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吉利迴歸科創板,是給汽車行業找活路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財經

汽車資本市場這幾天的故事,今年越來越精彩。

先是中國造車新勢力"三巨頭"完成了海外IPO的聚首,它們都收穫了想要募資的金額。正在輿論以為下一家新勢力要海外IPO,但不好做出新的特色吸引資本投入,處境十分艱難時,9月23日,威馬汽車放出了自己D輪融資100億元的消息,拿到了比不少公司上市募資更多的錢,讓資本的故事再一次熱上加熱。

而除了新勢力不斷的"錢錢錢"的消息之外,傳統車企裏的資本故事熱度,在吉利汽車身上。

已經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車,現在在發力搶灘成為門檻更低科創板的第一家中國車企,於是,對於普通人來説有一個問題,它為什麼要衝科創板,是為了錢,還是為了什麼?

吉利造車不賺錢?

錢錢錢,擺在如今所有車企面前的一道坎,不僅僅是那些銷量崩盤市場佔有率不斷下滑的車企面對缺錢的問題,還包括銷量優秀和銷量頭部企業。因為,時代變了。

2020年之所以被譽為汽車行業分水嶺,並不止因為新四化的轉型,也不止因為全球汽車銷量的不斷下滑,更不止因為黑天鵝事件的新冠疫情。豐田已經明確的將2020年定義為新能源元年,寶馬、大眾、福特、通用等均在2020年帶來了自己的純電動戰略車型,ICV智能汽車成為了接下來的無人能撼動的汽車發展趨勢。再加之中國擁有全球最大最有活力的汽車市場需求,加之中國全球最好的疫情控制、經濟潛力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意味着,新的汽車時代已經來了,和以往差異巨大。

而對於車企來説,它們需要更多的資金、精力、人力、物力,去迎合和領跑新的消費需求,否則就是落後。新勢力的融資如此,傳統車企的降本增效如此,吉利汽車衝擊科創板的意義也如此。

吉利造車,賺錢,衝擊科創板,則是需要更多的未來籌碼。

截止2020年6月30日,吉利控股實現營業收入368.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2.58%;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的降幅為42.68%,共計盈利23.2億元人民幣。吉利的總現金水平相比2019年底增加了5%至202.1億元;現金淨額從118億元增至126億元。從銷量層面看,今年上半年吉利控股共銷售汽車530446輛(包含領克品牌),作為對比,一汽豐田的2020年半年銷量為38萬輛、上汽大眾的半年交付量為587660輛。你會發現,吉利汽車目前的表現並不差,不論是面對豐田大眾,還是從財報的營收、現金流、盈利。

給汽車行業找活路

隨着吉利汽車距離科創板整車第一股越來越近,先看看它能拿到的好處。

1. 打通新的循環,進一步提升規避風險的能力。目前的全球形勢變化頗大,企業出海發展與融資循環的壓力更大,科創板顯然能很好的在資本規避風險方面起到作用。

2. 持續的資金獲取能力,科創板是孵化平台,目前對上市企業有明確的領域要求,其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目前登陸科創板的汽車領域公司,均為涉及氫燃料、鋰電池、智能網聯等領域的零部件企業,但目前並沒有整車生產商。

在首輪問詢答覆中,吉利已經對科創板業務作出瞭解釋,主營業務涉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裝備製造等。這背後,有大家熟知的GKUI19打造者,吉利汽車目前的智能賦能和打通者,億咖通科技,曹操出行,與戴姆勒組建出行服務合資公司,與戴姆勒共同投資德國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等,這背後還有很多案例,比如疫情伊始,吉利汽車快速推出的"健康汽車"等等。

3. 還有戰略的新發力,加速推進科技轉型,將吉利汽車整體推向科技類製造業去發展。特斯拉這樣的巨頭公司如今帶來的種種,顯然很好的能讓人理解未來的趨勢,大概是什麼。

寫在最後:

我們再説點額外的事兒,吉利汽車目前的行為,其實是對行業的一個新啓示。對於任意一家汽車企業來説,都想保持下一步的競爭力,而保持下一步競爭力,需要手握符合新消費者需求的優勢技術。於是,一切關乎新能源、智能化、自動駕駛,這背後則是AI、算法等。

而當吉利汽車真的登陸科創板之後,該加碼的中國車企,就該加快腳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