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碳中和來襲 地煉一體化大型園區加速佈局

財聯社(青島,記者 肖良華 )訊,在“碳達峯”,“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作為能耗大户,個體規模較小、總體規模巨大、產品相對單一的地煉企業將如何應對?卓創資訊行業分析師趙渤文表示,中國地煉看山東,從山東一系列政策和動作來看,山東省地煉將通過“上大壓小”、“油化並舉”等措施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未來煉化企業整合向着“一體化、園區化、規模集約化”發展,利用大型煉化園區的節能優勢,助力實現“3060”目標。

業內人士認為,“碳中和”目標新態勢下,預計“十四五”期間,煉化一體化將成為新建煉廠標配,細分消費需求將促使化工產品高端化不斷提速,新材料和塑料循環經濟大有可為。

產業下游方面,山東某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公司此前比較重視清潔汽油比如乙醇汽油的採購和銷售,隨着“碳達峯、碳中和”政策的落地和推進,公司會配合國家政策,優先採購山東煉化企業低碳標準的油化產品。“規模化的煉化企業在品質控制,能耗上會佔據優勢,是我們優先選擇的對象。”

加速淘汰落後產能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總碳排放量佔全球30%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家。而我國的碳排放中,石化行業約佔6-8%。趙渤文表示,要想實現“3060”目標,高耗能、工藝落後的產能將進一步出清,缺少必要減排和控制排放配套設施的產能也將面臨升級和改造。

趙渤文認為,總體上石化行業當前已經具備較高的節能減排水平,若想通過工藝改進、優化流程來進一步降低碳排放,將面臨較高升級成本。根據山東省政府此前下發的《關於加快七大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中的要求,山東省地煉將通過“上大壓小”、“油化並舉”等措施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具體措施為,分別在2022年和2025年完成煉油能力在200萬噸和500萬噸以下地煉企業煉油產能整合轉移;降低成品油收率,提高烯烴、芳烴等基礎原料和高端化工新材料的供應;企業整合向着“一體化、園區化、規模集約化”發展,大力推進裕龍島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進展,優化整合東營境內煉化資源。

同時,以東明石化及其主導的山東煉化能源集團也有意將菏澤地區煉化規模做大至2000萬噸以上,至此,山東將形成煙台、東營、菏澤三大煉化基地。

山東省煉油化工協會會長,東明石化董事局主席、總裁李湘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山東地煉將由現在的1.36億噸規模整合到未來9000萬噸/年,並按照高端化、化工型的路線發展。規模形成後,山東地方煉油要形成萬億元產業規模,相當於在目前4000多億規模的基礎上翻一番,該目標爭取在5年後完成。

2020年12月18日,山東化工專項行動辦公室發佈公示,截至11月底,經核查發現的13家200萬噸以下煉油產能企業的煉油裝置已拆除完畢。這13家企業合計煉油產能396萬噸,分佈在東營、臨沂、菏澤三市。目前省內存量地煉企業的規模均超過200萬噸/年。

2021年2月,山東省制訂實施碳排放達峯行動方案,啓動新一輪“四減四增”五年行動計劃。在調整產業結構上,加快推進地煉等行業產能淘汰或整合,同時嚴控新增產能。

一體化大型煉化園區加速佈局

2021年2月,在山東省展望“十四五”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三場上,省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李莎表示: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山東煉化行業要按照“油頭-化身-高化尾”的思路,瞄準“三苯三烯”和高技術功能化學品,向煉化產業下游延伸,不斷提升石化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她進一步指出,山東將繼續引導地煉企業實施“降油增化”改造,向精細化工領域建鏈、補鏈、延鏈,打造“油頭化身高化尾”產業新模式,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魯北高端石化產業基地。

不僅僅是山東,整個中國煉油行業正在向裝置大型化、煉化一體化、產業集羣化方向發展。公開信息顯示,目前,中國已經建成投產了近30個千萬噸級煉油基地,合計產能約佔中國煉油總產能45%左右。

業內人士認為,“十四五”期間,是煉化行業整合轉型升級期,成品油市場化進程將基本完成,化工產品高端化、綠色化發展成為新趨勢。

大煉化需要大投入,與南方實力強大的民營煉化企業不同,山東地煉的大煉化之路採取了抱團或國資民資融合的方式。

天眼查顯示,山東裕龍石化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2020年2月16日成立,註冊資本100億元,國資企業控股70%、民企參股30%。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則採取民企控股71%、國企29%,混合所有制方式運用比較嫺熟。

作為山東地煉“一哥”,東明石化牽頭,由8家地煉企業組建了山東煉化能源集團。山東煉化集團以聯盟的形式,使山東地煉企業抱團取暖,不過2020年有3家企業退出,整合力度有待觀察。

南方煉化企業多以民營力量為主,打造煉化一體化產業鏈。已投產和在建的浙石化煉化項目(一期),盛虹煉化項目,中化旭陽、中科煉化、中委廣東石化、中化泉州煉化(二期)等均為煉化一體化項目。

趙渤文認為,分散的地煉企業在能耗、維護成本等方面要高於大型煉廠。另外,地煉企業下游深加工能力發展不足,烯烴、烷烴、芳烴等深加工產品附加值低,高附加值化工產品投入不足。山東一方面通過入園做大規模,形成規模優勢,利用大型煉化園區的節能優勢,助力實現“3060”目標;另一方面加強全產業鏈佈局能力,提升競爭力,對於獲取未來的市場空間,提升市場地位至關重要。

據悉,為降低碳排放,化工行業中的塑料回收和可降解塑料等新興領域有望引領低碳化工行業的新發展。IEA預計,2017年化學原料佔石油需求約12%,到2050年佔比將達到16%。國內的金髮科技(600143,SH)、萬華化學(600309,SH)、道恩股份(002838,SZ)等都已掌握了相當的可降解塑料技術,且新增產能陸續上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25 字。

轉載請註明: 行業觀察|碳中和來襲 地煉一體化大型園區加速佈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