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淨利不減紅利,中國平安(601318)到“底部”了?

作為曾幾何時與茅台齊名的大白馬,在核心資產牛市走出兩年之久時,中國平安過去兩年的表現卻與一眾“抱團股”有着天壤之別。如今,市場風格切換之際,中國平安和其“五朵金花”搶發年報,似乎是想向市場傳遞着某種信息。

2021年的年報季的開端屬於“平安系”——繼平安大家族成員陸金所,平安好醫生,上海家化,平安銀行相繼“搶更”全年業績後,中國平安也在2月3日晚間揭開了自己業績的面紗。

而之所以投資者普遍對平安“催更”,不僅是因為其為保險業首份2020年年報,其大致展示了疫情影響下保險業的圖景,更是因為投入此前平安戰略投資華夏幸福以及“抄底”匯豐銀行,引來市場大量矚目。

財報顯示,中國平安營運利潤和分紅超出預期。在前三季度淨利潤仍大幅下滑情況下,平安四季度淨利潤400億,同比增長102%,全年仍取得1430億歸母淨利潤;營運利潤1394億,同比增長4.9%;全年累計分紅2.2元,同比增長7.3%,高於營運利潤的增幅。

但略不盡人意的是受疫情和壽險代理人改革影響,壽險新業務價值和價值率繼續下滑,尚未走出泥潭。全年新業務價值495億元,同比下降34.7%,新業務價值率33.3%,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

減淨利不減紅利,中國平安(601318)到“底部”了?

事實上,去年疫情衝擊,保險展業受到影響,五大保險公司前三季度板塊淨利潤均同比、環比負增長,而保險板塊股價表現也已經基本反映了這部分悲觀預期。

不過伴隨着疫情影響清退,多家券商表示,2021年上市險企保費壓力有望獲釋,低估值和彈性優勢有望進一步顯現。與此同時,外資等各路資金的持續加倉,也使得保險板塊今年以來不斷調整。

而對於平安超預期的利潤疊加壽險改革進入深水區,不少機構認為,未來兩年平安新業務價值率將回歸正增長,並給予買入評級。

超預期的利潤背後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平安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20.5%,但四季度淨利潤大漲102%,帶動全年淨利潤僅同比下降4.2%,而四季度淨利潤大漲背後主要來自投資收益率。

從平安的資產配置結構來看,債券和股票投資最多,其中債券投資佔比50.2%。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着國內疫情的好轉,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便一直在緩慢上升,四季度實際利率更是出現明顯抬升,一直維持在3.2%左右的高位,這無疑有利於平安債券持倉。

而平安的權益類投資主要佈局在銀行和地產股。

銀行方面,去年四季度平安重倉的工商銀行H和匯豐控股也分別上漲了25%和36%。而今天上午,平安集團首席投資官陳德賢在中國平安2020年度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每一年中國平安可從匯豐銀行獲得60億分紅,過去幾年累計獲得133億分紅。

地產方面,2015年4月,平安買入碧桂園成為第二大股東,隨後2017年碧桂園迎來大漲,近幾年雖漲幅不明顯,但去年四季度增幅8.65%。

年報顯示,平安2020年淨投資收益為1634.62億元,同比增長13.5%,總投資收益則同比增長4.4%至1996.36億元,淨投資收益率、總投資收益率則分別達到5.1%和6.2%。

另一大亮點是平安的科技業務。號稱“科技獨角獸孵化器”的平安先後孵化了4只獨角獸(陸金所控股、平安好醫生、金融一賬通和汽車之家)上市。截至2020年12月末,4家上市科技公司市值總額達684億美元。

從財務來看,科技板塊2020年為母公司貢獻了79億淨利潤,較2019年同比增長127%,已經成為平安集團除保險和銀行板塊第三大利潤來源。

其中陸金所控股3日公佈了上市以來首份四季報,報告顯示,其2020年第四季度總收入為人民幣132.86億,較2019年同期增長5.9%;淨利潤為28.47億元,同比增長17.4%。

