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家獲准籌建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國聯安基金股權或將再次出現變化,原控股股東國泰君安擬接手外資安聯集團的49%股權,兩家公司的一進一退,不僅反映了券商持續加碼公募業務,也反映了外資參與公募基金的形式逐漸從合資轉向獨資。
時隔六年,國泰君安擬“迎回”國聯安基金。
10月11日晚間,證監會官網顯示,關於國聯安基金的股權變動材料已被接收。
若本次交易順利完成,國聯安將由太保資產和國泰君安分別持有51%和49%的股權,並從合資公募轉變為內資公募,安聯集團將徹底退出國聯安基金,而國泰君安也將實現“一參一控一牌”。
國泰君安收購國聯安基金49%股權
近日,證監會官網顯示,關於國聯安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變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權的股東、持股不足百分之五但對公司治理有重大影響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審批》已被接收。
同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公示了國泰君安收購國聯安股權案,根據案件公示表,9月份,國泰君安與安聯集團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約定由國泰君安收購安聯集團所持有的國聯安49%的股權。
資料顯示,國泰君安與國聯安淵源頗深,作為國內首家中外合資的公募基金,國聯安最初由國泰君安、安聯集團各自持股67%和33%。2008年,國泰君安將持有的國聯安16%的股權轉讓給安聯集團後,國泰君安持有國聯安的股權比例變更為51%,安聯集團持股比例提升至49%。
此後,在“一參一控”的限制下,國泰君安意圖出售控股子公司國聯安基金股權來滿足對華安基金的控股要求。
於是,在2018年,國泰君安將國聯安基金的51%股權以10.45億元轉讓給太保資產。同年,國泰君安完成對國內公募行業“老五家”基金公司之一華安基金20%股權的受讓,2022年國泰君安歷時8年終於拿下華安基金控股權,成為了業內首家實現“一控一牌”的券商。
隨着“一參一控一牌”正式落地後,券商開展公募基金相關業務的限制逐漸放寬。目前,國泰君安可以在擁有“一牌一控”的情況下,再參股一家公募基金,所以本次收購國聯安基金或是國泰君安“一參一控一牌”的最後一環。
事實上,相對於華安基金,國聯安基金的業績並不突出。
數據顯示,2015年到2017年,國聯安淨利潤連續兩年大幅下滑,且基金管理規模不斷縮水,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國聯安基金管理總規模211.67億元,較2015年二季度末的頂峯規模626.57億元縮水66%,淨利潤相比於2015年更是直接“腰斬”。
不過,近幾年,國聯安基金依託股東方在客户、渠道、業務、投研等多方面的資源協同,實現了業績與規模的雙增。
據銀河證券統計,截至今年二季末,國聯安旗下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為1028.53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公司非貨資產管理規模為986.29億元,位居公募基金行業前1/3,相較於2022年增長了20.43%。
此外,國聯安權益類基金今年以來絕對收益率5.73%,近一年行業排名前1/4(35/165);公司固定收益類基金近一年絕對收益率2.93%,在行業中排名前1/3(44/164)。
國聯安基金的資產規模及業績持續向好疊加監管對券商公募業務的放寬,使得國聯安基金對國泰君安的吸引力大增。
國泰君安的“重心”向資管業務傾斜
近年來,國泰君安持續完善資管業務戰略佈局,目前已擁有公募基金牌照並控股持有華安基金51%股權,若上述國聯安股權事項交易完成,國泰君安將以49%的持股比例參股國聯安基金,實現“一參一控一牌”業務佈局。
如此積極的加碼公募基金業務或是因為國泰君安嚐到了佈局資管業務的“甜頭”。
從財報數據上來看,2023年上半年,國泰君安僅包含華安基金在內的投資管理業務和國際業務出現正增長,其他四大板塊業務均同比下滑,公募基金業務為國泰君安帶來明顯的業績助益。
