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中國城”的轉型之路
5 月 8 日在德國杜伊斯堡航拍的港口的集裝箱
胡黌
近幾年,坐落於德國北威州魯爾區的杜伊斯堡正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普通民眾、企業的視野中。許多中國企業開始在這座城市“安營紮寨”,杜伊斯堡市長索倫·林克也驕傲地將他的城市稱為德國的“中國城”。
杜伊斯堡成為“中國城”的歷史並不太長。儘管其與武漢早在1982年就結為友好城市,是中德之間第一對友城,但在之後的30年間,杜伊斯堡與中國的故事並沒有太多新篇章,直到中歐班列開到了這座古老的礦業城市。
在杜伊斯堡漫長的城市發展史中,伴隨着資源稟賦、城市定位、外部環境的變化,它幾經沉浮,歷經多次變化與轉型。現如今,在“一帶一路”倡議助力下,杜伊斯堡正走上新的轉型之路。
“第一輪轉型”不温不火
近代以來,杜伊斯堡與煤礦和港口這兩個標籤緊密捆綁。二者所代表的自然資源與地理稟賦,賦予了這座城市繁榮與輝煌,但亦曾給這座城市帶來傷痛與束縛。
杜伊斯堡所處的德國北威州魯爾區,是德國最重要的煤鐵礦產區,為19世紀到20世紀初德國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被譽為“德國工業的心臟”。地區內多特蒙德、埃森等城市同樣因煤炭業蓬勃發展,還誕生了蒂森—克虜伯等知名工業巨頭。
而杜伊斯堡,則憑依其坐落於萊茵河與魯爾河交匯的地理區位,成為了魯爾區的對外門户。1716年即建成的杜伊斯堡港,源源不斷地將魯爾區的原料及工業製品輸往德國其他地區、歐洲乃至全球。杜伊斯堡在鋼鐵生產上亦不甘落後,一度被稱為“歐洲絕對的鋼鐵中心”。
但“成也煤炭,敗也煤炭”,德國經濟騰飛後所帶來的地緣政治野心的擴張,讓杜伊斯堡遭受沉重打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魯爾區的物資中轉站和著名的化工與冶金中心,杜伊斯堡成為盟軍轟炸的首要目標。尤其在1944年10月的“颶風行動”中,盟軍在10月14日一日之內,就派出近3000架次的戰機,在杜伊斯堡上空傾瀉9000噸炸藥,幾乎摧毀了整座城市。
戰後,雖然因重建對於煤鋼的大量需求,以及魯爾區適時向石油化工行業調整一度讓杜伊斯堡重燃生機,但進入上世紀60年代以後,伴隨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的鋼鐵過剩、魯爾工業區自身發展趨於飽和等問題,杜伊斯堡發展無力,日益被邊緣化。
伴隨“煤炭紅利”日漸消失,杜伊斯堡抓住港口這一僅存的稟賦,適時推進從重工業基地轉向內陸航運和物流服務城市的“第一輪轉型”。在這一進程中,杜伊斯堡注重生態環境,將既有工廠改造為城市景觀、打造全新概念的現代生活空間的做法,被視作資源型城市改造轉型的成功案例。
但另一方面,杜伊斯堡卻始終難以恢復其昔日的城市競爭力與榮光。儘管杜伊斯堡港在上世紀80年代建設成現代化運輸港口,但魯爾區乃至整個德國的轉型、競爭力的相對下降,使得杜伊斯堡難以完全挖掘港口交通、物流樞紐的潛力。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杜伊斯堡遭遇了“停滯的20年”——城市失業率高企,部分區域犯罪團伙猖獗,杜伊斯堡陷入掙扎。
新力量與新思路
“第一輪轉型”不温不火,杜伊斯堡在國際上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陷於沉寂,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根據其勃興於煤炭與港口的資源稟賦以及歐洲內陸港城市定位的歷史經驗,杜伊斯堡依託港口優勢重塑輝煌的大方向似乎並無大的問題。杜伊斯堡急需的是一股新的力量與思路,能夠將其港口區位優勢充分發揮,以恢復昔日輝煌。
如何順應外部環境的變化,發揮好自身港口的資源稟賦,找準新的城市定位,就成為杜伊斯堡轉型的核心問題。
以中歐班列為代表的中國動力適時賦予了杜伊斯堡轉型的新動能。自2011年正式運行,從重慶開往杜伊斯堡的渝新歐班列成為中國助力杜伊斯堡的“急先鋒”。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給予中歐班列更高層級的機制保障與動力。
地處歐洲“十字路口”、毗鄰萊茵河的區位優勢,擁有健全的內河陸港聯運以及物流服務能力,使得杜伊斯堡成為中歐班列線路最多、運量最大和貨值最高的“一帶一路”倡議重要節點城市。每週往返於杜伊斯堡和中國之間的中歐班列數量,也從最初的2~3列增加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35~40列。
