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楊秀萍
歲末年初,盤點這一年,煙台市民各有收穫:“搬新房了”“路通了”“開公司了”“有民生綜合保險了”。煙台這座城市也在“講述”着屬於自己的發展故事:朝陽所城歷史文化街區搬遷改造項目進展順利,打通斷頭路等民生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環渤海高鐵和大萊龍鐵路“兩鐵”、海港和空港“兩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
一個個看得見的變化,一張張洋溢着幸福的笑臉,匯聚成了一幅多彩斑斕的城市發展畫卷。而這背後則是在面對疫情衝擊、減税降費力度加大等因素疊加影響下,煙台市不遺餘力抓財源建設、千方百計籌集資金,用財政高質量發展為城市發展保駕護航。
一組數據足以佐證——“十三五”期間,煙台市累計投入841億元,支持煙台蓬萊國際機場、濰萊高鐵、龍煙鐵路等重點項目建設;民生支出連年只增不減,累計達到2883.9億元,佔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76.6%。
“十三五”的五年,在持續實施大規模減税降費政策的情況下,煙台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015年的542.7億元提高到2020年的610.1億元,規模始終保持全省第三位,年均增長2.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從2015年的643.5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845.4億元,年均增長5.6%。財政實力的穩步增強,為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財政保障。
煙台市着眼長遠發展,把減税降費作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激發經濟發展活力最普惠、最有效的舉措,無論財政收入下降多少、支出壓力多大,都堅決將減税降費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十三五”時期,全市累計減税降費260多億元,用減税降費的真金白銀支持企業提振信心、輕裝上陣。
煙台市還堅持多措並舉、挖潛增收,千方百計夯實財政保障基礎,打造覆蓋面更廣、協同更高效的協税護税平台,確保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及時反映到財政增收上來。與此同時,轉換土地開發模式,突破現有土地一級開發整理格局,大力引進央企帶資進駐,高品質推進市區連片開發,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加大土地出讓力度,土地價值得到進一步提升。2020年市級土地出讓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比2019年增加94億元,增長85%。
聚焦“以資生財”,煙台市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深入挖掘自然資源資產價值,會同自然資源部門推進礦業權出讓收益管理工作,不斷加強礦業權出讓精細化管理。2020年全市實現礦業權出讓收益10億元,創歷史新高,增加地方財力4億元,拉動全市財政收入0.7個百分點。
面向“十四五”,煙台市還將正確處理好“取”和“予”的關係,一方面放眼長遠算大賬,敢於給政策、捨得給政策、善於給政策,拿出真金白銀,打造政策高地,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將切實把高質量發展成果反映到財政增收上來,既培植財源“生財”,又加強徵管“聚財”,做到增收與管理並重,實現税收應收盡收。
作者:楊秀萍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