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新股發行“抱團壓價”行為,監管剛剛重磅出手!
8月13日晚間,中國證券業協會對19家網下投資者採取自律措施,其中,對1家保險公司暫停資格一個月,對1家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4家公募、4傢俬募暫停新增配售對象註冊一個月,對1家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6家公募、2傢俬募給予警示。
上交所同一天在官網公佈了5份監管警示函,分別對明汯投資、少藪派投資、誠奇資產以及平安養老保險予以監管警示的處罰,對鵬華基金則給予監管警示並採取監管談話的決定。就在前一天深交所亦發佈公告稱,聯合證券業協會對相關9家網下投資者開展專項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打新市場火爆,逐漸成為“財富盛宴”,不少新股開盤就暴漲數倍,甚至高達10倍。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今年以來,110家科創板公司上市首日的平均漲幅高達223.32%;116家創業板公司,上市首日平均上漲253.98%,不少打新機構賺的盆滿缽滿。
據券商中國記者瞭解,新股的暴漲與今年日益嚴重的“抱團壓價”有關,不少機構為了追求打新利益報價高度雷同,導致新股發行價不斷走低。
兩大交易所和中國證券業協會均表示,下一步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 方針,加大對網下投資者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維護市場化發行定價秩序。
有行業人士指出,隨着監管的重磅出手,大力整治機構的“抱團壓價”,接下來新股發行價或更趨向合理,部分新股有望走出超低價發行的“怪圈”,部分新股的上市漲幅或將收斂。
19家機構被採取自律措施,5家被公示處罰
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建立了市場化的新股發行承銷機制,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進行詢價、定價、配售,由市場供求決定價格。
然而在市場化定價的過程中,一批機構為了追求打新利益,開始“抱團壓價”、“串價”,導致新股發行價不斷走低,嚴重干擾了發行程序。
有投行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目前新股詢價階段,許多網下機構對新股基本不研究,僅參考主承銷商以及申萬研究所給的新股報價,然後重點打聽抱團價,再稍微往壓一些價,導致新股的發行價不斷走低。
“由於機構都是抱團壓價,所以很多券商研究所都放棄了發佈研究新股的報告,目前僅剩下申萬研究所還提供報價。”該投行人士表示。
針對部分科創板項目報價一致性較高的線索,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期會同上海證券交易所對19家網下機構投資者開展聯合現場檢查。
據瞭解,上交所共成立7個專項檢查小組,分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地同時開展現場檢查,中國證券業協會也共同參與了本次現場檢查。在檢查及案件處理中發現,相關網下投資者主要存在內控制度不完善、定價依據不充分、未嚴格履行定價決策程序、工作底稿未妥善保存等問題。
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部分機構合規意識淡薄,未明確通訊設備管控、關鍵環節雙崗複核等內控制度,或者存在實踐操作和內部規定“兩張皮”等現象;
二是報價信息通過口頭、微信羣消息等方式傳達交易人員,通訊設備管理不嚴格,存在較大價格泄露風險;
三是未建立有效的估值定價模型,研究報告未明確報價區間建議或者缺少參數設置的詳細説明,最終報價結果缺少充分有力的定價依據;
四是研究報告、定價決策過程及決策依據未留痕存檔,個別機構存檔備查的研究報告未在詢價結束前定稿或上傳內部系統等。
8月13日晚間,中國證券業協會對19家網下投資者採取自律措施,其中,對1家保險公司暫停資格一個月,對1家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4家公募、4傢俬募暫停新增配售對象註冊一個月,對1家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6家公募、2傢俬募給予警示。
上交所則在同一天在其官網公佈了對明汯投資、少藪派投資、誠奇資產以及平安養老保險予以監管警示的處罰;對鵬華基金則給予監管警示並採取監管談話的決定,要求其督察長、新股定價研究部分相關負責人於2021年8月19日上午10點至上交所接受監管談話,説明有關情況,並提供科創板新股詢價相關的書面自查整改報告。
據券商中國記者瞭解,明汯投資、少藪派投資、誠奇資產均是百億私募,其中明汯投資、誠奇資產是頭部量化私募,管理規模均超過300億元。
從處罰原因來看,5家被公示處罰的機構,均存在一是詢價決策不流暢,相關內部控制存在確實;二是報價結果缺少客觀研究支持與合理解釋,未能體現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理性報價。
新股首日漲幅超200%,強監管後打新收益或將收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打新已經從“無風險收益”成為了“財富盛宴”,不少新股開盤就暴漲數倍,甚至高達10倍,比如創業板上市的讀客文化首日均價漲幅達到1412.43%,科創板上市的納微科技首日均價漲幅也達到了1072.55%,不少打新機構賺的盆滿缽滿。
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科創板和創業板IPO公司共226家。從上市漲幅來看,110家科創板公司,上市首日的平均漲幅高達223.32%,其中49家公司上市首日平均漲幅超過200%,6家公司首日平均漲幅超過500%。
創業板116家公司,上市首日平均上漲253.98%,其中64家公司上市首日平均漲幅超過200%,11家上市平均漲幅超過500%。
有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新股的暴漲與今年日益嚴重的“抱團壓價”有關,網下機構為了追求打新利益“抱團壓價”,報價高度一致,導致發行價走低,市盈率與二級市場市盈率差距過大。
就發行市盈率來看,以創業板為例,截至8月13日,包括已上市和已招股的公司在內,共121家公司,扣除2家未盈利企業,119家新股的發行市盈率24.62倍,而行業市盈率為平均33.69倍。其中68家公司發行市盈率低於23倍,21家公司低於15倍,2家公司低於10倍,分別是深水規院和曉鳴股份。
上述券商投行人士指出,隨着監管的重磅出手,大力整治機構的“抱團壓價”,接下來新股發行價或更趨向合理,部分新股有望走出超低價發行的“怪圈”,部分新股的上市漲幅或將收斂。
下一步對違規“零容忍”,加強對報價機構、證券公司的監督檢查
除了上交所雷霆出手,就在前一天深交所亦發佈公告稱,再次聯合中國證券業協會對相關9家網下投資者開展專項檢查,檢查對象包括6傢俬募基金管理人、1家基金公司、1家證券公司及1家財務公司。
今年上半年,深交所聯合中國證券業協會對11家網下投資者實施專項檢查,針對檢查發現的內控制度不健全、定價依據不充分、未嚴格履行定價改價決策程序等問題,分別採取暫停資格1至3個月、下發警示函等監管措施。同期,針對日常監管發現的網下投資者改價未報備原因等其他不規範操作情形,發出監管工作函9份,談話提醒19家次。
2020年10月起,上交所已針對網下投資者報價違規問題開展3輪現場檢查,1輪監管約談,涉及機構數量近40家,就報價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的主體共採取監管措施11次,發送監管工作函近20份。
據瞭解,上交所建立了面向網下投資者的常態化監督檢查機制:
一是強化對新股報價行為進行動態監測,對行為異常的機構進行不定期約談、調研,強化監管要求;
二是持續開展對報價明細數據定期分析、排查,對報價一致性較高的投資者或行業影響力較大的投資者,開展約見談話或現場檢查,規範報價行為;
三是加強與中證協監管協作,根據各自監管職責,對網下投資者報價違規行為依法從嚴監管。
兩大交易所和中國證券業協會均表示,下一步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 方針,加大對網下投資者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維護市場化發行定價秩序。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報價機構、證券公司的監督檢查,依法從嚴處理詢價、定價過程中的違規行為。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