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也不能給歐洲“解難”?美油企稱:無法為其提供額外能源
12月份的禁令即將正式生效,歐盟正在“狂買”俄石油以囤積庫存。不過,9月14日的IEA月報顯示,截至8月,相較於衝突發生前,美國與俄羅斯供應歐洲的桶裝油數量差距,正逐步從每日130萬桶降至每日4萬桶,縮減幅度接近97%。
IEA稱,隨着歐洲禁運俄油在2個多月後正式生效,美國完全有能力成為歐洲最大的原油供應國。7月份美國官方數據顯示,早在今年1~5月,由於歐洲尋找替代能源的強勁需求,美國石油最大出口地從亞洲地區手中,讓位至歐洲地區。
相較之下,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戰略正在逐步東移,這是源於美歐企圖對俄實施能源限價的影響。有專業人士指出,美歐當前的“幼稚想法”,或將造成國際油價飆升到更高位置,而這會讓歐洲的能源危機更加嚴峻。
在9月14日,美國能源企業更是給歐洲地區再來了一記“悶棍”。消息顯示,面對歐洲冬季的能源緊缺情況,美國頁岩油企業表示,他們當前已不太可能繼續增加產量。這意味着,除了當前所能供應的石油外,歐洲將不會獲得美國另外的“援助”。
數據顯示,美國石油日產量已逐步恢復至疫情前的93%,每日可生產1210萬桶。但頁岩油企業們卻宣稱,在未來一整年的時間裏,美國原油產量的增長降低於政府的預期。而且當前,他們更加喜歡用低產量為維持高油價現狀,從而由其中獲取鉅額利潤。
這樣看來,歐洲恐難有效緩解能源危機,因為他們將缺失足夠供給和低油價的支撐。早些時候,美企人士也曾借天然氣表示,美國天然氣流入歐洲並不是因為拜登的承諾,而是因為歐洲給得起更高的價錢。那麼從石油端來看,又何嘗不同呢?
文|鄭鴻傑 題|黃梓昕 審|曾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