此外值得一提是,科技給平安帶來的不止是盈利預期,還有流量的增長。據年報顯示,集團36%的新增用户都來自互聯網。

除了幾大獨角獸的APP之外,平安還有如“平安好福利”、“平安口袋銀行”、“平安金管家”、“平安好車主”、“平安消費金融”等眾多互聯網流量入口,互聯網流量優勢不可動搖。

未來伴隨着平安改革繼續推進,新業務增速能否重回2017年尚存變數。但短期受到疫情壓制的平安,似乎正在走資本化和流量化的路子,包括推動陸金所與金融一賬通上市都是刺激其一定程度擺脱線下場景的里程碑事件。

而更能反映保險公司盈利情況的營運利潤方面,2020年,壽險及健康險業務作為“主力軍”,為集團貢獻營運利潤936.66億元,同比增長5.3%。

不過作為平安第一大業務,平安保險業務2020年仍有不盡如意的地方。

新業務價值率有望迴歸正增長?

2020年平安年報令市場擔憂的莫過於繼續下滑的新業務價值率。

年報顯示,平安2020年新業務價值495億元,同比下降34.7%,新業務價值率33.3%,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

而新單的下滑主要受到代理人規模與產能的雙重打擊。作為公司第一大業務渠道,2020年公司月均代理人同比-12.5%。而代理人渠道實現新業務價值429.13億元,同比下降37.1%,新業務價值率為54.9%,同比下降10.1個百分點。

這背後除了受疫情影響,代理人展業困難外,更重要的原因或是平安壽險改革仍未完全走出“陣痛”期。

自2018年開展壽險代理人改革以來,2018年-2020年,平安壽險代理人人數分別為141.74萬、116.69萬和102.38萬,同比下降17.7%和12.26%。

而與此同時,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4日表示,在未來三年將保持100萬的代理人隊伍,並且打造“高質量、高產能、高收入”的三高代理人,保持公司未來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縱觀友邦10年前和日本保險公司20年前的改革(週期均在3-4年),平安已經明顯進入了改革後期(友邦歷經3年改革,保代最大脱落率37.5%;中國平安改革已近2年半,保代脱落率近30%),改革成效或將凸顯。

同樣,2月4日,多家機構(華金證券、國盛證券、東吳證券等)發佈研報表示,平安壽險已步入改革深水區,轉型成果或將逐步開花結果,外加疫情影響逐步出清,未來兩年公司新業務價值率將回歸正增長,並給予買入評級。

除了壽險,財險方面尚難言樂觀。受去年9月車險綜合改革等影響,平安產險去年整體綜合成本率較上半年上升1.0個百分點至99.1% ;實現營運利潤161.59億元,同比下降22.9%。

各機構看好的平安到“底”了嗎?

一直以來,作為市場投資重要風向標,公募基金等機構重要持倉股中不乏平安身影。據choice數據顯示,中國平安是2020年公募基金重倉股持股市值排名第四,持股總市值為342.79億元,佔流通股比例3.64%,至少有497只基金持股。

但2020年,受疫情影響,市場一直對以平安為代表的保險股持悲觀態度,以致於在白酒、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板塊輪番上漲的結構性行情中,保險股全年不温不火。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在2020年,中國人保、中國太保、中國平安的年漲幅分別為-13%、1.5%、1.8%,均未跑贏上證指數。

今年以來,平安股價仍未改下降趨勢。截至2月3日,中國平安A股收報76.54元,較年初下跌12%。同樣中國平安H股收報89.8港元,當日下跌1.59%,今年以來股價下跌5.47%。

但值得一提的是,滬港通北向資金對平安卻非常偏愛。據統計,今年以來的10個交易日裏,作為保險股龍頭的中國平安已被外資淨買入2464.9萬股,淨買入額達21.4億元,位列外資淨買入A股金額的第二名。

減淨利不減紅利,中國平安(601318)到“底部”了?

與此同時,多家券商認為,隨着疫情對保險業影響的逐漸淡化,2021年上市險企保費壓力有望獲釋,低估值和彈性優勢有望進一步顯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81 字。

轉載請註明: 減淨利不減紅利,中國平安(601318)到“底部”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