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金豆豆,帶給年輕人怎樣的快樂?丨週末談

  “攢錢不如買金豆豆”“小小年紀就體會到買金的快樂”……據新華視點報道,近來,購買小克重黃金產品在部分年輕人羣體中風靡。相關產品在線上線下熱銷。盯金價、蹲直播、買金豆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日常。

攢金豆豆,帶給年輕人怎樣的快樂?丨週末談

  在很多人眼中頗為“俗氣”的黃金,為何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新寵呢?這讓我想起自己半年前的買金經歷。那是三月初的一個晴天,獨自背上帆布包,騎上小黃車,到一公里外做好功課的目標銀行去買實物金條。我還記得當時最直觀的心態——急。取到號之後,我一直盯着銀行營業大廳的實時金價,不一會兒,金價就從每克420多元跨上了430元大關。當看到紙黃金略低的價格後,我的大腦又開始瘋狂轉動,盤算着買實物金是不是不划算、是不是也該入點白銀外幣什麼的。好在不久後櫃枱叫號,意念迴歸,幾根小金條收歸帆布袋,我也完成了自己的首次買金體驗。

  我的買金心態,大概能與攢金豆豆的年輕人產生不少共鳴。作為城市中的工薪一族,我們很多人都處於“有些閒錢,但又不多;有點理財意識,卻又能力精力有限”的狀態。在看過《小狗錢錢》、《投資第一課》等啓蒙讀物後,我也曾興沖沖地去做個人“資產配置”規劃,開啓攢錢計劃,瞭解股票和基金的區別,甚至還煞有介事地研究起股票蠟燭圖的各種形態。

  可是,我發現,對有些人來説極為刺激有趣的盯盤,在我看來卻是無盡的煩擾。不管是漲是跌,亦或是橫盤不動,都會讓人揪心得難受。聽朋友講到各類背離形態、週期波動規律時,我也會生理性地睏倦。可是後來想想,本來就只投入了“仨瓜倆棗”,何至於要耗費自己那麼多情緒投入呢?

  很快,我便調轉方向,把目光鎖定在更加穩定的買金上。這裏説的穩定,並不是價格的波動,而更多是預期和情緒的穩定。金價本身肯定有漲有跌,但它的波動範圍尚在我可接受的範圍內,而且自己計劃持有的邏輯是長期性的,所以不必每日苦心盯盤。半年來,看着金價穩步上漲,自己不僅避開了過山車般的投資體驗,也收穫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不知不覺中,還真實現了所謂的小幅“資產增值”。

攢金豆豆,帶給年輕人怎樣的快樂?丨週末談

  據我的觀察,如今很多年輕人的理財觀念都較為務實,也會存在一定的攢錢焦慮。這種焦慮感,可能會在年邁的父母突然生病時浮現。也有很多人需要一筆目標存款給自己帶來的安全感。

  這種務實,往往並非那種苦行僧式的“摳門”,大家更希望在維持一定生活品質、不佔用過多精力的情況下,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平日,我很喜歡在社交平台上看一些年輕人給自己的消費覆盤。每到月初,他們就會架起三腳架、手機錄屏,分享過去一個月都產生了哪些消費、做過哪些有趣的事情。如果從純粹省錢的角度來看,裏面的確有很多可以擠壓的“水分”,比如舒適的騎行褲、旅行花費、視頻會員等。但這些消費所指向的,恰恰是能給生活中帶來樂趣的部分。對此,很多年輕人都不願純粹為省錢而捨棄,他們更信奉的是“該省省、該攢攢、該花花”的生活哲學。

  就此而言,金豆豆受追捧,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一部分年輕人的理財心態:一克幾百元,每月攢上幾顆,既不會構成太大的經濟負擔,又能實現某種強制儲蓄,因此有人將之稱為“無痛攢錢法”。與銀行賬户裏冷冰冰的數字相比,“許願瓶”裏的金豆豆還寄託着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希望,黃金的增值潛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放大家的“搞錢焦慮”。再加上社交媒體上發佈的各類直觀、有趣的買金攻略,便很容易讓人心動“上頭”。

  對此,一些基本的風險提示當然是必要的,不過也無需太過擔心。年輕人在好好生活和攢錢理財之間慢慢拉扯平衡,通過翻書學習提升“財商”,從金錢的角度瞭解社會的運轉邏輯,本身就是自我成長的一部分。終有一天,每個人都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和生活之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4 字。

轉載請註明: 攢金豆豆,帶給年輕人怎樣的快樂?丨週末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