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資本性支出超90億,2021年市佔率20.6%,中通快遞“寡頭之戰”穩了嗎?
2021年,中通快遞保住了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3月17日,中通快遞(以下簡稱“中通”)公佈了其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中通快遞2021年全年包裹量為223億件,同比增長31.1%,市場份額擴大至20.6%。
中通方面表示,其成為全球首家年業務量突破200億件的快遞企業。
圖片來源:IC photo
同時,中通2021年全年營收同比增長20.6%達304.06億元,調整後淨利潤同比增長7.8%,達人民幣49.47億元。
中通快遞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表示:“快遞行業將繼續集中整合和優化,強者愈強的競爭格局會趨於穩定,價格和質效的平衡會持續優化,規模效應的優勢必然日益凸顯。”
中通的表態,也反映了快遞行業的競爭正加速走向另一維度,伴隨着價格戰的影響減弱,為了鞏固自身的護城河,“效率”和產能成為了各方追逐的重點。
值得關注的數據是,2021財年,中通資本性支出再創新高,全年資本開支共計93億元。也是歷史上連續兩年資本開支超90億元。
中通保住這一領先位置並不容易。早在2020年二季度,中通市佔率便首次突破20%達21.5%,2020全年市佔率則為20.4%。而2021年二季度,中通的市場份額一度上升至21%。可見,對於市場份額的爭奪,是一場艱難的持久戰。
截至3月16日美股收盤,中通收盤價26.19美元,大漲19.75%,總市值211.73億美元。
全年包裹量223億件、單票價格下降僅7分 中通走出價格戰泥潭?這一年,中通在“包裹量”上維持了持續增長的態勢,領跑行業。
就第四季度而言,中通包裹量為63.43億件,較2020年同期的54.10億件增長17.2%;收入為92.17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82.57億元增長11.6%;調整後淨利潤為人民幣17.45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12.9億元增長35.2%。
據中通方面表示,第四季度核心快遞服務收入較2020年同期增長15.7%,該增長是由於包裹量同比增長17.2%及單票價格下降1.3%的綜合影響所致。貨運代理服務收入較2020年同期減少38.9%,該減少主要是由於疫情之後跨境電商需求和定價逐漸趨於常態化所致。
除了維持包裹量上的持續領先地位之外,歷數賴梅松這一年來的種種表態,可以看出中通已經立志於脱離價格戰的泥潭。
2021財年四個季度以來,中通單票價格下降幅度明顯趨緩。一季度,中通的核心快遞服務收入為56.73億元,同比增長65.2%,該增長是由於包裹量同比增長88.5%以及主要由競爭導致的單票價格下降12.4%及單件包裹重量下降的綜合影響所致。
去年二季度,中通包裹量為57.72億件,同比增長25.6%,日均業務量超過6300萬票。
自該季度開始,賴梅松正式向價格戰説“不”。賴梅松在當時表示:“本季度市場份額的小幅回落是由於我們選擇了盈利件量,不必要的低價虧損件或以利潤換取短期市場份額增長的做法既非明智也不可持續。”
此外,二季度,中通表示單票價格下降5.9%的原因是由於包裹重量下降,而一季度,中通給出單票價格下滑的原因是因為行業競爭。
而到了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中通Q3包裹量為57億件,同比增長23.3%,日均業務量超6300萬票,市場佔有率為20.8%;淨利潤提升到11.5億元。針對淨利潤的提升,中通快遞集團首席財務官顏惠萍解釋稱,這主要是由快遞單票價格下降7.2%的影響部分被7.3%單票成本的效益提升所抵消形成的。
到了2021年第四季度,據中通方面表示,單票價格下降了1.3%。綜上所述,2021財年四個季度,中通的單票價格下降幅度分別為12.4%、5.9%、7.2%和1.3%。
對此,中通快遞集團首席財務官顏惠萍表示,“競爭導致價格下降的影響在減弱,四季度單票價格下降1.3%,推動全年核心快遞業務的單票價格下降5.7%,即7分錢,其中3分是由於包裹均重的下降。”
此外,中通方面表示,2021年,得益於高運力車輛使用率提升、自動化率提高和路由規劃優化帶來的運營效率提高,在油價持續上漲的背景下,中通快遞的單票幹線運輸成本同比增長僅0.8%至0.52元,單票分揀成本較去年下降1.1%至0.30元。
具體運營數據上,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通擁有網點數量超過30400個,分揀中心99個,直接網絡合作夥伴5700餘名,幹線運輸路線約3700條,幹線車輛數量約10900輛,其中有9000餘輛為車長15至17米的高運力車型。
