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消息值得關注,一艘載有澳大利亞鐵礦石的船隻上週停靠在了我國的山東日照港,並且還舉辦了剪彩儀式。中國購買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其實也沒什麼不尋常的,但是這些鐵礦石是怎麼來的卻很有意思,因為這筆交易使用的是人民幣,而不是美元。
這批值得在港口進行剪綵慶祝的鐵礦石來自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根據相關資料,負責此次鐵礦石運輸的“維多利亞”號的鐵礦石貨輪從西澳大利亞黑德蘭港口出發,在經過了兩週之後的航行後駛抵中國,而這次的剪彩儀式則是為了慶祝必拓首船“港口人民幣貿易鐵礦石”在日照港靠泊,同時向外界宣告了在大宗商品定價權方面,中國又取得了一個小小的突破。
從客觀角度來説,這次的鐵礦石交易規模其實並不大,與龐大的鐵礦石美元銷售總量相比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是卻貢獻了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一直以來,美元在全球貿易結算中都起着主導作用,但是隨着世界貨幣多元化趨勢的加速,澳大利亞現在明白,他們在與中國客户的商業合作中不能總是按照老規矩行事了,因此主動在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這可能比任何長期趨勢都更能代表當前的世界經濟偏好。
然而從2年前開始,中澳之間的貿易關係都處在十分緊張的狀態。2020年,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僅佔澳大利亞進出口總額的29%,2021年有所增長。另一方面,2020年後的這兩年中,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在與中國進行鐵礦石交易時鮮有使用人民幣結算的例子。
2020年4月,必和必拓向我國最大的鋼鐵製造商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交付了一批巴西鐵礦石,在當時完成了首筆以人民幣為支付結算貨幣的鐵礦石交易,總金額近1億元。幾乎在同一時期,寶武集團宣佈,已與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的力拓和福特斯庫金屬集團達成了類似協議。2020年,中國寶武與全球三大鐵礦石供應商都實現了鐵礦石的人民幣跨境結算。
那麼澳大利亞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又重新選擇用人民幣支付了呢?其實答案很簡單。一是因為他們離不開中國市場,二是為了平衡了美國高通脹引發的美元可能帶來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作為“世界工廠”,中國對鐵礦石等的原料需求非常大,而鐵礦石又是澳大利亞主力出口的大宗商品,因此向中國市場邁進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美元是自由浮動的貨幣,其價值是由美國經濟的表現、相對全球利率和其他市場力量決定的。很明顯,美元今年以來的強勢走強已經對世界大部分經濟體的貨幣產生了影響,包括澳元。隨着美聯儲繼續實行加息行動,預計美元將會繼續升值,對於各國以及跨國公司來説,美元作為一種兑換貨幣的成本將變得更高。
其實簡單梳理一下會發現,人民幣在今年的全球貿易支付中一直都很活躍。前有俄羅斯接受人民幣支付石油天然氣,後有第三方國印度用人民幣夠買俄羅斯進口能源,沙特阿拉伯也正考慮使用人民幣而不是美元來向我國出售部分石油。
上個月,中國人民銀行還與國際清算銀行簽署了參加人民幣流動性安排的協議,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智利的央行都是首批參與者,該計劃反映出了各國更加重視人民幣流動性的安全問題。
回到開頭,澳大利亞接受用人民幣交易鐵礦石,已經表明了澳大利亞在這場“遊戲”中的態度,澳大利亞離不開中國,任何與中國與人民幣脱鈎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同時,這也表明了美元的霸權地位正在日益降低,而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