其中,投資管理業務實現營收21億元,同比增長256%。同比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華安基金並表,華安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收18.38億元,同比增長1.21%;實現淨利潤5.17億元,同比增長1.37%。
不僅國泰君安在資管業務上獲益,從宏觀上來看,自2019年以來,資管業務就日漸成為券商日益重要的業績來源。
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上市券商分別實現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130.10億元、153.29億元,而在隨後的2020年、2021年,這一數據上升至216.18億元、268.02億元。雖然2022年受市場震盪影響較前兩年有所下降,但整體仍明顯高於2019年。
在資管業務穩健發展的同時,公募基金業務也保持持續增長。
中證協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證券公司公募基金與集合資產管理業務規模佔比大幅提升,單一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及佔比持續下降,主動管理轉型成效顯著。截至上半年末,已有13家券商或旗下資管子公司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管理公募基金(含大集合)業務規模超6400億元。
目前“排隊”申請牌照的資管子公司還包括廣發資管、興證資管、光大資管、安信資管。
對此,中金公司也表示,公募業務是券商資管業務收入的支撐,也是差異化發展的重要抓手。從盈利貢獻來看,今年上半年,上市券商參控股公募基金盈利貢獻合計為9%,其中東方證券、廣發證券旗下參控股基金公司利潤貢獻分別為36%、23%,兼具高‘含基率’及優質公募資產的券商更具差異化經營特色和長期投資價值。
外資“謀求”獨資公募牌照
本次國泰君安能“重回”國聯安基金同樣離不開安聯集團的“慷慨”轉讓。
8月24日,證監會官方發佈公告,安聯投資發起設立的安聯基金,已經獲得證監會核准設立的批覆,這家國際資本巨頭即將在中國擁有獨資的公募基金牌照,而安聯集團獨資公募牌照的獲得或直接影響了國聯安基金對安聯的“吸引力”下降。
2020年4月1日,隨着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的正式取消,直接激活了外資機構佈局中國的熱情,外資系基金公司紛紛開始籌備、審批、然後逐漸落地,在2023年實現加速落地。
目前,中國的外商獨資基金公司已達9家,分別為貝萊德、宏利、富達、路博邁、施羅德、聯博、摩根、摩根士丹利基金、安聯基金,其中有6家為外資新設公募基金,宏利、摩根、摩根士丹利基金原為中外合資公募,通過股權轉讓方式,成為外商獨資基金公司。
不過,從合資轉變為獨資,在本土略顯“稚嫩”的海外巨頭們能否念好“公募經”仍需時間檢驗。
比如,作為全球最大的資管公司之一的貝萊德集團在中國成立的貝萊德基金,設立之初就被國內市場投資者給予了較高的預期。
並且早在設立前夕,貝萊德就從廣發證券挖來湯曉東負責中國區業務,併成為後來貝萊德基金的董事長。
湯曉東不但有多年的華爾街工作經驗,還在2009年成為證監會從國際機構引入的職位最高人才,曾擔任基金部副巡視員、國際部副主任,後來又執掌國內最大公募機構華夏基金長達4年。
首家外商獨資公募的光環雖然有行業大佬加持,但絕佳的起手牌非但沒能帶來高收益預期,反而旗下權益產品大面積虧損。
而在寬基ETF的話語權被華夏、易方達統治後,貝萊德也難以在中國市場複製其在全球市場被動投資的長板優勢。
數據顯示,貝萊德成立至今發行的全部4只權益基金,成立以來回報率全部報虧。其中發行於2021年9月、首發規模高達66.8億元的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成立以來回報率為-34.7%,跑輸同期業績基準幅度達-17.6%。
淨值的跌跌不休,讓貝萊德規模持續下滑,其6只產品累計91.3億元的新發規模,截至2023年6月末僅剩53.5億元。
在同質化內卷的行業格局以及市場下行期的疊加作用下,外資獨資基金要實現“彎道超車”,不僅需要用優秀的業績和服務來證明自己,更需在“硬實力”之外做出自己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