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塊深度回調,是時候抄高瓴資本的底了?
近期A股市場光伏板塊深度回調,隆基股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陽光電源(300274.SZ)等頭部光伏企業的股價跌跌不休。
特別是隆基股份、通威股份股價大幅回調後,已經逼近明星機構——高瓴資本的成本線,“去抄高瓴的底”一時成為熱門話題。那麼,投資者到底是否可以入場抄底呢?
要不要去抄高瓴資本的底?
作為光伏行業的絕對龍頭,隆基股份素有“光伏茅”之稱。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單晶硅片製造商,組件業務已躋身全球前十大組件企業行列。然而,隆基股份最近一個月股價高位回撤逾35%,市值蒸發逾1600億元。
隆基股份大幅回調後逼近高瓴成本線
隨着其股價大幅回調,明星機構——高瓴資本的浮盈也大幅縮水。
去年12月20日,隆基股份聯合創始人、重要股東李春安以70元/股的價格,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交易對價總額約為158.41億元。交易完成後,高瓴資本將成為隆基股份的第二大單一股東。
此後隆基股份一路猛漲,至今年2月18日一度達到125元,高瓴資本最高浮盈超過120億元。但隨着隆基股份股價坐了一趟“過山車”,以3月16日收盤價81.60元/股計算,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高瓴資本盈利又大幅縮水逾90億元。
除了隆基股份外,高瓴資本還以28元/股的價格入股了通威股份。經過前期大幅調整後,通威股份也回落到3月16日的收盤價31.19元,高瓴資本的浮盈也已大幅收窄。
如此驚人的回撤,也引起了很多投資者的注意,“要不要去抄高瓴的底?”一時也成了多個股票社交平台的熱門話題。
紅星資本局初步計算後發現,眼下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的股價,距離高瓴的成本線均還有10%以上差距,且整個光伏板塊的走勢並未止跌,所謂“抄底”的想法也許還要耐心等待時機。
另有市場人士認為,中小投資者是否入場抄底,還應該看看機構的意圖。
作為“機構抱團”的核心標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兩個光伏龍頭的走勢,可視為機構博弈的結果。不過近期成交回報顯示,兩家的買賣前五名大多是機構專用席位。這也意味着,機構投資者對於光伏板塊存在較大的分歧。
機構對於光伏板塊存在較大分歧
市場在擔心什麼?
近期機構抱團的光伏龍頭公司股價表現脆弱,尤其是以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陽光電源“三巨頭”為代表,已經多次出現股價殺跌的情形。此外,天合光能(688599.SH)、中環股份(002129.SZ)、晶澳科技(002459.SZ)等行業公司也同樣表現低迷。
那麼,市場究竟在擔心什麼?
有市場人士表示,近期機構抱團股殺跌是主因,也不止光伏板塊,像白酒股、鋰電池高位殺跌同樣非常典型,主要還是前期光伏板塊整體漲幅實在太大,估值已經偏離正常值太多。
紅星資本局測算,去年3月,隆基股份低點在21元左右,到今年2月的高點已經達到125元以上,較去年股價低點漲幅約5倍。
中銀證券策略研報認為,目前處於較高估值分位的前期機構抱團股票,需要時間進一步消化估值。近期的一番股價調整之後,A股光伏板塊估值明顯回落。
近期《關於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發佈,市場並不視為利好,反而認為光伏龍頭的利潤將進一步壓縮,且利潤已經觸及天花板,沒有更大的空間。
同時,多家機構也調低了隆基股份一季度業績預測,預計組件出貨量或者盈利能力不及預期,短期業績增速可能低於市場此前預期。
此外,隆基股份近期還陷入了“裁員風波”。3月初有網友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爆料,稱隆基股份下屬孫公司咸陽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發生裁員事件,原因是“廠裏沒有活兒”。有網友聲稱,其於2月23日入職,3月4日咸陽隆基便召開勸離職動員會,鼓勵員工主動離職。
隆基股份表示,所謂裁員主要受上游原輔材料階段性供應影響對產線進行調配,咸陽隆基於2月底開展人員工作安排調整,並給出調配建議,目前已經全部妥善安置。
3月15日,隆基股份再次公示公司硅片產品漲價,其中G1、M6單晶硅片報價為3.65元/片、3.75元/片,每片上漲0.1元;M10單晶硅片報價為4.56元/片,上漲0.12元/片,漲幅2.7%。
據瞭解,隆基股份再次提高硅片產品價格,主要因為上游硅料持續上漲,且單晶硅片產業鏈供應量受限,預計下游對於硅片漲價或可接受。
不過硅料、硅片持續上漲,業內也擔心下游市場是否能夠消化這一成本,甚至懷疑如果硅料和硅片價格持續走高,組件價格就不得不提高,下游電站採購量也就會減少,這樣反而可能導致市場萎縮。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責編 任志江 編輯 鄧凌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