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股市:學會敬畏才是炒股的開始,投資是一場“反人性”的修煉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財經

在投資的過程中,你是否還是你自己?我們從五個方面來分享這個主題:

一、對市場、對老師有敬畏之心;

我記得我有一次和老師聊起利弗莫爾,當時正在一個公園裏散步,因為有一本書叫《股票作手回憶錄》,就是利弗莫爾的一個自傳。這個人可以説是投資界一個天才的交易員,而且我的老師一直把他當成心目中的偶像。

但是我當時在談起利弗莫爾的時候,我的這個口吻是很輕佻的,我説你看利弗莫爾掙那麼多的錢,最後全賠了,而且還在一個小旅館最後自殺了,就是一幅很瞧不起的他的這個樣子,當時老師就非常生氣。我為什麼講這個事呢?就説當時我還不怎麼樣的時候,我對在投資上最有成就的人,我是這種心態。你想想,我能學到什麼?

我能做的怎麼樣?而且在開始交易的頭幾年,我自己的想法是非常狂妄的,整天在短線交易裏追漲殺跌,就以為我只要在短時間內能掙到錢,哪怕掙的很少,如果這麼複利下去,我會超過所有的人,包括世界上最偉大的那些投資大師。

所以説這種狂妄的想法,盲目的激勵,讓我在市場摸爬滾打了3、4年,還對老師、對前輩沒有敬畏之心,你怎麼悉心學習?就算有人教你,你自己不虛心是不可能學到什麼的。所以説對自己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你怎麼認正確理解市場?任何事情總是有兩面的,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怎麼理解變幻莫測的市場。

二、客觀地認識自己;

為了讓我們客觀地認識自己,這裏有一道心理測驗題,就説在以下四個選項中選擇你認為最符合自己的一項:

A.我的智力非常高超,遠勝過多數人;B.我的智力並不算特別出色,只是中等偏上的水平;C.我的智力比較弱,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D.我的智力非常差勁,遠弱於多數人。

絕大多數人會選擇B項,既然絕大多數人都是中等偏上的智力水平,那麼什麼才是平均水平呢?大多數人都在平均水平之上,這個平均水平是從哪兒來的?

所以説平均之謬誤在於,多少人都會認為自己的水平高於平均水平,很明顯,其中有很多人是錯誤的。這一謬誤的在股市上更加誇張。因為每個人跑步去炒股都認為自己能夠賺到錢,沒有人會認為自己將虧錢再去炒股的。而且多少人對自己盈利的預期都是跑贏大盤。

事實上,連多數基金經理都做不到跑贏大盤。所以説我們在多數情況下都會高估自己,這才是保持清醒的一個正確的認識。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會高估自己。

三、人性是否可以戰勝?人性是否應該戰勝?

人性是否應該戰勝?首先我們想人性是什麼?人的天性,七情六慾,好吃懶做,貪得無厭,隨波逐流。人的天性往往都是一種無條件的反思,那麼究竟能不能再生自己呢?事實上有不少人克服了人性的弱點,做出了超常的成績,所以説人性是可以戰勝的。

有一句話説得好,投資市場明星多,壽星少,一方面把握到非常耀眼的市場機會,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各種綜合因素。另一方面也説明戰勝人性意識容易,意志戰勝人心卻很難。這也是很多天才的交易員最終的結局令人惋惜的原因。

那麼因為人性是可以戰勝的,是否應該逆人性地生活?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難道我們應該一輩子生活在理想思維中嗎?如果不能像一個常態人一樣擁有喜怒哀樂,我們還是人嗎?所以我們的觀念是什麼呢?人應該有一定的自律性,有時候也應該克服自己的天性,但是不能過於苛求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保持逆人性的生活方式,也許投資會做得很成功。

但是有一天當你患上了一種叫做抑鬱症的疾病的時候,你就發現不那麼妙了。就是説如果以犧牲自己的健康為代價,我覺得很多事情可能需要重新去考量。

四、是天才、傻瓜,還是一個平凡之人;

有一種説法就是説只有天才和傻瓜才能在投機市場賺錢。什麼人是天才,他能夠準確的預測行情,這是不是天才?當然是。什麼人是傻瓜?他能夠傻傻地始終不折不扣地按自己的系統進行交易,這是不是就是傻瓜?不過我們大多數人好像既不是天才也不是傻瓜,更是一個平凡的人。那麼我們不是天才也不是傻瓜,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想辦法像天才和傻瓜一樣去做事情。

比如説我們拿不住單,我們可以進場之後設一個止損,然後離市場遠一點,一天甚至幾天不去看行情,這個我們是可以做到的,如果你的這種做法掙錢了,就相當於受到了市場的獎勵,下次繼續用這個方法,不就解決了一個問題嗎?

