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醫療器械板塊繼續回調0.37%。自從8月以來,醫療器械板塊在前期的大漲之後總體回調14.45%,而個股也走向分化。
如果拉長兩年維度來看,這可能是醫療器械板塊的一次技術性回調。對於歷來偏好喝酒吃藥行情的中國股市而言,藥的概念正從醫藥製造向醫療器械的方向延展。
事實上,醫療器械行業不僅代表着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盈利,還承擔着從重大疾病口中“奪人”的重任。如果説生命是一場時間與技術的賽跑,那麼醫療器械行業就是一場關乎生命的超級賽道。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短期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有所回調,但在醫療器械回調的這三個月,邁瑞醫療股價僅回調2%。
事實上,在過去兩年醫療器械板塊累計大漲189%之後,機構對此產生短期分歧,帶來短暫的回調完全可以理解。但當我們覆盤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的增長格局維度,我們會看到依然會是“中國風景這邊獨好”。
在醫療器械這個超級賽道中,自2016年以來,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走向平穩,增長率在5%上下,各大巨頭增長乏力。反觀國內意氣風發,同比增長在15%以上,未來5至10年仍有不錯的增長預期。可以説,全球醫療器械的發展看中國。這也將加速中國醫械行業龍頭的崛起,乃至加速中國醫械行業龍頭在全球PK賽中的崛起。
全球進入平穩期:乏力的巨頭
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乏力,醫械行業卻能保持穩健增長。
作為行業風向標,市場規模有着重要的參考意義。根據艾媒諮詢的報告,在過去的2019年,全球醫械行業規模達到451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33%。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4774億美元,進入穩步發展階段。
這一預計是有依據的。自2016年以來,全球醫械市場規模不斷增加,同比增長率都在5%上下波動。在全球市場中,美國佔據全球最大的市場份額,佔比在40%以上,中國佔18%左右,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全球市場平穩發展,國際巨頭進入增長乏力的瓶頸期。比如全球第一的美敦力,營收從2017年的297億增長到2019年的305億元,累計增長僅有2.7%,複合增長極低。再比如排名前2-4的強生、飛利浦、GE醫療,2019年的增長分別僅有1.9%、6.5%、3.1%。
從2019年排名前10的其他公司來看,其中也有增速較為迅猛的巨頭,但波動幅度較大。縱觀歷年的醫械前10公司,除了美敦力、強生、飛利浦等長期霸榜,其他巨頭排名並不穩固,呈現“上躥下跳”的特徵,因此大幅增長案例參考價值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醫械巨頭增長乏力,並不意味着其在醫械市場的統治力下降。2017年的一組數據表明,全球前10大醫械公司佔據37%的市場份額,前30佔據63%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程度相當高。
醫械巨頭們的統治力仍在加強,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一組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醫療器械20強累計研發投入3.4億美元,佔營收比例平均為4.51%。而當年,美敦力一家企業研發費用就有22億美元,佔營收比例7.7%。
投入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實力的差距。目前,國內中高端醫械設備中,CT機、超聲波儀器、檢測儀器、磁共振設備、心電圖機、中高檔監視儀、高檔生理記錄儀等進口比例佔據了大約80%-90%。同時,高端醫療器械產品市場中,大約70%由外資佔領。
這説明一個道理,全球醫械市場平穩增長,任何國家的企業也不會坐享其成。想要趕超增長乏力的國際巨頭,既需要本國政策東風,還需要企業自身科技研發硬實力。從這兩方面來看,中國市場最有機會培養出世界巨頭。
未來看中國:增長空間多大?
