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供銷社”的話題引發人們熱議,在二級市場也掀起波瀾。
供銷社概念股“爆紅”掀起了漲停潮,11月3日,天鵝股份、中農聯合四連扳,天禾股份、浙農股份等個股漲停。
很多人對供銷社的印象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認為這是歷史倒退,以為要“回到計劃經濟時代”。
但事實上,供銷社一直都存在,為了適應市場經濟時代,供銷社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現在講的重建供銷社,主要是指縣以下的基層供銷社。並非為了恢復計劃經濟,而是為了在市場經濟中更好發揮合作經濟的功能,助推鄉村振興和國內國際雙循環。
今天帶各位來看下供銷社為何被再次提及,未來將帶來哪些改變。
為什麼會有供銷社?
相信有不少年輕人對於“供銷社”還是比較陌生的。
但對於40後、50後、60後甚至70後來説,卻是印象深刻,畢竟他們幾代人都經歷過“供銷社”時代。
兒時的記憶中,供銷社就是一個百寶庫,裏面的東西包羅萬象,什麼都有賣的。
供銷社對於70年代前的朋友來説一定不陌生,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都和供銷社打過交道,關係到每家每户的吃穿用度。供銷社對於70年代之前的人來説,應該會有很多美好的回憶,終生難忘。
供銷社最開始成立於1950年。
當時新中國剛成立,全國糧食嚴重短缺,供需比較矛盾。
為了解決全國物資供應矛盾的問題,在1950年7月份,我國成立了“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主要是國家向農村分配生產資料(如化肥、鐮刀)和生活資料(如柴米油鹽)的一種商店。
這是一種對農民進行自我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其最基礎的單元是農民,也就是社員。
在當時,正值計劃經濟年代,國家包辦一切經濟生活,基本沒有私營經濟的空間。
供銷社便成為了農村物資供應的主要渠道,農民要買東西只能去供銷社買。
供銷社也可以理解為農村地區的國營商店。
到了後期,為了促進城鄉經濟與物資的交流,供銷社不但把城市工業產品賣到農村去,也把農民的農副產品收回來賣到城市去。
自此,供銷社成為了農村、小城鎮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門。
那個時候的供銷社可是人人羨慕的好單位。
專營權的喪失,對於供銷社來説是最重要的利空因素。
供銷社為什麼會淡出視野?
再後來,國家推動改革開放,打破計劃經濟,開始實行市場經濟。
20世紀90年代,在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加速轉軌的過程中,由於供銷合作社不適應市場經濟的新要求,再加上各種長期累積矛盾的集中爆發,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村供銷合作社都陷入了經營困境。
由於供銷社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其特有的管理思維跟不上市場經濟的步伐,很多供銷社都存在運行效率低下、特權思想蔓延等現象。
收購時壓低價格,賣貨時態度冷漠,結果導致大量商品庫存積壓。
隨着個體經濟、民營經濟日益發達,再加上外資進入,各種小商店、超市、大賣場不斷湧現,市場物資的買賣門檻不斷降低。
最後,優勝劣汰,供銷社便慢慢淡出了大家的生活和視線。
到了近代,很多地方的供銷社都只保留縣一級,鄉鎮一級的供銷社大部分都不存在了,或者出租給私人,改成超市、奶茶店、五金店、文旅客棧等等。
對於縣一級的供銷社來説,其實也是名存實亡,很多供銷社都只保留幾個人辦公,但並沒有實質性的業務。
供銷社從未消亡
事實上,從2014年開始,在鄉村振興的戰略指導下,供銷社一直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如果非要説“重啓供銷社”,準確説應該是2014年就重啓了。
