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穩中求進看行業】能源轉型步伐更穩健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財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要深入推動能源革命,加快建設能源強國。這表明,我國將堅持穩中求進推進能源轉型。

今年以來,面對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我國主要新能源品種產量持續增長,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據行業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0億千瓦,佔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43.5%。

與此同時,傳統能源實現增產增供。上半年原油產量平穩增長2.4%,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10.9%,原油進口量同比下降3%,天然氣進口量同比增長23.8%。

雖然能源供應能力持續提升,但受制於全球經濟復甦不均衡,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國內電力、煤炭供需持續偏緊。部分省份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限電措施,一些能耗大户出現停工停產現象。

對於能源轉型中的突出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科學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儘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防止簡單層層分解。

對於備受關注的“原料用能”新要求,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作了解釋:“原料用能就是煤化工、石油化工。能源產品轉化為原料,並不是100%排放二氧化碳到空氣中,一般只有20%排放,80%是轉化成原料。但是燃料用能排放的都是二氧化碳,所以統計上要把它們分開計算。”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認為,會議提出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一是為了防止原料供應短缺,保障能源供應安全,二是為了穩定以原料為基礎的一系列工業品的價格,防止出現大規模通貨膨脹,更符合現階段我國能源供需特點。

盛虹集團新能源新材料戰略小組副組長白瑋表示,新政策出台將推動企業由傳統的能源消耗型向綠色新能源、高端新材料領域轉型,產業強鏈、延鏈、補鏈的作用更加顯著。

“政策明確了化工項目的能耗頂層政策,讓政府在審批項目,企業在項目籌劃方面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特別是對於行業龍頭企業來説,因政策不確定性導致的高端優質產能發展阻滯有望緩解,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新項目有望加速推進。”白瑋説。

今年以來,煤炭短缺問題備受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要充分認識到新能源在發電過程中受季節性和氣候影響巨大,煤電全天候可持續發電的特性,註定其在儲能設備無法大規模商用之前,都將承擔保證電力穩定供應的重任。”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勘察研究總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副所長杜松説。

煤炭在我國能源供給中壓艙石的作用短期內不可替代。曾鳴表示,新型電力系統最重要的兩大特徵:一是橫向多能互補,二是縱向源網荷儲協調。橫向多能互補就是指煤電要實現與風電、光伏等多種發電形式互補,優化組合。其中,煤電是用來支撐可再生能源穩定併網的調峯電源。

“雙碳”目標下,我國能源結構正在發生轉變,煤炭用於發電的比例將會逐漸減少,而這些煤炭將會逐步向高效、節能、綠色的現代煤化工產業轉移。“與燃燒發電相比,煤化工排放的二氧化碳濃度高、易回收、成本低,其中70%可實現回收,用於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未來,煤炭清潔利用類項目發展將繼續趨於理性,雙碳目標也將給產業發展帶來一定壓力,倒逼企業技術升級、智能升級。”杜松表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軼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