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羯商業評論
新氧正是各方呼喚的解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行業痼疾的破冰者。
- 作者|葛鑫
- 公眾號|摩羯商業評論(ID:Biz-News-Booth)
本文字數:3522字
閲讀時間:9分鐘
一個月以來,醫療美容行業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是在4月末,國家衞健委、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公安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在強化自我管理主體責任、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加大政府監管力度、強化社會監督等方面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
第二件,是國內唯一一家美股上市醫美公司——新氧,發佈了行業矚目的2020年Q1財報。之所以是行業矚目,不僅僅是因為新氧是賽道領頭羊,更是因為,醫美行業作為受疫情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人們都想通過新氧的Q1財報觀察疫情對行業的衝擊究竟有多大。
結果,出乎大部分人預料,新氧在2020年Q1收入1.83億元,超出公司1.6億元至1.8億元預期。這一營收數字,幾乎與2019年Q1的2.06億收入持平,新氧移動端的MAU更是達到417萬,同比增長了117%。
第一件大事,在一開始被市場解讀成了利空信號,新氧的股價也應聲下跌。然而,在經過理性分析,特別是在5月21日,人民網聯合多部門舉辦了 “健康中國人”之中國醫美自律與規範發展座談會後,劇情反轉,《通知》被行業層與資本層普遍解讀成利好信號。
參會者普遍認為,在持續增長的醫美市場中,機構超範圍經營、非法從業人員多、虛假廣告多、行業黑產多、求美者投訴多等等行業痼疾,不僅到了非“圍剿”不可的地步,而且已經初步具備了“圍剿”條件。
而這個已經初步具備的條件,就是來自於行業影響力與日俱增的新氧。
4月份,根據QuestMobile數據,新氧App的月活已經達到966萬,超過了所有中國的垂直醫療平台(而非僅超過醫美平台),其中包括已經做了十幾年的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等垂直醫療平台。
實際上,流量僅僅是新氧具備的平台優勢之一。在7年的發展歷程中,特別是在近兩年的探索中,新氧的業務形態,已經遠遠超出一個“電商平台”的概念,逐漸向內容生態平台轉型。更被看好的是,經過7年的積累,新氧已經完成了一系列防治黑醫美、黑機構、黑醫生以及網絡黑產的“新基建”以及方法論。而這正是八部位聯合發文需要的助手。
詳讀《通知》,“八部委”與“行業組織自律”這樣的組合,很明顯宣示着一個醫美行業“共治新時代”的到來。而在這個新時代裏,已經在醫美監管領域探索了7年的新氧,將擔負起重大使命。
01
冰凍三尺,亟待破解
實際上,醫美行業當下存在的諸多擦邊球、非法與黑產現象,並非一日之寒。
現行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行業內稱為“19號令”,發佈於2002年1月。其中有一些條款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比如醫療美容對身體是有損傷的,至少是皮膚級別的損傷,所以貌似應該由正規醫療機構來做。然而,中國的現實是醫療資源緊張,沒有幾家醫院願意承擔與“治病救人”無關的醫美業務,特別是像紋秀、割雙眼皮。最後都讓生活美容機構鑽了空子。
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院長郭樹忠,曾是19號令起草的參與者,他在 “健康中國人”圓桌論壇上的發言頗具代表性:
“當時認為,醫療美容應該歸醫療機構管,於是制定美好的願望——把醫生們都管上,但是真正劃歸醫療機構管理後卻是醫生們不去做紋刺,可社會的需求是巨大的,最後基本上都是生活美容在做。”
在邊界模糊之外,標準不統一也給醫美行業繼續向前發展製造了障礙。
“不但是求美者不清楚,專業的醫美從業人員也不見得很清楚,就説最簡單的顏面醫美——到底先整鼻子還是先整頜骨還是先整牙齒,一個醫生一個説法,這肯定是不對,我們一定要建立專家共識,為大眾提供更科學、更安全、更美好的結果。”
中日友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徐寶華在圓桌論壇上説。
政策層的滯後,給監管部門帶來了很大的監管難度。北京市衞健委綜合監督處處長王開斌發言説:
“從北京來看,我們2019年全市受理的非法醫療美容投訴的543件,比如通過12345還有通過我們衞生健康行政部門、信訪處,一共有543件,但是查證屬實的只有70件。違法的行為比較隱蔽,邊界比較模糊。”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特別是很多違法違規的行為是發生在線下,監管機構再勤奮,也不可能天天蹲守在醫院,即使能實現像“游擊戰”一樣治理,也只能做到事後查處,治標不治本。而在這個基本面之上,還有屬於絕對違法的行業黑產問題,更是給讓原有的監管手段鞭長莫及。