連續兩年資本性支出超90億一如賴梅松所言,快遞行業正在走向強者愈強,新一輪的兼併重組也洶湧而來。
3月11日,京東物流與德邦物流達成戰略合作,京東物流收購德邦股份66.49%股份;去年12月17日,百世宣佈完成國內快遞業務轉讓於J&T極兔速遞的交易。
在激烈的競爭之下,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永佔鰲頭。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經放話:未來國內的民營物流公司,只會有京東和順豐兩家活着。而也是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京東物流成為了繼順豐之後,第二家年營收破千億的物流企業。
或是為了保證自身的市場優勢地位、建立更為穩固的護城河,近年來,中通的資本性支出呈現連年上漲的態勢:2018年到2021年間,中通的資本性支出分別為40億、52億、92億和93億。
截圖自中通財報
中通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21年的全年資本開支包括土地與分撥中心建設、分撥中心設備購置、自有車輛購置、電子設備及其他。
對此,賴梅松表示:“產能和效率對於規模效應明顯的快遞業來説至關重要,我們過往的成功離不開強健的基礎網絡建設和整合度高的合作伙伴,這兩者需要我們多年的持續投資和幫扶。”
從全行業來看,擴大資本開支也早已成為普遍動作,“效率戰”或接替“價格戰”,已成為各家加碼的重點。
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報告顯示,從行業主要企業資本開支規模來看,2020年順豐以142億元位居行業第一,其次是中通的92億元、韻達的62%億元;從投資增速來看,行業主要企業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態勢,其中,順豐同比增長9.59%,中通同比增長76.18%,韻達同比增長41.90%,圓通同比增長55.19%,申通同比增長20.72%,百世同比增長5.66%。
圖表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歸根究底,能否通過資本開支構建長期壁壘,取決於中通的錢袋子是否飽滿。對此,中通方面向記者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長短期投資金額為138億元。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底,中通總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受限制現金為97.69億,去年同期為143.6億。
截圖自中通財報
此外,2021年,中通的全年開支高於經營性現金流。顏惠萍表示,中通全年資本開支共計93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同比增長45.8%,達到72億元。“我們合理預計2022年的經營性現金流將超過資本開支金額。”顏惠萍説。
值得一提的是,中通近年持續擴大自身資本性支出的同時,也在想辦法充實自己的錢袋子。
2020年9月29日,中通正式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IPO定價218港元,獲6.69倍認購,國際發售獲大幅超額認購,公司所得款項總額約98.1億港元。
去年11月,順豐控股發佈了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暨上市公告書。根據公告書,順豐控股此次定增募集資金總額約為200億元。
為了進一步奠定領先優勢,中通也在持續加碼其在生態協同方面的佈局。去年12月29日,中通快運宣佈完成超3億美元B輪融資。今年2月,經過三個月的測試運行,中通快遞旗下全球跨域即時快遞物流共享平台“快弟來了”正式上線。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30多個城市開通相關服務。2月,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通推出“快弟來了”,是快遞行業整體走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體現。
2022年,中通還會繼續加大資本性支出嗎?目前,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對於中通的未來發展規劃,賴梅松表示:“力爭在未來的5年裏,打造出綜合物流服務能力的護城河,從領先優勢走向‘絕對優勢’和‘生態優勢’。”
來源:每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