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高層再換血,離頭部券商越來越遠,“想不到兩任董事長接連出事!”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武佩璇
“MPS”風波還未平息,光大證券又迎來一次風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4月20日一早,光大證券公佈了公司董事長閆峻和監事長劉濟平雙雙辭職的消息。而在前一天,便有多家媒體曝出光大證券的“人事地震”,共涉及公司黨委班子成員六名。
受事件影響,光大證券4月20日下跌4.13%,報收11.85元。
據媒體報道,光大證券董事長閆峻被撤銷黨內職務,其職級降為光大集團部門副職;監事長劉濟平,被處留黨察看一年,職級降為光大證券部門副職。此外,光大證券現任總裁兼執行董事劉秋明誡勉談話;公司現任紀委書記範洪波被給予警告處分;公司副總裁王忠、梅鍵則被批評教育。
4月20日,光大證券旗下子公司的前任高管對時代財經感嘆道,“誰也想不到,接連兩任老大都會出事。”
事實上,光大證券近年來的發展並不順利,幾年前因踩雷“MPS”項目,前任董事長薛峯、光大資本前任總裁代衞國被調查;投行業務“一把手”杜雄飛也在去年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
自2016年開始,五年間光大證券的業績起起伏伏,但一直未能回升至其2015年的巔峯水平,同時,內部人才流失嚴重,管理層頻繁落馬,種種隱疾之下,這家曾經的頭部券商已然掉隊。
4月20日,時代財經就新任董事長的任命以及未來業績發展以及債務危機化解等問題致電光大證券,但電話未能接通。
存在已久的風控危機
如今回顧光大證券的歷史,2016年的“MPS”跨國併購案是其走下坡路的開始,但在此案中暴露出的風控體系缺陷,卻在2013年8月份的“烏龍指”事件中就有體現。
“烏龍指”事件發生後,證監會迅速對光大證券展開調查,時任總裁徐浩明提出辭職,而他的後繼者薛峯,卻將光大證券引進了另一個大麻煩——“MPS”跨國併購案。
薛峯2014年開始主政光大證券,2016年11月開始兼任光大證券的董事長,其任職期間,光大證券子公司光大資本與暴風集團成立浸鑫基金,收購了英國體育傳媒公司MPS的65%股權,光大資本作為劣後級合夥人之一出資人民幣6000萬元,但卻簽署了一份《差額補足函》,將全額補足後者不能實現退出的差額部分
2018年,MPS公司經營陷入困境,被破產清算,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計劃實現退出,兩名優先級合夥人招商銀行和華瑞銀行根據《差額補足函》對光大資本提起訴訟。
從2018年起,光大證券就連續三年為項目計提負債,三年一共為“MPS”項目計提損失45.52億元。2020年8月,光大證券發佈公告稱,子公司光大資本被判向招商銀行支付31.16億元、向華瑞銀行支付4億元,合計35.16億元。
根據2021年年報披露,光大證券與浸鑫基金所投的“MPS”項目的預計負債為52.84億元。
4月20日,有券商業內人士對時代財經評論道,“光大證券沒有從2013年的‘烏龍指’事件中吸取教訓,與暴風的收購案再次證明光大證券風控體系的不健全。”
“MPS”的風險暴露於2019年,但在該收購案完成的2016年,光大證券的業績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滑坡。
根據中證協方面的數據(與年報數據有出入,此處參考中證協數據),營業收入方面,光大證券2014年在行業中位於第11名,錄得收入52.2億;2015年維持在第11名,營收大幅增長,升至133.24億;而到了2016年則降至業內第15名,營收下降近五成,收入74.86億元。
此後四年,光大證券在營收方面的排名在12-15名之間,2017年至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98.38億、77.12億、92.42億、114.21億。起伏不定的營收也再未超越2015年。
而從淨利潤來看則更加令人唏噓,其排名從2014年的第12名,下降至2019年的第39名,2020年回升至第18名。
其在2015年的淨利潤是近6年最高,達到65.7億,此後便一路下滑。2016年-2019年,光大證券淨利潤“四連降”,從31.44億滑坡至5.68億,直到2020年回升至23.34億。
根據2021年年報,光大證券全年錄得營收167.06億元,歸母淨利潤為34.84億元,與2020年同比均有所上升。
實際上,根據中證協的數據,除了經紀業務外,光大證券其他業務收入近幾年的排名均有提升,但淨利潤禁不住“MPS”項目等以往“包袱”拉垮。
業績的壓力與過往案件的漩渦還在吞噬着光大證券。
上述券商業內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如果樹木的根部有問題,修剪枝葉是沒有用的。”在其看來,光大證券管理層的動盪,不僅是一起收購案所帶來的,背後也有其他業務板塊的問題。
今年以來的最貴新股“納芯微”便由光大證券負責保薦承銷,目前棄購金額高達7.78億創A股歷史紀錄,棄購股份將由光大證券包銷,如果上市後破發,光大證券將損失慘重。在光大證券的股吧中,股民已開始緊張納芯微的上市表現。
高管紛紛落馬
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在此次高管動盪之前,近幾年光大證券被調查或受處分的高管已有5人:光大證券前董事長薛峯、光大資本前總裁代衞國、光證金控前總經理李炳濤、光大證券前投行總經理杜雄飛、光大資本投資總監項通。
這些人不僅是因為一起“MPS”收購案,因多次違反規定被內部警告的李炳濤,其在香港負責收購了光大新鴻基金融,是光大證券在香港業務經營的重要人員。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證券此次對於原董事長和監事長的處罰實際上是中央巡視組對整個光大集團巡視結果的一次體現。
2022年2月,中央第五巡視組對光大集團巡視的反饋意見指出,光大集團部分直管企業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屢禁不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比較突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隱患存在差距,內部治理體系有短板等問題。
4月20日,光大證券對媒體公開表示,根據中央巡視反饋意見,光大證券黨委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不堅決、不徹底,存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費用管理執行不嚴等問題。因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閆峻同志,黨委副書記、監事長劉濟平同志受到責任追究。目前,公司其他高級管理人員未有變化,公司經營管理情況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