正如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會長楊蓉婭在圓桌論壇上所説:
“監管部門也不可能有那麼龐大的力量去覆蓋這麼巨大市場。所以我們希望在未來行業發展,或者説在政府部門的監管和主導的方向上,能夠更多的融入一些多元素的監管,然後擰成一股繩去做,可能對行業的推動或者拖拉作用就會更好一些。”
整個醫美行業呼喚“破冰者”的出現。
02
用科技助推行業自律,事半功倍
雖然困難重重,然而,與會者基本都認為,現在已經初步具備了“圍剿”醫美行業痼疾的條件。
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在《通知》的引領之外,出現了國內最大醫美互聯網平台——新氧的強力助推。
目前,新氧已經有近6000家認證醫美及消費醫療機構入駐供用户選擇,超過1萬多名經過資質認證的醫生入駐新氧。其中,全北京的260家醫美機構中,已經有230家入駐新氧。另一方面,新氧的起步姿勢便是內容社區,目前已經是國內最大的求美人羣聚集。
實際上,在《通知》出台之前,新氧已經自覺扛起行業領跑者重任,開啓了一系列行業治理的探索之路,總結起來,可歸結為三個方面。
第一,提高機構准入與醫師准入門檻,同時提高內容社區准入門檻,從源頭進行把關。
機構如果想入駐新氧,必須提供營業執照、執業許可證,並如實填寫證件有效期;醫生想入駐新氧,則必須提供醫師職業證、醫師資格證書及證書有效期限。新氧會對入駐的每一家機構和醫生採用“機器 人工”審核。不僅如此,新氧致力於一個開放生態的打造,目前新氧APP已開通國家衞健委查驗通道,用户可以在APP內審核醫院資質。
第二,大數據與黑科技並用,評測用户風險與機構風險,從行為軌跡進行風險控制。
無論是機構、醫師還是求美的用户,在准入之後,仍然有可能違法違規,這是由商業利益驅使可能會發生的。
針對此,科技立身的新氧設置了前中後台三層的防控層級,訂立了一個以數據分析為依託的風險識別機制。
在第一層,新氧設置了虛假賬號認證的功能。因為有一些機構會在註冊成功之後,發佈虛假信息或者把用户引導到一些不合規甚至不存在的醫療機構中購買醫美服務。在新氧,這種有風險的賬號一旦識別就禁止登陸;在第二層,是用户評價機制進行監督。只有在新氧或其他平台機構有過消費的用户,通過上傳消費憑證才能獲得評價資格;第三層,則是更嚴格的審核標準,任何有風險的情況新氧都會做初處理,比如,這個醫生如果不是中國的醫生,這個項目在韓國做的,平台會實時將信息提示給用户。
據新氧科技副總裁、新氧風控委員會委員張力明透露,截止4月24日,通過三重信息審核提供信用評級,新氧清理違規商品共計6325件,涉及商家共計2822家,醫生8559位,進一步探索醫美全鏈條的監督審核。
在用户端,截止到今年1月,新氧識別和處理虛假的美麗日記和評價有110萬條,就在5月份,新氧還處理了兩位排名靠前的社區達人。
第三,在《通知》出台之後,新氧正式開始科技能力輸出,平台價值輸出,以最大力度推動“共治新時代”的落地。
其實,早在去年9月份,新氧就已經上線了“用户風險指數”,今年又開啓了“機構風險指數”的探索,以求將平台治理經驗體系化、可輸出化。
在《通知》出台之後,新氧正在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引進了類似於金融徵信的模式,把這些信息提供給相關部門,為《通知》所要求的“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加大政府監管力度”、“強化社會監督”賦能。
“新氧的定位還是一家科技公司,我們的技術團隊和產品團隊是全公司里人最多的,佔了50%以上。”張力明説。
技術向善,充分發揮技術客觀公正的特點來參與行業自律,可能是新氧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在平台治理和行業自律中最大的誠意。
03
結語
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以下簡稱《白皮書》),數據顯示,在2019年醫美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769億元,而在2012年,整個市場規模還不到300億。
與高速增長的市場規模相伴的,則是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的12%。而在合法的醫美機構中,依然存在15%超範圍經營的現象。中整協數據也表明,醫美非法從業者人數至少在10萬以上,合規醫師僅佔行業的 28%。
對於整個醫美行業以及監管機構來説,可用8個字來形容:前途光明,任重道遠。
而《通知》的出台,無疑宣示着醫美行業即將進入到一個新時代。
在新時代的入口處,以科技立身,同時又是中國最大醫美信息平台的新氧,可能就是破解 行業痼疾的重要參與者。
【我們往期的爆款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