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加速佈局中國資本市場

  我國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正在進一步提升,外資金融機構紛紛佈局國內市場。日前,國內第二家外資獨資公募富達基金獲批設立,與此同時,隨着證監會相關備案事項落地,國內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證券公司也呼之欲出。業內人士指出,在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大背景下,外資機構有望長期佈局中國市場,並在財富管理、跨境投行等多領域尋求突破。記者獲悉,未來資本市場相關開放舉措還將進一步推出。

  外資機構加速佈局

  又一家外資機構謀求券商牌照獲得新進展。渣打銀行旗下渣打銀行(香港)遞交的《證券公司設立審批》日前已獲得中國證監會受理,擬設立券商目前暫命名為“渣打證券(中國)有限公司”。

  進入8月以來,外資金融機構佈局中國資本市場新動向不斷。8月6日,摩根大通宣佈,中國證監會已對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控股股東——摩根大通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受讓5家內資股東所持股權成為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唯一股東的事項准予備案。摩根大通證券(中國)也有望成為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的在華佈局已涵蓋了證券、基金、期貨三大方面。2020年6月18日,證監會批准摩根大通將其在摩根大通期貨中的持股比例由49%增至100%,摩根大通期貨正式成為中國境內首家外資獨資的期貨公司。2020年4月3日,摩根資產管理宣佈,將擬收購取得合資企業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權至100%。目前,上投摩根基金的全資控股計劃仍在進行中。若獨資計劃落地,摩根大通將成為國內第一家集齊證券、期貨、基金公司獨資控股的外資機構。

  與此同時,富達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也於8月6日正式獲批設立,這也是繼貝萊德基金之後,國內第二家獲批的外資獨資公募。此外,還有路博邁、範達、聯博、施羅德等多家外資機構仍在排隊申請公募基金牌照。

  部分外資機構業務範圍也有所擴大。此前,證監會核准高盛高華證券通過收購北京高華盛澤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從事另類投資業務(限於參與科創板、創業板跟投)。而花旗銀行(中國)則於7月29日獲准正式啓動面向中國境內公募和私募基金的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服務,成為全球五大託管行中的第一家。

  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升温

  隨着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推進,目前證券、基金、期貨三大機構的外資股比限制已全面放開,多家外資參股控股的證券、基金、期貨公司順利落地。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在已發行公募產品的基金公司中,中外合資基金公司共有44家,佔比近30%,其中共有19家外資股權佔比達到49%及以上;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數量也達到了15家,其中外資控股券商數量已增至9家。

  對於外資金融機構的持續入場,中泰證券指出,新的金融開放背景下,外資券商看重全球協同效應,會長期佈局中國市場;在戰術上,會在財富管理、跨境投行、衍生品等擅長領域尋求突破。與外資的“同台競技”會加速行業整合與集中度提升,頭部券商競爭力將持續增強。

  與此同時,國內金融機構也加速了“出海”步伐,在國際市場版圖不斷擴張。7月29日,證監會網站顯示,核准匯添富基金以自有資金出資1億元人民幣,在美國設立匯添富資產管理(美國)控股有限公司。4月25日,中銀基金的新加坡資管公司獲批設立。除此之外,還有永贏基金、前海開源基金、朱雀基金的境外子公司設立申請待批。

  此前,監管層曾多次表態,在持續推進金融開放方面堅定不移。證監會在日前舉行的發佈會上指出,中國推進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不移,金融對外開放的力度會不斷加大。下一步,將繼續推出更多務實的開放舉措,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在此背景下,不少機構表示,中國資產將長期具備吸引力。富達國際指出,展望下半年,結構性調整仍是推動後續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長期來看,A股在全球股市中依然具有吸引力。華安基金也表示,2021年企業盈利相比去年上行,全球寬鬆狀態持續;全球橫向比較來看,中國在經濟增長動力、儲備政策空間、股票性價比等多方面具備明顯的比較優勢。

  數據層面,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持續保持淨買入狀態;從上市公司二季報來看,QFII持倉總體也有所增加。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北向資金月內淨買入達145.55億元,今年以來的淨買入金額接近2500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2089億元。作為外資“聰明錢”的QFII也進一步加大對A股持倉。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記者發稿,QFII目前已現身54家上市公司,持倉數量為4.57億股,相比上期增加0.25億股;持倉總市值183.60億元,相比上期增加21.66億元。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40 字。

轉載請註明: 外資機構加速佈局中國資本市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