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 馬夢飛
進入5月,上市公司2020年度報告披露工作均已結束。年報,既是上市公司的年度“成績單”,也是觀察退市新規落實進度的重要窗口。經封面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8日,年內已有66家上市公司被警示退市風險(*ST)大多因觸及“扣非淨利潤+營業收入”等新提出的退市指標。
年內66家公司“披星戴帽”!退市新規可謂威力初顯,後續又將如何影響?本期《經經“樂”道》的觀點是,退市新規本質上是為了加速A股市場的優勝劣汰,以促成A股市場的長牛。在此背景下,“殼公司”退市風險大增,投資者需擺正心態、慎重投資,切勿再投機“炒爛”。
深交所講師洪樂(左)、華西證券總部財富管理部分析師趙競(右)
解析退市制度:
加速上市公司優勝劣汰 有利於資本市場長牛
這麼多公司被警示,實際上是退市新規落地所致。2020年底,上交所發佈系列退市新規,其中新增的“扣非淨利潤+營業收入”的組合指標,成為公司“披星戴帽”的主要原因。
本期《經經“樂”道》嘉賓、華西證券總部財富管理部分析師趙競認為,退市制度本就是是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之一,退市制度落地,被*st的公司數量明顯增多,反映了A股優勝劣汰的效率在加快。
實際上,儘管我國自1999年就建立了退市制度,但在較長時期,A股的退市速度是比較慢的,該退市的公司還是堅挺地待在市場內。在趙競看來,註冊制下上市更容易了,退市也應該加快,大進大出才有優勝劣汰。如果只進不出,就造成了一堆仙股。“其實現在市場上已經有大量的‘仙股’存在,這些公司在二級市場成交金額過低,狀態等同於退市了。”趙競説,註冊制就是要用退市新規,將還賴在市場上不走的這部分公司趕出去。
誠然,A股的註冊制還在發展階段,退市規範化也逐漸在路上。要判斷退市制度的長遠效果,趙競指出可以借鑑成熟資本市場的經驗。以美股為參考,退市制度肯定是利好A股走出長牛的。“美股實施註冊制以來10年間,上市公司數量逐年增加,現今已達到近3000家。但值得注意的是,期間也退市了1萬多家公司,數量接近目前現存公司的4倍。正是註冊制下的快進快出,讓好公司脱穎而出,引領整個市場的權重指數往上走,這就是美股10年長牛最核心的原因。”參考美股市場可得,一旦一個資本市場真正實行了註冊制,整個市場的優質資源才能流動起來,才能長期健康。
圖片源自網絡
退市制度的影響:
炒*st股投機成為過去式 投資者需擺正心態、慎重投資
《經經“樂”道》主持人、深交所講師洪樂提到,對於退市新規的落地,普通投資者更關心的是對自己投資行為的潛在影響。就此,趙競回答,最明顯的就是過去炒仙股、炒*st股的方法行不通了。
趙競指出,過去因A股退市制度不完善,即使一個特別爛、業績特別差的公司也遲遲退不了市。據統計,近30年,因業績原因退市的公司只有80家,許多喪失經營能力的公司繼續掛在A股市場。這些苟延殘喘的公司,因為重組預期存在,反而產生了所謂的“殼價值”,趙競透露,這個價值或能達到20億元。一旦重組,大有股價翻幾倍的可能,一下子“烏雞變鳳凰”了。要退市的公司反而更牛,導致了二級市場上的定價紊亂,這是監管層不希望看到的。而現在,註冊制發揮它優勝劣汰的效率,爛公司”的出清速度必將加快,炒“差”的風險也就大大提高了。
洪樂由此建議,投資者參與二級市場,首先要把握住優勝劣汰的宏觀指導原則,“經營業績不好,常年處於虧損,瀕臨退市,長期沒有交易的上市公司,從原則上、從國家層面來講是不鼓勵這樣的公司繼續上市的。”在這樣的大原則下,趙競補充,即使某天某隻仙股一下子漲了起來,也是零和博弈模式。因為它沒有任何基本面可以支持,作為一個公司來講,它未來的發展是不可期待的。所以,這樣的盤子就算漲起來,參與進去也存在血本無歸的巨大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