自2015年起,中國醫械市場規模逐漸擴大。2019年,中國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8.5%至6285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7341億元,增速高達16.8%。從增長數據上看,中國醫械市場確有“風景這邊更好”的意味。
中國醫械市場的增長不是曇花一現。有機構預測,國內醫械市場在2022年有望破萬億元。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東風的推動,以及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提升。
政策方面,十三五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國製造2025、“十三五”衞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等,紛紛提出要大力推動醫療器械發展,具體要推動品質提升、減少進口依賴、降低醫療成本。
醫療體制改革也推動了醫械產業的大發展,分級診療帶來的各級衞生機構醫療器械更新換代,對醫械產品提出了巨大需求。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曾判斷,國內醫療器械產業進入了“黃金十年”。
2020年的一場疫情,更是改變了大眾對醫療器械的消費觀念,醫械行業國產替代的呼聲越來越高。疫情期間,口罩、防護服等低值耗材需求激增,診斷試劑、生命監護與支持系統供不應求,我國醫械行業暴露出了高端醫療設備保障能力不足等短板。
邁瑞醫療等企業在政策引導下加班加點,對呼吸機等關鍵醫療設備的供應做了有力支撐。後疫情時代,醫械行業從中低端市場向高端市場進口替代,成為發展主旋律。中國的醫械企業也展示了比“外來和尚會念經”的實力。
目前來看,國產醫療設備已有多項突破技術壁壘,實現了進口替代,比如植入性耗材中的心血管支架、心臟封堵器、人工腦膜、骨科植入物中的創傷類及脊柱類產品等;大中型醫療設備中的監護儀、DR等。
種種跡象來看,全球醫械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中國時間”。這個趨勢依託的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崛起和科技創新的綜合實力,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格局不會發生改變。
醫療器械新龍頭與邁瑞再崛起
一個行業的大發展,一定會迎來一個龍頭的崛起。在醫療器械行業大發展的5年乃至10年過程中,一定會誕生一個龍頭。國內醫械市場的發展有全球市場的影子,即馬太效應凸顯,從羣雄逐鹿進入到“一超多強”的發展階段。
一超指的是百億營收的邁瑞醫療,多強指的是10億俱樂部的新華醫療、樂普醫療、潤達醫療、魚躍醫療、微創醫療等上市企業。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邁瑞醫療都是一騎絕塵般的存在。
具體來看,前三季度營收上,邁瑞160.6億元,是第二、三名英科醫療、振德醫療的總和,也是六、七、八名新華醫療、樂普醫療、魚躍醫療的總和。淨利潤方面,邁瑞醫療53億元超過第二名英科醫療10億元,超過三、四名華大基因、振德醫療的總和。
單從業績數據上看,邁瑞醫療是中國醫械企業扛起全球PK大旗的人。為什麼是邁瑞醫療?邁瑞醫療是否還能繼續領跑?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從1991創立開始,自主創新就是邁瑞醫療的基因。在自主研發、技術創新方面,邁瑞醫療是中國投入費用最多的醫械企業之一,也是技術專利發明最多的醫療設備企業之一。
2020年前三季度,邁瑞醫療的研發投入達到15.08億元,同比增長25.64%。在過去幾年,邁瑞醫療的整體研發投入佔比始終維持在10%左右。大手筆的研發投入,結出了累累碩果。
據悉,邁瑞醫療每年能推出10餘款新產品,平均每款新產品至少運用10項專利技術,不斷重新定義醫療質量和效率的新標準。
業內人士表示,邁瑞醫療長期注重自主研發,公司的產品不斷豐富,中高端產品不斷實現突破,有望在高端市場進口替代、基層市場擴容、民營醫院快速發展等背景下,進一步提升全球競爭力。外界這一評價和李西廷的判斷不謀而合。
疫情期間,全國醫療系統的精鋭之師齊聚武漢,李西廷認為,各大醫院的專家們在使用過邁瑞的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移動 DR 等設備之後,對於國產品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邁瑞的產品性能已經不輸於進口品牌,甚至在信息化、智能化等產品創新領域更勝一籌。
進口替代再加速,對於邁瑞醫療的整個中國醫械軍團而言,都是難得的機遇:國產品牌在擁有核心技術、與進口設備臨牀效果一致的情況下,將擁有更多同台競爭的機會,推進公平、公正、透明的採購流程,讓高品質、高性能的國產設備真正進入各大醫院。
目前,我國已啓動戰略應急物資儲備項目(含呼吸機、監護儀等)和新醫療新基建,邁瑞醫療的監護儀、呼吸機、麻醉機、化學發光、超聲等主力產品均入選優秀國產醫療器械目錄,將長期受益於國產替代。
放眼全球市場,邁瑞醫療也已經大展拳腳。自2000年國際化戰略以來,邁瑞醫療的產品遠銷190多個國家及地區,在境外超過30個國家擁有子公司,並且已成為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國領先醫療機構的長期合作伙伴。
基於醫械行業進入“黃金十年”的判斷,李西廷提出用“十年進入國際市場前20名,還要用更長的時間進入前10名”的目標。對於剛進入全球排名賽的邁瑞醫療而言,其排名第34位。而全球前20名,營收大概在100億美元,這對於邁瑞醫療意味着數倍的增長空間。
全球醫械看中國,中國醫械看邁瑞。無論是政策推動還是消費市場的促進,我們都有理由相信邁瑞醫療能不斷通過技術迭代,生產出極具性價比的高端產品,扛起中國企業全球PK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