐵、電力需求向好。此外在全球量化寬鬆的背景下,大宗物資價格也將是高企態勢。明年一季度焦煤市場供應或略顯寬鬆,但進入二季度後,隨着基建等下游行業進入旺季,市場需求將明顯增加。
“我國已經定調,煤炭消費不會很快下降,未來會在現有傳統煤炭能源應用的基礎上,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增加清潔煤碳的使用,所以明年煤炭消費強度還會保持,市場對優質煤炭資源需求會有增長。動力煤品質相對偏低,因此2022年焦煤、冶金煤等品質較好的煤礦資源產出和消費都會呈現積極態勢。”程小勇也稱,以往每一次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都伴隨着急跌,但明年市場預計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原材料價格上漲,必然會帶來消費的抑制,這個經濟規律無法避免。因此市場對明年全球宏觀經濟不是特別樂觀,市場會呈現滯漲進一步深化格局。因此大宗商品價格即使有回落,也不會出現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