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中國人正在超越學徒心態,邁向未來

德國《斯圖加特新聞報》近日在關於中國兩會的報道中認為“中國正在規劃未來”,這雖然是對兩會將重點討論“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評價,卻有着更為豐富的解讀空間。基於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提升和抗疫鬥爭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無論是政界還是學界,擺脱學徒心態和強化自我主張的聲音正在逐漸走強,外部觀察者顯然已經深切感受到中國內心流露出的越來越充分的自信。

作為當前中國社會的一種精神現象有其歷史的成因,學徒心態的形成主要與近代以來中國的歷史命運有關。中國邁進近代的大門是以成為西方漁獵的對象為標誌的,這一點就賦予近代中國以灰暗的色彩。為了擺脱被西方列強欺侮的屈辱境地,挽救民族危亡,中國的先進分子將求索的目光投向海外,向西方學習,開展自我批判,以求迅速改變積貧積弱的悲慘面貌。學習的對象雖然有複雜的歷史轉換,先是向西方學習,然後轉向“走俄國人的路”,但學習的目的是一貫的,明確的,主要強調管用,因為救中國迫在眉睫。當然,學習的實際意義並非這一重,正如羅素所言,中國人以極大的熱情渴望學得西方的知識,不僅僅是為了富國強民,抵抗西方人的侵略,而且是由於相當多的人希望從西方文化本身學到有價值的東西。由此,基於學習態度的學徒心態不僅具有一定歷史階段的必要性,也具有廣泛的積極意義,不應對這個概念做出簡單的、抽象的、消極詞彙的判定。

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中國依然採取的是學習的態度,最初主要是學蘇聯,宣揚的是“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儘管毛澤東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道路之初就意識到蘇聯模式的弊端,做出不再走蘇聯走過的彎路的提醒並強化自主性的探索,但蘇聯模式對改革開放前中國道路的探索產生的影響無疑是極其深刻的。改革開放條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提出,進一步強化了走自己的路的決心,這個探索的過程包含着克服蘇聯模式弊端進程的歷史延續,也包含着向西方學習的重新開啓。學習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是,在西風的強勁薰陶之下,西方在物質技術領域的比較優勢在一些人內心深化固化為一種價值信仰和模式崇拜,這種將西方奉為圭臬的學徒心態作為一種社會思潮,有着歷史的傳承,並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就社會現實而言,中國的發展成就與中國的理論進展還處於一種並不相稱的狀態,中國話語的建構仍然沒有出現重大突破,中國故事的解説仍然難以達到解渴的狀態。究其原因,除了重大歷史轉折關頭思維方式往往出現滯後的情形外,學徒心態的根深蒂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這一點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尤其明顯。其典型的表現,與其説主要在於對西方價值觀念和話語體系的習慣性依賴,倒不如説是還沒有真正深入中國社會現實並展開積極的思想勞動。如果説改革開放前學徒心態主要是對待蘇聯的教條主義的話,那麼今天則主要是對待西方的教條主義。很顯然,學徒心態不真正地克服,中國故事是很難講好的。

形勢比人強。當下擺脱學徒心態的呼聲走強背後是自身力量的內在驅動,意味着對學徒心態的反思和自省的深化。歷史地看,許多具有世界意義的民族在自身的發展進程中大都經歷過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歷史轉折,在這個階段,它努力掙脱尊崇外部權威的狀態,展開自主性的建構。現在的中國正處於這個歷史轉折期。在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探索之後,中國正在對自己的實際內容展開自我總結,也正在真正獲得自己成長的方式和心態,關於百年變局和新時代中國道路的理解,重新思考中國與西方的關係無疑是一個根本要求和基本任務。

克服長期以來的學徒心態,絕不是轉向唯我獨尊,並不意味着拒絕向西方學習具有肯定性意義的文明成果,而是一種在道路探索過程中自主自立的自我確認,它所排斥的是以西方模式為藍圖和樣本的接軌心態,拒絕的是以西方價值觀念和發展模式為絕對真理評價中國道路的思維方式。更為重要的是,克服學徒心態還有一個不忘初心的問題。中國與西方不僅殊途,而且不同歸。基於自主性和超越性的統一,我們宣揚的中國特色、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不僅有通過強調特殊性做出自我正名的立意,也有社會主義的價值意藴和為人類做出較大貢獻的理想情懷。在這個意義上,只有克服學徒心態,才有講好中國故事的可能,也才能為新的文明類型的構築確立起更加堅實的思想基礎。(作者是中國社科院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4 字。

轉載請註明: 吳波:中國人正在超越學徒心態,邁向未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