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儲能專題策劃|政策與成本下降推動 儲能規模化建設明年將成剛需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長沙,記者 黃路)訊,12月1日-12月3日,在長沙舉辦為期三天的首屆中國國際新型儲能技術及工程應用大會與第四屆全國電源側儲能技術應用高層研討會上,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科技信息裝備事業部總經理裴愛國認為,儲能是“3060雙碳”背景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興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支撐。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電源、電網和用户三端構成,但是未來新型電力系統將增加儲能作為第四端。

在政策方面,2021年下半年以來,在能源結構轉型加速的大背景下,國內儲能政策逐步落地,十四五期間,我國儲能產業將開啓快速增長,2021年4月下旬,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佈了《關於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對儲能發展的系列問題提出了整體思路。文件首次明確儲能產業發展目標,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3000萬千瓦(30GW)以上,為儲能行業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定下基調。儲能“產業化”發展的趨勢已不可逆,截至目前,我國已有超過20個省份發佈新能源配置儲能政策。

裴愛國表示,今年9月,國家能源局發佈了《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2021-2035年)》,《“十四五”新型儲能規劃》進行了徵求意見,預計年內發佈。這兩個規劃都是以作為單獨的規劃來發布的,這也是前所未有的,也標誌着儲能行業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過渡

“抽水蓄能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到十六五,重點實施的項目達到4.211億千瓦,中長期儲備的項目達到3.01億千瓦。截至2020年底,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超過300萬千瓦,預計2025年總需求在3000萬千瓦以上,2030年新型儲能規模將進一步增加到1.5億千瓦左右。新型儲能規劃明確提出了技術創新方向,提出着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儲能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推動成本下降、安全提升、效率提升,實現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裴愛國表示。

國網湖南電力儲能專項辦執行副主任周冠東認為,新型電力系統下,電網從電源結構、電網形態和運行特性都將帶來新的變化。從電源結構來看,新能源是強不確定性、弱可控性的,未來的電網將是交直流混聯的大電網、直流電網、微電網以及可調節負荷的能源互聯網。

“按照現有的儲能規劃規模看,佔比還是非常小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所所長張鎖江表示,化石能源是穩定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不連續能源,碳中和倒逼能源及產業技術革命,未來新型電力系統中儲能是推動能源轉型的核心關鍵技術。目前國內光伏、風電水平已經很高,但儲能水平還沒能真正滿足新型電力體系的需要。我國現在用7萬億度電,未來2060年需要15萬億度電。其測算,儲能需要達到總用電量的1/3,才是比較安全的用電範疇。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公司儲能產品總監劉石川表示,整個的產業需要儲能,是剛性需求,因為未來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對儲能這樣一個“調節器“提出了一個非常大的訴求。過去幾年其實沒有特別發揮它的作用,隨着碳中和加速能源轉型,未來將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中國20多個省發佈儲能參與調峯調頻政策,儲能從備用轉向主用,成為創造收入的資產,充放電能力成為核心訴求。光儲或風儲度電成本將最先接近或低於現有主流調峯機組。

儲能是實現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後,電力系統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的必然選擇。當儲能的效益>儲能成本時,儲能便具備了經濟效益,並且這個值越大的時候效益越大。BNEF數據研究表明,至2030年,電儲能系統的成本有望從2018年的364美元/kwh逐步下降至165美元/kwh。券商機構認為,隨着電池材料與工藝進步、循環壽命提升,儲能項目成本大幅優化,疊加峯谷電價機制調整以及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完善,經濟性將迎來明顯改觀,行業進入實質性發展。

2022年儲能項目建設將加速

儲能指的是對電能的儲存和釋放的循環過程。一位湖南從事儲能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就好比一個巨型的充電寶,可以把多餘的電暫時存儲起來,等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使用。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儲能是關鍵,今年能明顯感覺儲能項目是比往年要上得更多,明年預計會出現儲能項目集中建設的大爆發。

結合星雲電子智慧事業部副總經理顏鋒透露,2021年國內儲能產業以蓄水儲能為主體(佔比90%以上),排在第二位的電化學儲能增量比例要遠遠超過前年和去年增速,業內保守預計今年增長150%以上,僅分佈式光伏帶來的電化學儲能增量這一項,未來幾年年均複合增長率在60%以上。

據統計,截至目前超過20多個省份發佈了鼓勵或強制新能源配置儲能的政策,配置比例在5%-20%之間,時長大概在1-2個小時。以湖南為例,日前湖南省發改委發佈了《關於加快推動湖南省電化學儲能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以發展電網側獨立儲能為重點,集中規劃建設一批電網側儲能電站,力爭到2023年建成電化學儲能電站150萬千瓦/300萬千瓦時以上。風電、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應分別按照不低於裝機容量15%、5%比例(儲能時長2小時)配建儲能電站。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的新能源發電量是按5-20%配套儲能。如果儲能在商業模式更加成熟,這個規模會被進一步打開。今年有多個省份要求發電側配儲能,對於大型電力國企而言,盈利多少並不是放在首位的,很多在於政策推動,項目必須要上。而對於一些民營企業而言,會先算一筆賬,有利潤才會加大投資力度。明年再看儲能的趨勢就會更明顯了,是逐步遞升的,因為市場也是要培養的。

湖北億緯動力營銷中心總經理陳翔表示,未來儲能的應用場景非常豐富,很難説有一種技術能夠獨步天下,每一個技術都有自己適用的場景看,未來20年到30年的話,對於儲能的需求是遠遠大於現在實際行業裏面的可交付產能。

全球儲能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累計裝機容量將在2030年達到58GW/1028GWh,是2020年底17GW/34GWh規模的20倍以上,並將在2021年至2030年間吸引到2620億美元的投資。美國和中國是最大的兩個市場,在2030年底前將佔全球累計裝機容量的一半以上。招商證券認為,長期看儲能相當於十年前的新能源汽車萌芽期,中期看儲能處於政策週期向上的開始階段,短期看儲能2022年邊際向好(預計中上游價格2022年高位鬆動)。

該機構認為,儲能的確是很好的一個賽道:1、滲透率低(截止2020年底,儲能總共35.6GW,電化學儲能僅3.27GW,鋰電儲能不到3GW);2、增速又快(預計到2025年,鋰電儲能要達到36-56GW,CAGR=57%-70%);3、產業更新快、信息多、催化劑多;4、政策友好(7月23日,發佈分時電價機制,目前在議的是將儲能成本包含在電價之中,預計還有2-3個政策會陸續出台);5、投資的容錯度又很高(對短期利潤關注度沒有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