再比如説我們始終無法控制自己的交易行為,我們可以加入一個團隊,通過團隊的約束來管理自己,同時也可以規避自己容易犯錯誤的那些方面,發揮自己相對有優勢的方面,通過在團隊中做自己有優勢的那一部分工作,來規避自己的缺陷,是不是很明智的一種做法?

五、靠制度和習慣還是靠自律?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程和準則,制度是團隊和組織才有的東西,而自律是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自己要求自己自覺地遵守規則。那麼制度和自律是個什麼關係?首先自律很重要,如果沒有制度和規則,那麼自律的方向又在哪裏呢?

所以自律的先決條件是先有規則和制度,這就是習慣。行為科學研究曾經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説一個人一天的行為,大約只有5%是屬於非習慣性的,而剩下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即便是創新,最終也可以演變成習慣性的創新。一切的想法,一切的做法,最終都必須歸結為一種習慣,這樣才會對人的成功產生持續的力量。

那麼針對於投機,最好的捷徑就是什麼呢?通過團隊來建立規則和制度,通過自律和監督雙管齊下,養成習慣,在盈利的習慣中調整和改進。

好,這節課就講到這裏,我們來做一個小結:通過本節課希望我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清晰自己在市場中的優勢和劣勢;能夠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角度去思考,去做事,而不是一味的對自己求全責備;只有客觀地認識自己,才能善待自己,善待投資;做正常的人,做不一樣的投資。

按圖索意:識別主力控盤的K線形態

K線圖是投資者在看盤過程中使用頻率最多的,而由於主力在不同時期的控盤力不同,所以在K線上留下的圖形也會有所不同。投資者只要看明白了這些不同的K線形態,就能夠明白此時主力的控盤力正處於哪一階段,而主力在不同控盤階段,股價也會有不同的表現,投資者可以根據這些變化來尋找買點或賣點。

一、主力輕度控盤時的K線形態

1.震盪盤跌

震盪盤跌指的是股價或指數在經歷下跌之後,處於震盪的走勢,儘管行情處於逐步震盪走低的趨勢,但指數或股價往往又下跌不深。這種走勢意味着主力此時剛剛開始建倉,股價還會在主力的介入下,不斷出現新的低點,因此,在這種形態之下投資者應當以觀望為主,待指數或價格真正開始見底、主力開始大舉吸籌時再介人。

A.震盪盤跌走勢出現前,股價往往有過明顯的下跌行情。

B.震盪盤跌走勢出現時,股價往往會持續震盪走低,但整體跌幅卻不大。

C.震盪盤跌走勢出現時,K線上往往會出現小陽小陰或十字星,或陰或陽,整體趨勢是向下的。

震盪盤低往往出現在下跌末端趨勢即將出現轉變之際,但此時屬於主力介人股票之初,為了在更低位實現建倉,主力會進一步打壓股價,因此應觀望。

震盪盤低形態出現後,往往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底部形態,投資者可根據底部形態選擇買入。但若是底部形態不夠明晰的話,穩妥的買點為股價逐級放量離開底部時。

主力在震盪盤低中介入股票後,底部震盪收集籌碼的方法會有所不同,時間也長短不一。因此,短線投資者應在股價離開底部後買入,中長線投資者可在震盪盤低出現後、股價企穩時建立底倉。

2.低位橫盤

低位橫盤是股價在經過一段時間下跌後,在底部區域盤旋,加之利好消息的不斷出現,人氣逐漸聚攏,此時只要股價不再下跌,主力就會紛紛進場,在盤局中不斷吸納廉價籌碼。隨着浮動籌碼日益減少,上檔壓力減輕,股價在此區域呈蓄勢待發狀態。因此,低位橫盤時期是主力從低度控盤實現高度控盤時期,也是投資者抄底的良機。

A.在低位橫盤出現前,股價有一段較為明顯的下跌走勢,且整體跌幅較大。

B.在低位橫盤出現時,股價其後不會出現再次下跌,且諸多利好消息會接連出現。

C.在低位橫盤期間,成交量往往處於近期明顯的較低水平。

低位橫盤形態往往是股市較為低迷的時期,此時未來方向未明,因此交投清淡,利空消息較多。即使激進的投資者也應當少量參與。

低位橫盤時期為主力的建倉時期,此時主力屬於輕度控盤期,股價極有可能跌破平台進一步下跌,因此,應當在主力完成低位吸籌控盤後、向上突破時參與。

低位橫盤有時時間較長,這種形態往往是後市出現大幅拉昇的超級黑馬,因“橫有多長豎有多高”,低位橫盤越久,後市漲幅越為可觀。

二、主力中度控盤的k線形態

窄幅震盪

窄幅震盪是股票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上下震盪,但幅度往往很小,K線經常呈橫盤或箱體運行。這種形態經常出現在下跌後的震盪行情中,或是出現在股價已經有一定漲幅後,是一種整理形態,表明主力此時呈中度控盤。主力為了實現高度控盤,常以這種窄幅震盪的形態進行“低位”進一步吸籌。因此,一旦窄幅震盪結束後,主力往往已實現高度控盤,股價即將發動上漲,是一種低吸的形態。

