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鶴唳!立媒炒作:立陶宛疑被中國海關從系統中移除,貨物無法在華清關
【環球網報道】屢屢挑釁中國後,立陶宛一些人看上去做賊心虛,風聲鶴唳。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LRT)等多家立媒和《波羅的海時報》2日消息稱,立陶宛出口商報告説,中國海關似乎已將立陶宛從其系統中移除,貨物無法在華清關。立陶宛外交部稱,正就此事與歐盟進行聯繫。
上述多家媒體均援引立陶宛新聞網站“15min”稱,一家向中國出口木材的立陶宛公司在一中國港口被拒絕卸貨。
台灣“中央社”援引該木材出口商的説法稱,在中國大陸的貿易伙伴無法為他近日抵達上海的貨物清關,因為在當地海關計算機系統內,自12月1日起就不再有“立陶宛”這個國家。這名木材出口商稱,數名中國代理商告訴他立陶宛“被刪除”的消息,而且除了上海,其他港口也有貨物無法清關的問題。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稱,立陶宛外交部也證實,立陶宛出口商在中國正面臨問題。據報道,立陶宛外交部稱:“該部已獲悉立陶宛在中國的產品可能中斷,我們正在與立陶宛公司聯繫,我們正在從中方收集有關限制的信息,我們還就歐盟層面的反應,與歐盟委員會進行了聯繫。”
近段時間以來,立陶宛方面跟隨美國“起舞”,在台灣問題上多次發表不當言論,甚至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和反覆交涉,允許台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引發中方憤怒。
針對立方這一觸碰中國底線的舉動,11月21日,中國外交部正式宣佈將中國和立陶宛的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11月25日,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館發佈通知:“因技術原因,領事業務自2021年11月25日起暫停。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中國外交部在聲明中指出,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一箇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是中國同立陶宛發展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中國政府從維護中立關係的善意出發,一再警示立方不要再做背信棄義的事情。遺憾的是,立陶宛無視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罔顧雙邊關係大局,罔顧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執意允許以台灣名義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在國際上製造惡劣先例。鑑於中立賴以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政治基礎遭到立方破壞,中國政府為了維護自己的主權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不得不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立陶宛政府必須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我們敦促立方立即糾正錯誤,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