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率這麼低,醫美機構該如何翻身?

在外人心中,醫美是公認的暴利行業,對於醫美機構的管理者而言,卻在為低迷的淨利潤髮愁,明明是朝氣蓬勃的產業,明明是前景明朗的市場,為啥整個市場的利潤率卻這麼低呢?如此低的利潤率之下,醫美機構又能做些什麼呢?
利潤率這麼低,醫美機構該如何翻身?
從行業發展來看,整個醫美產業鏈並非都是低利潤的,而是形成了一種“上游躺贏,中下游吃土”的現狀,尤其是位於醫美產業中下游的那些民營醫美機構、醫美連鎖私人診所等,負利潤的情況也並不罕見,難道真的是中下游的醫美人員不努力嗎?
此時不妨暫時跳出醫美行業,看看其他領域的發展,最具代表性的領域莫過於很多國人引以為傲的“中國製造”。誠然,我國是全球第一製造大國,工業水平傲視全球,但有不少製造企業同樣面臨着負利潤的窘況。在製造產業內,不同企業之間利潤的高低差異,主要源於這家企業的防護壁壘,技術水平越高,防護壁壘也就越高,利潤也就越高。
利潤率這麼低,醫美機構該如何翻身?
近些年,我國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因此很多擴張型的企業可以飛速崛起,由於規模效應的原因,不少企業都認為不斷擴大規模就能降低製造的成本,於是一方面不斷擴大規模,以求能夠快速達到規模效應點,通過低利潤訂單來加速規模效應的實現。而另一方面,由於缺乏自身的技術壁壘,只能通過低廉的價格來搶奪市場,不斷降低生產成本,以此獲得生存的權力。
這種規則模式與不少醫美機構的發展模式不謀而合,不過相較於製造行業而言,醫美機構為了獲取用户的關注,還需要支付非常高昂的獲客成本,將大量的資本用於廣告和營銷,再加上處於醫美行業中下游的企業機構大多數是一級資質的中小型機構,面對上游企業的醫療產品時,缺乏足夠的議價權,在醫美走向電商化時,無法與大型連鎖醫美集團進行低價抗衡,進而導致大量醫美機構利潤率很低的局面。
利潤率這麼低,醫美機構該如何翻身?
面對低利潤的情況,醫美機構能做些什麼呢?
首先是開源。不斷拓展新的渠道進行業務拓展,以此降低在廣告營銷上的高昂支出。比如有些醫美機構將推廣的重心放在了新媒體或是私域流量,而有些知名的行業機構則開啓了“全員營銷”模式,通過全員營銷、全員管理的方式,使得員工成為經營團隊新的合夥人,將營銷與員工的績效掛鈎,以此來拓展新的拓客渠道。
其次是建立品牌、搭建口碑。這些機構願意用時間來換取空間,通過提升服務品質、搭建口碑體系,以此來降低不必要的拓客成本。
最後是要做好人才的儲備整合。在市場現狀不景氣的時候,搭建起一支忠誠度更高的專業團隊,通過企業文化或者激勵體制來凝聚人心,尤其是與手術醫生羣體構建出和諧的關係,配合上宏脈軟件的管理系統,有效進行資源整合,把閒置資源利用起來,不斷尋找新的擴張機會,最終做出更具影響力的醫美品牌連鎖機構。
只追求現金流的企業是短視的,虛假的業績繁榮沒有意義。由於行業特性的限制,在面對上游的醫療供應企業的時候,很多醫美機構缺乏有力的議價能力,但通過系統化的管理、更廣闊的視角、更務實的行動,就有機會逐漸在惡性競爭的市場格局中脱穎而出,通過一點一滴的進步,改變低利潤率的不利局面。
(文章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13 字。

轉載請註明: 利潤率這麼低,醫美機構該如何翻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