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際關係的不確定性讓原本基於高度協作的全球芯片產業鏈備受衝擊,即使造芯不像造原子彈可以關起門來“另起爐灶”,在封閉的體系中獲取勝利的果實,但警惕“無芯可用”的危機,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真正的造芯實力。
為此,雷鋒網推出《十城造芯記》系列文章,以產業深度視角,追溯中國十座芯片城市,幫讀者還原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之路,剖析“國產芯”的真正實力。
這是雷鋒網《十城造芯記》系列文章第四篇。
第1-3篇分別是長沙《芯片“四大件”國產自主,扛大旗不靠北上深 》、合肥《打造“IC之都”,或許只需要6年 》和南京《誰是芯片晶圓廠的“基建狂魔”?》。
在中國半導體芯片產業地圖中,除了有北京、上海等靠歷史沉澱和產業經驗引領產業的龍頭城市,也有合肥、南京等通過大規模“風險投資”發展的新星。
還有想在半導體產業有一席之地的城市,前期主要靠某一類芯片廠商扎堆打下基礎,後期主要靠政策與資金扶持不斷完善產業鏈。廈門,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3月,芯思想研究院發佈了一份中國大陸城市集成電路競爭力排行榜,依據產業規模、產業支撐、市場需求、政策支持、創新能力和產業活力等六個指標對各座城市打分,其中廈門2020年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完成產值436.2億元,排名第15。
拋開電子工業時期廈門無線電的發展以及電子廠商集體崛起的經歷,對廈門半導體產業早期發展有較大促進作用的,與一個叫林秀成的商人有關。
LED“點亮”廈門半導體產業
半導體行業作為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入局者往往需要有一定的行業積累,在學界浸淫多年擁有若干專利或在業界有多年的經驗積累才能拿到一張進入半導體行業市場、創辦半導體公司的入場券。不過這一邏輯有時候並不奏效,比如對於三安集團的創始人林秀成而言亦是如此。
林秀成出生在泉州安溪,他既不是典型的半導體行業開拓者,也不是典型的福建商人。最初決定創業時,林秀成沒有選擇大多數人都選擇的服飾貿易,而是靠賣廢鋼鐵的邊角料起步。在賣鋼鐵的過程中,林秀成結識了三明鋼鐵廠的老闆,順應計劃經濟的時代背景,林秀成在高利潤的鋼鐵貿易行業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
1998年,林秀成與三明鋼鐵廠一起在安溪老家註冊了福建泉州三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五金和鋼鐵。雖然當時的鋼鐵行業利潤不錯,但林秀成並不想僅僅侷限在鋼鐵行業,他想讓三安集團擁有一些技術含量的東西。
1999年,第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在深圳舉辦,林秀成參加了這次會議,並留意到展會上展出的LED照明比傳統照明節能90%,且LED項目能夠以較少的投資換來還不錯的回報,林秀成便決定帶領三安集團轉向LED行業,成為了國內最早做LED的企業之一。
向LED轉型之後,三安集團於2004年將總部搬到了廈門,正式轉型電子行業,主營光電和LED。廈門半導體產業的種子,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開始深根發芽。
非典型的半導體企業創始人帶領非典型的半導體公司,在2003至2008年的五年時間裏,研發出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LED芯片,產品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得到應用,其LED芯片製造技術更是被列入國家“863計劃”項目,填補了國內有關LED芯片的空白。
也正是在2008年,三安光電在A股上市,上市當年年收入為2.13億元,經歷7年發展,年收入達到48.58億元,一躍成為國內LED芯片領域的龍頭,帶領廈門甚至是全國的LED行業前進。
在三安集團遷移到廈門之後,乾照光電、晶宇光電等LED芯片公司陸續在廈門紮根。相關數據顯示,到2015年,廈門LED照明全產業鏈已形成700億元的產業規模,LED外延芯片總產量佔國產總量的60%以上,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一顆小小的LED芯片,點亮了廈門的半導體產業。
從荒原到高地
如果説LED產業從無到有是廈門半導體行業發展的前奏,那麼廈門真正集中火力大力發展其半導體產業,大概在2016年前後。
2016年6月,廈門市發佈《廈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綱要》,目標到2025年全市集成電路產業產值達到1500億元,以集成電路產業支撐的信息技術產業和相關產業規模超4500億元,構建完整產業生態,成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點集聚地區之一。
同年12月,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專注半導體行業的投資、併購和資本運營,這對將要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廈門而言,是產業市場化的助力劑。
有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和專業的投資監督和加持,廈門半導體產業穩步發展,既有云天半導體等本土企業紮根,也有通富微電、士蘭微、紫光展鋭等企業與廈門合作加持。在全國陸續有不少芯片爛尾項目見報時,廈門的半導體項目無一例中途夭折,依然穩步推進。
廈門同時憑藉其與中國台灣隔海相望的地理位置優勢,在2016年之前就吸引不少台灣企業與人才前來發展,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台灣聯華電子與廈門人民政府及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的合作。