伴隨着中國商品的到來,更多的中資企業也前往杜伊斯堡投資,極大促進、帶動了杜伊斯堡本地的發展。現如今,杜伊斯堡內河航運港口和鐵路貨運場站仍在不斷擴大翻新,中國貨物與企業的到來也幫助城市新增了15%依賴港口運輸的就業崗位。
中國商品、人員、資本不僅為城市發展帶來新要素,更迅速拓寬了杜伊斯堡的視野,提升了城市定位的高度——杜伊斯堡從着眼於服務周邊上升到服務整個大陸。用德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研究人員雅克布·瑪利亞·佩佩的話來總結,杜伊斯堡正從“地區貿易的內陸接駁中心”轉型為“輻射整個中歐、東歐地區的洲際集運、分配樞紐”。
當前,杜伊斯堡面對數字浪潮帶來的新的轉型機遇和挑戰,定下了智慧城市轉型的策略。“以云為基礎,發展智能政務、智能港口物流以及城市物聯網等智慧城市應用”——《哈佛商業評論》清晰地概括杜伊斯堡的“第二次轉型”方向。
在這一過程中,華為在2018年1月與該市簽署合作備忘錄,宣佈雙方將攜手合作打造以雲計算為電子政務基礎設施、5G等連接技術的物聯網為城市神經網絡的數字化標杆城市。同年6月,華為為杜伊斯堡量身打造了“萊茵雲”品牌和智慧城市框架協議。
中國除了助力杜伊斯堡提升城市的對外競爭力,還致力於幫助其更好地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以及居民的居住體驗。
為繼續轉型提供不竭動力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給專注於航運、物流服務的杜伊斯堡經濟帶來重創。杜伊斯堡港的鐵路運輸一度被迫中斷,許多企業也一度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但中歐班列及時恢復,中德、中歐貿易逆勢上揚,書寫了中國與杜伊斯堡、與德國、與歐洲合作共贏的一段佳話。
杜伊斯堡成為疫情期間中歐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例證。
作為武漢的友好城市,在疫情暴發後的一週時間內,杜伊斯堡市就迅速協調當地企業,向武漢捐贈了包括16萬隻醫用手套和5.18萬隻醫用口罩在內的防疫物資,成為第一座向中國捐贈防疫物資的德國城市。而武漢的政府、病毒專家和醫生也一直與杜伊斯堡保持遠程溝通,積極攜手應對疫情,為德方提供充分的經驗借鑑。
針對疫情嚴重地區對救援及醫療物資的巨大需求,中歐班列增開了重慶—杜伊斯堡、長沙—杜伊斯堡等疫情專線,發揮了中歐班列在醫療物資運輸方面的特殊優勢。這也標誌着中歐班列乃至中歐貿易的恢復與再起航。
4月14日,從武漢始發的中歐班列抵達杜伊斯堡港貨運場站。這是採取疫情防控措施之後,從武漢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也是以“武漢—杜伊斯堡”這對友好城市的聯結象徵“武漢重啓”。
8月18日,首列“灣區號”中歐班列則從深圳平湖南站出發,開往杜伊斯堡。這列班車,儘管只是中國諸多開往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之一,但它標誌着粵港澳大灣區新開闢了一條國際貿易大通道。
中歐利益的深度交融、“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中歐班列以及中歐貿易的韌性,正在成為助推杜伊斯堡繼續轉型的不竭動力。
2020年上半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122列,同比增長36%;而1~7月,歐盟27個成員國與中國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3287億歐元,同比增長2.6%,中國首次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
上述數據均説明,中歐在拉動經濟復甦,共同支持科學有序的復工復產,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通暢等方面具有共同利益,中歐兩大經濟體也正越來越多地發揮世界經濟“雙引擎”作用。
而“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特性也得以充分顯現。作為“一帶一路”推進與中歐關係深化的受益者之一,杜伊斯堡將持續獲得不竭動力,既實現城市的發展與轉型,更為中歐乃至更大區域範圍內的利益與命運交融作出貢獻。
(作者單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
來源:2020年10月14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