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
創新 + 開放 + 服務
特色園區高質量發展的界首方案
歲末年初,阜陽界首高新區內一派繁忙景象。總投資12億元的年產20萬噸再生精鉛冶煉深加工項目一期順利點火。“電池大佬”駱駝集團落子界首,讓不足3平方公里的田營科技園聚集了天能、南都、駱駝3家知名上市企業。
總投資30億元再生資源提檔升級項目——年產6GWH新能源鋰電池生產項目建設快馬加鞭。4個月後,知名共享電動自行車將用上“界首動力”。600公里外的上海市楊浦區,安徽省在長三角地區設立的首個離岸科創中心——界首(上海)離岸科創中心又迎來新一波客人……創新賦能、集聚優化、開放融通、服務護航……近年來,阜陽界首高新區圍繞特色產業持續發力,整體實力、發展水平不斷攀升,連續4年躋身全省“前十”,國家高新區創建步履鏗鏘。
皖西北縣級城市園區發展“蝶變”,為特色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方案。
創新賦能
日前,2020年度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公佈,阜陽18家企業入選,其中,落户界首的企業佔了半壁江山。此前公佈的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中,天能電池集團(安徽)入選,填補了阜陽空白,也是全國鉛蓄電池行業唯一上榜企業。
“缺乏科技創新資源、重大產業基礎、科技人才優勢和科技金融支撐”的界首市,還有不少產業領域的創新填補了阜陽空白。
近年來,阜陽界首高新區堅持創新賦能發展,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驅動力,創新體制機制,加大扶持引導力度,全方位推動創新發展。
“科技創新奠定了界首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也是界首實現彎道超越的最現實選擇。”市政協副主席、界首市委書記徐會東表示,為此,界首市委市政府提出“界首即高新區”理念,把科技創新放在更高、更全局的高度去思考,明確兩點共識:科技創新的獎勵資金不受預算約束,上不封頂;對企業的科技創新獎勵不與企業的貢獻掛鈎。
政策牽引下,阜陽界首高新區形成了“創新無處不在,創新人人可為”的局面、“逢先必爭”的氛圍,產業創新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累計建設70家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台,6家省級以上公共服務平台;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科研院所開展戰略合作,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10支,簽署產學研協議400餘項,凝聚高端技術開發人才300餘名。
擁有資源循環利用領域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後工作站5家,先後主導及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0項、行業標準13項。累計獲批授權專利1276項、省級重大科技專項項目23個、科技進步獎17項。
創新賦能,產業體量不斷壯大。至2020年底,界首規上工業企業332家,實現產值693.5億元。其中循環經濟產業規上工業企業155家,實現產值505.5億元;擁有產值超億元企業129家、超10億元9家、超50億元2家、超百億元1家。
1個月前,總投資12餘億元的年產20萬噸再生精鉛冶煉深加工項目及400萬KVAh蓄電池項目一期正式點火生產,全部達產後,能形成年產20萬噸再生精鉛和3.3萬噸試劑硫酸的規模,年產值將超40億元,這將進一步壯大阜陽界首高新區再生資源產業規模。
地上無山、地下無礦的界首市依託“垃圾的資源化”,用一個個大體量的項目持續壯大着特色產業規模,逐步打響了再生資源的全國品牌。
“我們始終堅持經濟發展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經濟集羣化,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不斷壯大再生資源特色產業規模。”界首市市長何逢陽表示。
以專業特色園區建設為方向,阜陽界首高新區打造了5個主導產業鮮明、高新技術企業集聚的科技園。其中田營科技園年回收加工廢舊蓄電池170萬噸、生產蓄電池極板8500萬套、電池6000萬隻,分別約佔全國的1/3、1/4和1/5,是全國最大的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專業園區。光武科技園年回收利用廢塑料180萬噸,生產改性塑料顆粒150萬噸、生產化纖產品20萬噸,是全國最大再生塑料改性顆粒生產基地、產業鏈最長的再生化纖基地。西城科技園年循環利用鋁材30萬噸,是全國第二大鋁材回收加工基地。
再生資源特色產業產值佔界首市工業產值的72%以上,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填補皖北空白,全省首批縣域特色產業集羣(基地)成效評估得第一,界首市工程塑料產業獲批省第五批重大新興產業工程實現阜陽“零”突破……説起再生資源產業集聚發展的亮點,阜陽界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曹偉如數家珍。
產業集聚的同時,界首市特色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通過高值化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買原料、賣原料的低端發展方式,實現了進來一隻舊電瓶,出去一隻新電瓶,並向鋰電池等儲能新能源領域進軍;進來廢鋁,出去鋁型材、彩鋁板;進來廢塑料,出去短纖、長纖、大型管材的發展格局,產業鏈條已基本形成。”曹偉介紹。
