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印度拿出誠意公平對待中資

中印邊境對峙得到緩解,近來多家國際和印度本地媒體披露,在凍結長達9個月後,莫迪政府正計劃加快批准先前擱置的部分中國投資項目,尤其是所謂“非敏感”製造業項目。新德里開始糾偏去年那些非理性打壓中資、歧視中企的做法,有理由受到企業界肯定。但這種有選擇性放開的操作,卻又不由讓人質疑其誠意到底多少,背後謀劃多深。

莫迪政府對製造業的偏愛世人周知。此前多屆政府一直對國際社會給予的“世界辦公室”稱譽感覺甚好,積極拓展軟件業及相關服務業,以期彎道超車,實現快速發展,贏得可與中國比肩的聲譽。但印度青壯人口多,失業率居高不下,可圈可點的精英教育終究掩蓋不住大眾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尷尬現實,以至於蓬勃興起的印度軟件園更像是廣袤無際沙漠裏零星散落的綠洲,無法像製造業那樣為國家發展帶來充沛的就業崗位。而現在印度每年需新創造1000萬至1200萬勞動崗位滿足需求,迄今仍有約2.5億人屬於未就業、未受教育、未受培訓的“三非人口”。

另外,人工智能的崛起使機器可以完成更多輔助工作和後台任務,而這些恰恰是過去美歐國家出於用工成本考慮向印度外包的。這種趨勢已讓印度不少昔日的IT企業裁員,由此引發的“白領下崗”衝擊波在印度比其他國家尤甚。在巨大存量待消化的同時,2050年預計新增就業人數還可能到2.8億,新德里可謂“壓力山大”。

莫迪執政7年來沿襲當年主政地方的經驗,經濟政策重點聚焦和優先扶植製造業,大力提倡“印度製造”並期望早日實現“印度自造”,走出一條門類健全、產業獨立、就業充分、自力更生的經濟繁榮之路。莫迪越來越從中國的飛速發展中認識到,同為超大巨量人口的後發國家,無法繞開製造業而另闢蹊徑,這也是其與中國領導人第二次非正式會晤中欣然達成建立“中印製造業夥伴關係”的原因。

經過數十年努力,中國人用辛勞的汗水和勤奮的雙手打造出“世界工廠”,奠定了全球製造業大國的地位。作為鄰國,莫迪欲實現“印度製造”乃至“印度自造”離不開與中國的合作。印度從中國進口半產品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本國企業成本,提高生產效益,更能增加“印度製造”的全球競爭力。從以往印度對華出口主要集中在礦石等原材料領域,而去年明顯開始轉向鋼鐵產品和半成品,其中有機化工、塑料產品更是呈現大幅增長不難看出,印度產品的競爭力明顯得到提高。

統計資料進一步顯示,去年中印經貿關係並沒受到兩國政治關係和邊境對峙的嚴重衝擊,在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仍保持較為強勁的勢頭。即便去年中印關係降到歷史低點,兩國貿易總額仍達777億美元,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印度最大經貿夥伴。其中,印度自中國進口587億美元,超過從美國及第三大貿易伙伴阿聯酋進口的總和。儘管相比2019年的855億美元總額有所下降,但考慮到突然而至的諸多制約因素,這個數據仍有力揭示了現階段中印經濟聯繫的天然互補性。

企業的嗅覺是敏鋭的。這些年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企業加大了在印度投資設廠的力度,既是看重印度市場藴藏的巨大商機,也是受莫迪政府誓言營造公平友好營商環境的吸引。但印度政府去年出台的一系列對華強硬且無理性的經濟舉措,不僅讓不少先期耕耘印度市場的中國企業煩心,還重挫了更多潛在投資者的信心,讓越來越多中國企業不得不增強風險評估,思考該如何遠離“是非之地”。

一些自詡精明的印度政客算計着此舉可以“一箭多雕”,達到政治上懲罰中國、外交上示好美國、經濟上搶佔“後疫情時代”產業鏈更大蛋糕的多重收益。殊不知,敢於止損選擇用腳投票、不想被“割韭菜”的商家們並不傻。如果今天倒黴的是中國企業,明天遭殃的或許就會是另外一國企業。

這不由讓人想起4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1977年,執政30年的國大黨大選敗北,於是集合了幾乎所有在野黨、民族主義組織以及現今印度人民黨的前身“印度人民同盟”等組成聯合政府,而新政府上台不久就下令趕走以IBM為代表的一批國際企業,甚至以“可口可樂”拒絕公開“魔水配方”為由迫使後者撤出印度市場。由此引發的寒蟬效應,令許多美國企業好多年都不願再涉足印度市場,直至1991年印度被迫開啓經濟改革。

史可鑑今。新德里要再走上當年民族主義亢奮、趕跑外國企業的老路,甚至朝令夕改、食言而肥,不講市場規則,抖些小聰明、使點小伎倆,所謂的“印度製造”可能永遠都將只是鏡中花、水中月。要想吸引中國投資,印度就應顯示誠意,拿出實際行動,將那些歧視性政策徹底扔進廢紙堆。(錢峯,作者是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97 字。

轉載請註明: 請印度拿出誠意公平對待中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