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未提GDP硬性指標,但暗含軟性目標引領經濟發展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29日,全會《公報》正式發佈。
外界都在關注,這份《公報》的具體內容將如何指引中國實現所提出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其中,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標毫無疑問是人們最為關心的。
根據《公報》,全會提出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並未設定具體的GDP指標。不過,仔細研讀《公報》全文就會發現,剛剛落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已為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定了調,且釋放了不少重要的信號。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新華社圖)
淡化GDP,但有“雄心壯志”暗藏其中
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及全球經濟造成劇烈衝擊。2020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自2002年以來,首次未提經濟增速目標。
五年前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我國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相比之下,今年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並沒有給出量化的經濟增長指標。
但是,《公報》中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其中包括了十分引人注目的一項內容: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雖然學界和研究機構對於如何界定“中等發達國家”有所爭議,並無確切定論,且中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是一個動態的,而非固定不變的數值。但此目標已讓中國對於未來經濟發展的雄心壯志初現端倪。
根據全球一些機構的認定,中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要達到4萬至6萬美元左右;高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要達到8萬美元左右;而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算是步入到發達國家行列的“最低標準”。如今,全球有約30個國家的人均GDP超2萬美元。
若按照15年後中國人均GDP要從如今的1萬美元增長至2萬美元左右的算法,華僑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謝棟銘在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採訪時分析稱,據此推算,中國整體的GDP也要在15年內翻一倍。
“這其實也是一個目標,只是沒有把它當做硬性指標,而是作為軟性參考指引經濟發展。”謝棟銘説道。
而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稱,這一目標意味着在未來15年內,我國的人均GDP要上升到約相當於最發達國家人均GDP50%左右的位置。
9月23日,工作人員在位於重慶萬州的長安跨越智能化生產車間內作業。(新華社圖)
對於許多外媒所關心的中國經濟增速問題,在10月30日上午舉行的首次中共中央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寧吉喆作出了回答。
寧吉喆表示,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十四五”時期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經濟增長的潛力。下一步,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五中全會的精神,認真做好制定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有關工作,根據“十四五”規劃《建議》確定的大方向、大戰略,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量化目標和具體指標,推動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目標有雄心、有難度、也有能力實現
對於這一目標的看法,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向《聯合早報》表示,在當前的國際逆風環境之下,想要實現這個目標難度是不小的。不過,他也認為,這一目標十分具有雄心。
“隨着中國經濟走向成熟,未來難以維持原來兩位數的增幅,再加上未來中美兩國必定是摩擦多於合作,其他西方經濟體也可能加大對中國的圍堵,中國未來15年的發展之路會走得非常坎坷。設立這個目標是很有野心的。”
而《每日經濟新聞》則引述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顏色的分析稱,從經濟發展的態勢看,只要我國能在未來五年內保持5%至5.5%的經濟增速,在未來15年內保持4%至5.5%的增速水平,那麼到2035年這一目標就能實現。
事實上,在實現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遠景目標征途中,我國已具備了良好的開局和基礎。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10月19日消息,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沖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的情況下,今年三季度,我國GDP比上年同期增長4.9%;前三季度GDP為722786億元,同比增長0.7%,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中國也由此成為當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17日對外公佈的數據,2019年全年我國GDP為99.086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台階。
2019年,中國(不計港澳台)有14座城市跨過了人均GDP2萬美元這一門檻,覆蓋超1.4億人口。其中,排名居首的深圳,人均GDP正向3萬美元邁進,其他不少地區的人均GDP也已超過2.5萬美元。
然而,我國目前雖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但由於人口眾多,人均GDP也因此會被拉低。和很多發達國家人均GDP相比,我國還存在一些差距,不過近年來這種差距正不斷被縮小。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顏色指出,在未來15年內實現4%至5.5%的經濟增速並非易事。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我們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上下功夫。全要素生產率如果能夠持續保持在2%以上,當前設定的人均GDP增長目標就可以實現。
釋放信號: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逆風前行
為實現人均GDP的增長目標,下一時期的發展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此次十九屆五中全會,為中國下階段經濟定下了“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基調。
一些專家和學者認為,五中全會釋放出中國不會因外界逆風而放慢發展步伐的信號,也明確科技創新將在驅動未來經濟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
全會《公報》中多次提及“創新”和“科技”等字眼,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並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在“2035年遠景目標”中還提到,到2035年時,我國要實現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華僑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謝棟銘指出,科技創新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提升,與當前國內外局勢都處在轉折點有關。如今中國在外經受保護主義抬頭的逆風,在內面對人口紅利即將耗盡、社會步入老齡化的風險,這要求中國改變現有發展模式,靠科技創新驅動下一輪經濟增長。
此外,全會提出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全會還要求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同時,也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貿易創新發展。
10月16日,在第128屆網上廣交會的線下雙循環貿易促進活動上,企業代表和採購代表洽談業務。(新華社圖)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對此認為,中國其實一直都在以雙循環模式發展,此次全會也展現出中國不希望與外界脱鈎,而是要繼續對外開放,與世界聯通。
“在當前的國際變局下,雙循環更像是一種防禦型表述。這是在告訴外界,中國已做好兩手準備,在必要時可以減少對國際的依賴,通過國內市場維持增長。如果中美之間衝突加劇,未來中國可能會變得更加內卷化,只與周邊國家保持貿易往來。”陳波説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30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 有記者提問:中國提出了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請問這是不是為了應對國際的壓力?在“十四五”期間以及到2035年,中國是不是會把更多重點放在發展國內循環上,對外開放的地位會不會因此而下降?
對於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代表中共中央作出瞭解讀。
10月3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答記者問。(新華社圖)
韓文秀介紹稱,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傳統的國際經濟循環明顯弱化,甚至是受阻。在這種情況下,強化國內經濟大循環,有利於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也有利於帶動國際經濟循環,實現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相互促進。
他還特別指出,新發展格局強調的是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國內經濟的單循環。國內循環也是建立在國內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大循環,不是每個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環,不是説層層要搞省內循環、市內循環、縣內循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