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蔚來、小鵬、理想的意氣風發,眾人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一年的光景過去了,眼下“蔚小理”在投資市場的光芒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褪去。
近日,迴歸港股的理想和小鵬均跌破了發行價,在9月21日的港股汽車股整體回調中,理想汽車跌超6%,小鵬汽車跌超4%。近半年來,“蔚小理”三者在美股的表現也是持續迴歸理性,今年五月股價甚至一度出現腰斬。
相較之下,特斯拉雖然同在五月份出現回調,但是目前已明顯回升。近日甚至有相關機構預測,特斯拉有望在五年內達到萬億美元市值。
同為造車新勢力,同為美股新能源汽車明星標的,“蔚小理”三巨頭在千億市值泡沫破裂之後,卻似乎陷入了無力迴天的低迷。
所以,“蔚小理”的好日子到頭了嗎?
01 2020一路高歌,2021歸於平靜
對於“蔚小理”而言,2020年可以説是三者光宗耀祖的元年。
對於蔚來而言,一方面獲得70億元的戰略投資,同時也得到了合肥政府的大力支持,總部成功落户合肥。
成功續命的蔚來,這一年裏不僅銷量實現持續攀升,從月銷不足兩千輛增長至月銷七千餘量,股價更是實現了10倍級增長,從年初每股4美元的低谷,一度爆發至年末每股48美元,翻了足足11倍,全程是一路高歌,毫無疲態。
而作為後來者,理想和小鵬接連在去年7月下旬和8月下旬登陸納斯達克。所謂後來者居上,二者的初登場也算是攬盡了資本市場的目光。
理想汽車發行價每股11.5美元,開盤價達到15美元,上市當天股價大漲43.13%,市值達139.17億美元。在接下來的一年內一度大漲至每股47.7美元,超過開盤價的3倍。
小鵬更是不甘示弱,開盤即是23美元的高度,上市首日大漲41.47%,市值達150億美元,11月一度暴漲至每股74.49元,相比開盤價上漲了225.6%。
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作為一家上市不到五年的造車新勢力,去年8月蔚來市值超越了通用汽車、法拉利、寶馬、上汽等一大批傳統車企,全球上市汽車公司中排名第六,今年年初甚至一度超越大眾,登上全球車企市值季軍之位;小鵬也一度超越本田、上汽,理想汽車進入全國車企市值前五名,超過了廣汽、東風、長城等一批傳統車企。
但是正如一句粵語民諺所説,有多久風流就有多久折墮。
進入2021年,度過2月份的股價高峯之後,“蔚小理”三家的股價開始進入一段漫長的裹足不前時期。今年上半年,三者股價均持續走低,其中理想和小鵬在今年5月的芯片短缺風波中,一度回調至接近上市日開盤價。而蔚來在起起落落之間,目前回到了每股36美元低位,幾乎與今年5月的最低谷相差無幾。
而更為慘淡的是,在美股提振無望的背景下,理想小鵬接連於七八月迴歸港股上市,但是這一次股價不僅沒能再次上演去年數倍上漲的利好局面,近日更是雙雙跌破發行價。
對比之下,同為造車新勢力但位居全球車企市值頂峯的特斯拉,雖然5月也曾出現一定程度回調,但是近期已出現明顯的回升。此外近期還有機構指出,其有望在五年內突破萬億市值,馬斯克本人甚至對員工表示,特斯拉股價有望突破3000美元。
曾經光芒四射、羨煞旁人的“蔚小理”,如今終究迴歸到了平平無奇的境地。
02 泡沫撐起繁榮,在危機之下回歸理性
事實上,對於年輕氣盛的“蔚小理”超越一眾傳統車企的高市值,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其中夾雜着多少泡沫。
特斯拉2012年交付首款量產車Model S時,市值只有20億美元,到2017年銷量突破十萬的時候,市值達到576億美元,市值翻了近29倍,用了5年。這背後,除了汽車銷售,還有特斯拉的太陽能、電池等產業作為支撐 。
再看“蔚小理”,蔚來從2018年二季度開始交付,小鵬從2018年四季度開始交付,理想從2019年四季度開始交付,資歷最老的蔚來在終端市場只走過了三年,2020年年銷量達到4.3萬輛已是三者的榜首。
4.3萬輛的年銷量規模,與今年年初突破千億美元的市值顯然是不匹配的。