其形態特徵可以從以下三點分析確認:

A.窄幅震盪時,股價往往經過了一輪較明顯的下跌行情,且位於相對低位區。

B.窄幅震盪出現時,股價上下震盪的幅度並不大。

C.窄幅震盪中,成交量較之前有明顯的放大,且結束整理時均線往往已轉為多頭排列。

在經過下跌後的底部震盪後,股價出現上漲,但再次出現震盪,只是上下震盪幅度並不大,而成交量有所放大,均線已由空頭漸變為多頭,説明主力在前期底部收集的籌碼不夠,又不希望太多的人收集到低價籌碼,所以才抬高股價進行窄幅震盪。因此,投資者可以在結束窄幅震盪後均線呈多頭排列放量上漲時買入。

1,窄幅震盪是一種整理形態,可以出現在任何階段,只有出現在股價離開底部區域,後市漲幅才更可觀。

2,窄幅震盪若出現在告別底部時,只有均線已呈多頭排列並放量上漲突破時才是最佳買點。若此時均線仍為空頭排列,則後市繼續震盪的可能性較大。

3,窄幅震盪如出現在股價上漲途中,往往是主力藉機洗盤二次啓動前的徵兆,這種情況多發生在上市不久的次新股身上,是新舊主力交替的表現。

4,窄幅震盪出現在高位區時,成交量若是過大,則往往是主力高度控盤後的高位出貨。

拉高震盪

拉高震盪是指股價在經過底部震盪後,突然出現了明顯的放量拉高,然後股價在新的價格平台震盪繼續整理。這種形態的出現,説明主力前期收集到的籌碼較少,而又不願太多的人收集到較低籌碼,所以拉高股價後繼續吸籌,因此是一種買入形態。

A.拉高震盪出現前,往往有着較為明顯的底部形態。

B.拉高震盪出現時,要有明顯的放量拉高跡象。

C.拉高震盪出現時,均線往往已呈多頭排列初期,股價此時上下震盪幅度不會太大,且成交量多呈放大的陽量。

經過前期的底部震盪後突然接連兩日出現了放量漲停,將股價拉高到一個新價格平台,然後開始震盪,股價上下震盪幅度較大,成交量呈放大,多為陽量,此時均線為多頭排列初期,説明主力此前收集的低位籌碼較少,但又不願投資者買到較低價格的籌碼,才進行了拉高震盪,以實現控盤,洗掉短期獲利籌碼。所以,投資者此時當持股,或在股價結束拉高震盪時買入。

1,拉高震盪出現前,往往是因為主力低位收集籌碼不多所致,是主力拉高邊洗籌邊吸籌的表現。

2,拉高震盪出現時,均線必須呈多頭排列的均線修正,若此時為空頭排列,則股價繼續震盪的可能性極大,此時的拉高,往往是陽量後暴出較大的陰量。

3,拉高震盪結束時,成交量往往呈逐漸放大的陽量,若夾雜較大陰量,則繼續震盪的可能性較大。

慢牛走勢

慢牛走勢指的是當股價結束震盪盤跌後,並沒有形成明顯的底部震盪,即開始震盪上行,中途調整的幅度往往不大,但整體漲幅卻不遜於其他任何股票。因此,這種走勢的股票往往是主力介入後,採用邊拉邊吸籌的方式震盪上漲,像一隻老牛在爬坡,是一種強烈的買入信號。

A.慢牛走勢出現前,股價已離開底部區域,均線呈多頭排列格局。

B.慢牛走勢出現前的底部區域,從成交量等指標看並沒有明顯的底部形態。

C.慢牛走勢出現後,成交量始終處於放量狀態,K線上呈明顯的上升趨勢。

1,慢牛行情往往是主力在介入後即開始利用震盪行情,邊拉昇邊吸籌的方式進行上漲,上漲幅度均不大,但不知不覺間,卻發現股價已上漲很多,因此一經發現即應在調整時買人。

2,慢牛走勢一經成立,往往不會出現大的調整,投資者發現後不可過於期待調整的幅度,否則會錯失慢牛。

3.慢牛走勢出現後,往往採取震盪上行的方式,看似K線上大多為上下參差不齊的陰陽柱,但最終的漲幅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