2018年供銷社全系統實現銷售總額5.9萬億元。
其中,農資、農產品、消費品、再生資源構成供銷社的主要收入來源。
舉例而言,供銷社至今是棉花收購、加工的主渠道,並受國家委託統一經營棉花,其在棉花收購中始終保持着50%左右的市場份額。此外,在資源回收、農資類商品流通等方面,供銷社也在發揮重要作用。
2021年,供銷社全年銷售總額創歷史新高,達6.26萬億。這是一個什麼水平?A股營業收入最高的石化雙雄,2021年的營業收入是2.61萬億元和2.74萬億元。
供銷社面向的主要是農民,城市裏的人很少接觸,供銷社一直都在,只是不怎麼被城裏人所熟知。
而對於資本來説,對效率的要求,天然就決定了其更青睞於城市市場,在廣袤分散的農村市場中注意力不足,投資不足。相應的,為其提供的服務也會不足。
市場的資源優化配置作用,通常會被強調其“優化”的一面,認為利潤可以促使資本出現在它最該出現的地方,帶動經濟的繁榮和人們的發展。
但“資源的優化配置”並不是“資源配置”這件事的全部。在那些無法為資本提供足夠收入和利潤保障的農村地區——特別是那些地處偏遠、距離市場較遠的地區,人們仍然有消費和發展的需求,他們也需要獲得資源。
如果民間和社會資本不願去配置,那麼全民所有制下的供銷社體系就可以發揮出它的作用,在少賺錢、不賺錢的前提下把事情做好。這正是所謂“供銷社迴歸”的現實意義。
供銷社的意義——助農,減少損失率
掌握流通體系的供銷社,有能力改變農業生產體系和生產方式。
本質上,供銷合作社最大的問題是有“供”無“銷”。
相比於幫農民“銷”的積極性,合作社向農民“供”的積極性要強烈得多。日益嚴重的農產品銷售難題,實際上就是供銷社有“供”無“銷”現實情況的體現。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品流通腐損率分別達到11%左右、20%以上、8%、10%。而在發達國家,果蔬損失率一般控制在5%以下,其中,美國由於農產品全產業鏈以冷鏈物流為支撐,果蔬從田間到餐桌過程中的損耗率僅有1%-2%。可見,易腐農產品冷鏈應用率的差距,決定了農產品最終效益的差異。
巨潮曾在《美菜網,一場尷尬的顛覆故事》的文章中提到:“中國的農產品流通非常的原始和滯後。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的餐桌,農產品的流通需要經歷50多個環節,因此損耗率奇高”。
而供銷社這個由83.2萬個配送點建立的、覆蓋“省市縣鄉村”的五級供銷合作社平台和流通體系,其實足以消解農產品產業鏈長、流通環節多的流通風險。
換言之,供銷合作社是目前中國唯一具有全國組織體系的、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在農產品的供銷方面有着無與倫比的天然優勢。
供銷社應當起到降低流通成本和損耗,作為供銷的基礎平台,並越俎代庖地去強行壟斷市場。
供銷網點帶有惠農性質,即使是無利可圖的地區,也需要滿足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供銷社通過發展農村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絡,將形成縣有農資、日用消費品配送中心、再生資源集散加工中心、農副產品專業市場、批發市場;鄉鎮有中心超市、直營店;村有連鎖便民店的縣域流通網絡。
而這些事情很多都是大資本不願做,個體經營業主做不好的事情。
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裏,農業、農村的凋敝和發展緩慢,有其現實的原因和道理,但這並不意味着農村、農業和農民就註定只能成為被市場和資本遺忘的角落,這並不符合數億農民羣體的利益,也不符合“共同富裕”的社會發展總目標。
供銷社將承擔起鄉村振興的重任,將縮小城鄉差距,其定位更多在於“助農”上。
供銷社幫助農民整合資源,避免農民分散化經營低效率。
很典型的例子是糧價上漲,農民的收入卻依然很低,更多的利潤是被流通渠道和銷售端賺走了。
要提高農民收入,舊的由國家來牽頭,統籌整合農貿物資的流轉,這個事本來也和計劃經濟沒什麼關係。
本文源自同花順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