更關鍵的是,儘管三者今年3月份開始均實現了毛利率轉正,但是本質上,三者仍未走到盈利臨界點,尚處於虧損狀態。數據顯示,在2021年第一季度,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淨虧損分別為5.87億元、2.36億元、11.90億元。
所以,早在去年11月股價大漲開始,就有眾多業內人士指出,“蔚小理”不久將不可避免迎來一輪強力的擠泡沫過程。
而今年一輪又一輪的市場危機則成了擊破泡沫的導火索。
一方面,是2020年四季度末開始醖釀爆發的芯片短缺潮。受此影響,理想下調了2021年第三季度的車輛交付預期至24,500輛,較此前25,000至26,000輛的交付量預期減少了500至1,500輛。蔚來銷量更是在八月環比下滑26%。
其次,幾個月前蔚來汽車疑因輔助駕駛引發的惡性交通事故,使得原本引以為豪的智能座艙、輔助駕駛技術,如今反而為消費者帶來了不少的技術恐慌,引發市場的低預期。
再者,就是不得不提的新一輪造車新勢力崛起潮。今年以來百度、小米、OPPO等跨界企業接連宣佈造車,因此資本市場對於“蔚小理”的關注度自然也難免被分散,投資者期待在跨界新勢力尋找新的投資機會,在新生力量面前,“蔚小理”不再是唯一的寵兒。
2020年,泡沫撐起了高漲狂潮,到了2021年,一波接一波的危機與挑戰觸發了擠泡沫的開關,利空行情之下股價迴歸理性,一切屬於意料之內情理之中。
某種意義上説,當前的“蔚小理”,才是更加真實的“蔚小理”。
03 何以解憂,唯有擴張
那麼,曾經輝煌的“蔚小理”就只能到這了嗎?
在展望未來前,我們得先看清楚眼前的現實。
同為造車新勢力,特斯拉不僅有五十萬輛的年銷量,還有全球多國別市場的廣闊生產佈局,前景是清晰可見的。而如今的“蔚小理”,一方面未能實現盈利,另一方面銷量規模也並未能突破10萬輛。
所以,要想實現股價進一步的突破,三巨頭本質上要做的是要實現盈利以及產銷規模上的擴張。
此前,在理想港股上市的招股書中,理想預告了未來兩年的新車計劃。理想汽車正在開發配備下一代增程式電動動力系統的X平台,並預計明年發佈基於X平台打造的首款車型,尺寸將對標寶馬X7和奔馳GLS。此外,基於X平台研發的另外兩款電動SUV,將在2023年推出。
此外,今年5月還有消息指出,理想將接手北京現代第一工廠,知情人士提供的文件顯示,該工廠總投資為60億元,計劃於2023年投產,2024年工業產值達到300億元。據瞭解,該工廠成功接手後,再加上常州工廠的產能,理想汽車的產能將大漲到50萬輛,達到當前的5倍。
而蔚來方面,一方面選擇佈局歐洲市場,計劃於今年9月在挪威開啓全新ES8的交付,ET7將於明年登陸挪威市場,並計劃將“中國模式”複製到挪威;另一方面還與合肥市政府合作共建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打造智能汽車產業集羣,園區先期投入500億元,規劃整車產能每年100萬輛,電池產能每年100GWh。
而小鵬方面,對於歐洲市場,小鵬一直在努力試探,繼G3車型出海近一年後,8月下旬,首批小鵬 P7也開始出口挪威。
其次,在產能佈局上,小鵬汽車總裁顧宏地近日在一場電話會議上表示,小鵬汽車或許會考慮收購不太成功的競爭對手,以在未來擴大產能。此外,今年5月,曾有業內消息指出,從2023年到2025年,小鵬計劃推出3款新車,到2025年產品序列將達到7款左右。
由此可見,作為初創車企,也作為造車新勢力的領頭羊,“蔚小理”三者對企業發展的關鍵是有清晰認知的——相比起表面上的股價波動,長期的發展才是企業成長的根本。
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曾對外表示 “公司內部並不關心短期股價,更多考慮到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儲備足夠彈藥進入下一階段競爭”。
何小鵬在去年的內部信中也提醒員工:“要重點關注自己的事業,不要只盯着股價的短期起落。短期的經營效果會使股價急劇上揚,同樣地,也有可能導致急劇下跌。只有關注長線的收益,才能獲得個人和企業的真正成長。”
對於當前仍處於成長期,銷量尚未能突破10萬輛級別的“蔚小理”而言,過於高漲的股價未必是一件好事,反而可能帶來難以預計的泡沫危機。
所以,股價高漲固然讓人興奮,但是一味盯着股價跑沒有意義,唯有將每一個擴張的腳印落到實處,股價自然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