開放融通
最近一段時間,上海森加自動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賀雙喜成了界首(上海)離岸科創中心的“常客”,公司與加拿大安凱爾科技聯合孵化的水質分析儀組裝生產基地項目已落户界首。
“以離岸科創中心為平台,聚集長三角等地區創新要素和資源,推動科技創新和項目孵化,並將這些成果嫁接到界首,實現‘借梯登高’。”曹偉表示,1年多來,界首(上海)離岸科創中心運營穩健,已成為開放合作的窗口、資源整合的平台、溝通交流的橋樑、離岸孵化的基地。
着眼於搶抓“融入長三角”戰略機遇,精準對接長三角地區科創資源,2019年12月,界首市在上海市設立我省首個由政府在長三角設立的科創“飛地”——界首(上海)離岸科創中心。
“掛牌後,阜陽界首高新區抽調精兵組織專班駐守,以離岸科創中心為平台,推動新科技、新產業從上海向界首流動、在界首落地。”界首(上海)離岸科創中心主任張濤介紹,目前,中心已入駐企業16家,新註冊成立異地孵化企業3家,孵化成型項目4個。
作為“融入長三角高鐵全覆蓋”阜陽市情推介暨招商懇談會上籤約的項目,安徽奧邦塑膠項目目前進展順利。總部位於鄭州新澳塑膠斥資6億元在界首打造新項目,是界首開放融通發展新成果。
説起投資界首動因,奧邦塑膠相關負責人説,除產業發展基礎之外,他們還看中了界首在承接長三角區域產業和創新要素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橋頭堡”優勢。
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阜陽界首高新區引導有意願、有實力的企業走出界首、走向全國、邁向世界。目前,由田營科技園企業投資興建的非洲鉛酸電池回收生產基地項目正穩步推進。阜陽界首高新區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我們將更加積極推動開放發展,積極融入長三角,聚焦經濟發達、改革工作先行地區,強化溝通、交流、合作,幫助更多企業對接資源、機會。”曹偉介紹,將繼續以企業為主體,持續推深做實離岸科創中心建設,加速籌建北京、南京、深圳、合肥離岸科創中心,並着手謀劃建設海外科創飛地。
服務護航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企業高層個人情況影響,位於阜陽界首高新區的某企業近日“麻煩”不斷。
穩企業就是穩就業、保民生。界首市委市政府和高新區管委會及時跟進,多措穩定生產的同時,多次往返廈門等地,積極協調,並聯繫了台灣、美國客商,對接注資盤活。目前,企業正穩步復甦。
“要不是政府和園區多方協調奔走,我們很難渡過這次難關。”該企業負責同志表示,他們一定將這種關懷幫助轉化為發展動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藉機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業務擴張和出口受阻造成資金鍊斷裂,管委會果斷出手多方融資;用地用電用水遭遇“攔路虎”,管委會及時出面協調解決;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物資緊缺,管委會主動聯繫採購,甚至於企業家的家庭生活,管委會也都記在心上。
“多幹雪中送炭的工作,少做錦上添花的事情。”曹偉介紹,優良的營商環境既是吸引力、競爭力,也是創造力、驅動力,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體現出高新區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特別是2019年以來,阜陽界首高新區始終堅持“支持不指導、幫忙不添亂,企業需要時立馬出現、企業不需要時遠在天邊”等理念,持續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出實招、放大招,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推動“放管服”改革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開展,進一步厚植了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針對羣眾關注的難點、堵點問題,阜陽界首高新區全面實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精簡優化審批環節,實現了“一枚印章管審批”“拿地即開工”“不見面審批”,工業項目1天辦結,其他項目40天內辦結,一證到手,六證齊發,企業登記實行線上“秒批秒辦”,將審批的流程、時間縮短,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引領,打造了線上“企業需求指揮調度平台”、線下“三專”服務平台,為企業和政府提供需求報送及統計分析服務,涵蓋政策發佈、企業訴求管理、服務專班等方面內容,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得到了企業的一致好評與高度認可。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優良的營商環境打造了招商引資“強磁場”。統計顯示,阜陽界首高新區2019年招商落地項目36個,總投資68.76億元。2020年落地項目37個,總投資95.05億元。5個科技園2021年計劃開工建設項目25個,總投資46.62億元,為阜陽界首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積蓄了澎湃動能。
(徐風光)
來源:阜陽日報
值班編輯:刁偉華
審核:劉芳監製:孫濤
主辦:界首市融媒體中心
特約法律顧問:安徽儒言律師事務所 郭偉羣 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