2014年,台灣聯華電子與廈門市人民政及福建省電子集團合資62億美元建設廈門第一晶圓代工廠。相關報道顯示,廈門聯芯與2016年11月正式營運與投產,能夠提供28nm POLYSION和HKMG工藝技術,且良率高達95%以上,是國內28納米良率最高的12英寸晶圓廠。
廈門聯芯發展歷程,圖片源自廈門聯芯官網
此前,雷鋒網在《誰是芯片晶圓廠“基建狂魔”? 》一文中曾分析過,台積電在南京成功落地建設晶圓廠,一舉拉動了整個半導體上下游產業鏈迅速向南京聚攏,這一效應對廈門而言同樣適用。廈門聯芯建成後,發揮集聚效應,帶動相關配條項目落户廈門火炬高新區,包括泛林半導體、KLA、ASML、應用材料等知名設備廠商配套項目,還包括星宸科技、優訊高速、智多晶電子、雲知聲等IC設計公司的落地。
目前,廈門市已經建設火炬高新區、滄海台商投資區、自貿區湖裏片區三個集成電路重點聚集區,初步形成涵蓋集成電路材料、設備、設計、製造、封測以及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此外,廈門還獲批建設“芯火”雙創基地、設立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
廈門集成電路產業幾乎是在集中的4年時間裏從“荒原”到“高地”,且在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排名中擁有不錯的名次。那麼,廈門的半導體產業接下來會向什麼方向發展?
第三代半導體蓄勢待發
2019年8月,廈門市科技局發佈《關於做大做強高科技高成長高附加值企業三年行動計劃》,首次提出“集中資源培育柔性電子、新型顯示、第三代半導體、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設計、雲服務、數字診療裝備和新型藥物、新興海洋科技等十大科技密集型未來產業”。
其中,第三代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設計屬於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點,是廈門半導體產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在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方向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魏少軍在接受《廈門日報》採訪時針對廈門發展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強鏈補鏈,通過加大對集成電路設計業的支持力度,拉動上游發展,滿足下游需求,增強產業鏈配套;二是推動省內聯動、區域合作,吸引台灣優質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來廈發展。
集成電路設計是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其因輕資產的特點,對於那些想要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且土地珍貴的一線城市來説,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因此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芯片設計能力顯著,其他城市難以與之競爭。
第三代半導體是比第一代、第二代半導體更具優勢的半導體材料,在禁帶寬度、電子遷移率以及導熱率等方面具有優良的物理學性能,應用覆蓋光電子、射頻通信等領域,隨着AI、5G通信的興起,近幾年成為我國發展的重點。
如果要打造更有特色的集成電路產業,第三代半導體更有可能成為廈門半導體的特色。
此前,國家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廈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已具有一定基礎,三安光電、乾照光電、士蘭明稼等LED龍頭企業正加速往第三代半導體轉型升級。廈門市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一方面可以豐富半導體產業的內涵和外延,另外一方面可以構建具有廈門特色的未來產業和自主知識產權,前瞻思維和戰略眼光必將讓廈門躋身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第一方陣和排頭兵。
事實上,廈門從2012年就已經搶先佈局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產業鏈。
2012年,瀚天天成在廈門建成了我國第一家提供產業化量產3英寸和4英寸碳化硅半導體外延晶片的生廠商,2014年實現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投產,成為國際上僅有的4家碳化硅外延晶片生產商之一。
之後有芯光潤澤、士蘭明鎵等公司也在廈門建設碳化硅產線,前後項目投資將近100億。
雖然國內不少地方都在佈局第三代半導體,由於氮化鎵外延原本就是LED的關鍵製程,原來的LED企業已經擁有完整且成熟的氮化硅平台,因此擁有完整LED產業鏈的廈門在發展第三代半導體上更具先天優勢。
在LED企業轉型的大潮下,廈門第三代半導體蓄勢待發。
文章參考鏈接: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0-01/05/c_1125422567.htm
https://www.dramx.com/News/cailiao-shebei/20191015-17881.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4850821497649745𝔴=spider&for;=pc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