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聯控股繼中弘股份、華業資本等“前A股公司”之後,又一家地產類公司的債務違約愈演愈烈。新華聯的控股股東新有限公司債務融資工具違約,其所持新華聯股權遭遇輪候凍結的次數正在不停增加。
11月3日,新華聯最新發布了關於公司股份被輪候凍結的公告,通過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查詢的《證券輪候凍結數據表》獲悉,從10月30日起,新華聯控股所持11.6億股股份再度遭遇期限為36個月的輪候凍結,輪候機關為山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記者梳理,其控股股東新華聯控股所持公司的股份被司法輪候凍結的次數已經高達11次。
新華聯在今晚公告中指出,“新華聯控股”質押股份數量、被凍結股份數量佔其所持公司股份數量比例均超過80%,請投資者注意相關風險。
但實際上,公開數據所給出的比例已經遠超此數據,其中新華聯控股最新未解押股權質押數量超過11.33億股,佔其持有的股份數的98%左右;而被輪候凍結的股份數量更是多次達到新華聯控股所持有公司股份的100%。
從新華聯披露情況來看,今年最早的一次輪候凍結髮生在2季度。今年4月13日,新華聯控股1524萬股遭遇輪候凍結,佔其持股的1.31%。不過,在隨後的4月29日,新華聯控股所持11.6億股股權就全部遭遇輪候凍結。在5月、6月、7月和10月,再有多次輪候凍結髮生。公司所披露的最新遭遇司法輪候凍結的次數已經達到11次。
遭遇輪候凍結,意味着只要前一凍結一經解除,登記在先的輪候凍結即自動生效,無需等到新凍結手續辦理完畢,其背後所隱藏的,則是“多個債主上門,討債輪流來”。
近年來,新華聯控股的信用風險浮出水面,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被凍結、被法院多次納入被執行人、存在不良徵信記錄等,疊加2020年以來疫情的衝擊,都在指向債券違約。不過,在今晚公告中,新華聯明確,新華聯控股債務融資工具違約後,其正在全力配合債委會聘請的中介機構開展現場盡調工作,儘快完成清產核資並制定債務化解方案,保障全體債權人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與相當比例的控股股東債務違約通常會伴隨着資金佔用等侵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情況不同,新華聯在今晚公告中明確,新華聯控股不存在非經營性資金佔用、違規擔保等侵害公司利益的情形。
此外,新華聯在公告中撇清了控股股東之間的聯繫。“本公司與新華聯控股為不同主體,具有獨立完整的業務及自主經營能力,在業務、人員、資產、機構、財務等方面與控股股東相互獨立。”“本次司法輪候凍結事項截至目前暫未對公司的持續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情況正常。”
不過記者注意到,與控股股東債務違約相呼應,新華聯的諸多財務指標也在承壓。最新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新華聯實現營收35.55億元,同比減少36.7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淨利潤虧損7.46億元,同比減少2084.44%。但業績虧損及融資不暢雙重壓力下,新華聯的短期償債壓力也不容樂觀。公開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新華聯擁有貨幣資金31.56億元,較2019年末下降了3成以上;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合計57.64億元,兩者間缺口不可謂不大。
違約之下,新華聯控股將何以“解鎖”?又會對新華聯帶來哪些影響呢?
在今晚公告中,新華聯明確,本次控股股東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輪候凍結暫未對公司的控制權產生重大影響,暫時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但若控股股東所持凍結的股份被司法處置,則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
從目前跡象來看,尋求其他資金馳援或是解鎖困局的重要出路。公開信息顯示,10月舉行的中央企業與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推介會上,新華聯集團方面就進行了項目推介,並明確表示,新華聯願與有關企業探討在控股層面和新華聯文旅層面的混改合作,熱忱歡迎各家國企和投資機構來了解新華聯、投資新華聯。不過在地產行業新生態下,能否如願找到資方,尚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