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首席話新能源投資:明年光伏大年裝機加速,電池儲能龍頭企業將獲益,新能源發電空間巨大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12月1日上午,在國泰君安2022年資本市場雲端年會上,多位行業首席分析師探討了“結構變動下的新舊能源對話”。
受制於硅料產能釋放,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新能源首席分析師龐鈞文預計自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光伏進入環比裝機加速期,2022年將迎來光伏大年,重點關注受益硅料投放的環節、新型硅料技術顆粒硅技術等新技術方向,以及工商業屋頂和居民屋頂安裝等光伏新應用領域。
中國電池產業鏈全球領先,動力電池全球裝機前十企業中國獨佔五席。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新能源資深分析師石巖認為,電池及材料環節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走向集中,龍頭企業將獲益。
在動力電池及儲能環節,明年預計電池企業盈利能力將修復,磷酸鐵鋰出貨量有望快速上升,重點關注國內佈局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以及高鎳三元、硅碳負極等材料環節等。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電力首席分析師翟堃表示,電力改革還原商品本質屬性,電源多元化、市場電為主的格局逐漸形成。其中,火電中期仍居發電主體地位,新能源發電滲透率提升空間巨大;電氣化及新興產業發展帶動電力需求持續增長,預計十四五期間電力供需緊平衡延續。
受益硅料產能釋放,迎接2022年光伏大年
2021年光伏受制於硅料產能釋放,裝機量增長較為平穩。隨着硅料投產期的到來,2021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陸續新增25-30%的硅料產能,為2022年光伏裝機高增長打下基礎。國泰君安預計自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光伏進入環比裝機加速期。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新能源首席分析師龐鈞文重點推薦三大方向,具體如下:
第一是受益硅料投放的環節。硅料產能投放,部分耗材出貨量有望顯著增加,比如金剛線、高純石英砂等,同時組件環節格局較好,在上游壓力減輕後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第二是新技術方向。新的電池技術尤其是N型電池技術時代已經來臨,TOPCON技術憑藉出色的轉換效率、成本、良率有望率先落地。關注新型硅料技術顆粒硅技術的進展,顆粒硅的投產有可能為行業提供超預期的硅料供給。
第三是新應用領域。工商業屋頂和居民屋頂安裝光伏大勢所趨,已經形成社會共識。重點關注新型建材BIPV、工商業屋頂分佈式運營的企業、有廣大居民屋頂光伏開發渠道的企業。
電池、儲能的四大發展趨勢
汽車電動化已是全球大勢所趨。受益於國內外銷量的快速增長,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2022年有望達到1000萬輛。
中國市場方面,正式從政策驅動向消費驅動轉變,隨着眾多新車型的上市整體消費需求有望陸續釋放,整體滲透率從20年的5.5%快速上升至21年前三季度的11%,國泰君安預計2022年滲透率仍將加速推進。
歐洲在嚴苛碳排放壓力下,汽車行業加速向純電動化過渡。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新能源資深分析師石巖表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預計將從2020年的8.2%提升至2035年的100%,即從2035年起歐盟將實現汽車零排放。
美國市場方面,在一系列刺激政策有望逐步落地,整體銷量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加速追趕全球水平。
在電池產業鏈方面,中國電池產業鏈全球領先,動力電池全球裝機前十企業中國獨佔五席。石巖認為,隨着行業技術的不斷迭代、龍頭企業規模效應的逐步凸顯,電池及材料環節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走向集中。
石巖表示,展望2022年,動力電池及儲能環節有幾大趨勢值得重點關注:
第一,成本壓力疊加下游需求向好動力電池價格有望上漲,電池企業盈利能力預計將逐步修復;
第二,磷酸鐵鋰配套車型的陸續上市和儲能市場在用户側、可再生能源併網側的快速發展,磷酸鐵鋰出貨量有望快速上升;
第三,4680大圓柱電池預計將在2022年率先在海外實現裝車,國內佈局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以及高鎳三元、硅碳負極等材料環節有望受益;
第四,鋰電池隔膜、銅箔等環節在2022年仍將繼續維持緊缺狀態,產業鏈相關企業有望受益。
火電仍居主體地位,新能源發電提升空間巨大
近來 “電荒”的重現,其核心原因在於供給不足,中國已經通過集資辦電、市場主體塑造、市場化改革三個過程初步形成市場化機制。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電力首席分析師翟堃表示,2021年在“電荒”事件驅動下電力改革加速,燃煤發電、工商業用户全部進入電力市場,電價浮動區間擴大,供給問題得到解決,多省電價開啓市場化上調。電力改革還原商品本質屬性,電源多元化、市場電為主的格局逐漸形成。
在市場格局方面,火電中期仍居發電主體地位,新能源發電滲透率提升空間巨大;電氣化及新興產業發展帶動電力需求持續增長,預計十四五期間電力供需緊平衡延續。
在投資主線方面,新能源發電、火電、水電、核電均可保持關注。翟堃表示,新能源發電方面,綠電交易市場規模成長、量價齊升;火電方面,受益煤價下跌電價上漲,新能源轉型雙輪驅動;水電方面,電價增長+有裝機增長+高比例分紅;核電方面,政策積極發力,十四五核電發展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