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話短説,券商估值在歷史極低值附近,這反應了投資者信心差不多處於底部。
現象:券商行業的平均市淨率處於1附近甚至部分券商小於1的時候(中信證券市淨率在1.3左右的時候)就大概在券商估值在歷史極低值附近。因為本質上券商大多業務相關的資產都是流動性資產,這類資產變現相對容易,同時券商不少業務還是靠資本賺錢的,所以淨資產很能反應問題。
下圖以行業大哥中信證券為例,可以明顯看出,券商PB走勢和行情高度相關,但是其底部相比指數卻更為平緩。證星研究院將之作為市場情緒的晴雨表,當券商PB達到3的時候説明市場情緒極度亢奮需要控制倉位,而券商PB達到1(中信證券到達1.3)的時候説明市場情緒極度悲觀,需要逆向思考機會。
我們可以看到在14年流動性寬鬆疊加政策利好的啓動點,中信證券的PB在1.3左右;18年股權質押風險的時候,中信證券的PB也在1.3左右,當前中信證券的PB又到了1.26左右。當然,15年9月和16年熔斷後也差不多這個PB。
大家可以結合看看13年7月、18年12月1日時候,滬深300的點位。
行業PB走勢如圖:
不難看出至少行業的靜態估值是處於歷史偏低區域的。
券商賺什麼錢,決定了PB的有效性
券商都可以看PB決定買賣嗎?
並不是。
簡單説來券商有兩大類業務存在不同的估值方式:
1、用別人的錢賺錢
以經紀業務、投行、資產管理為主,為客户提供買賣股票服務、為客户提供融資中介服務、為客户提供理財服務。這類業務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看天吃飯,週期性明顯,股票市場火熱的時候賺得多,ROE也高,這類業務不怎麼看資本金,所以這類業務佔比高的公司PB應該很高。比較典型的是中信建投,他大量做這類輕資產業務,所以市場定價PB普遍偏高。換句話説,這類業務其實不怎麼看PB,主要看週期平均利潤。可以按週期股的方式正常估值。如果碰到資本市場低迷、大部分公司靜態估值很低、同時這券商這部分業務也給很低的靜態PE,那就可能出現一定的安全邊際了。本質上如果能做出差異化,這些業務都能提供不錯的現金流,ROE並不低。
不過用別人的錢賺錢的業務也分好壞,主要看服務能否做出差異化,做出差異化的才能保持長期相對競爭對手更高的ROE。經紀業務這種為客户提供買賣服務的業務同質化嚴重,券商佣金已經一降再降。資產管理業務其實不錯,但由於我國的投資者結構,雖然比經紀業務好一些,但也會根據基金市值的漲跌增減管理費。需要提一嘴,東方財富的基金代銷業務的差異化還不錯。
2、用自己的錢賺錢
本質上更看PB的券商就屬於這類用自己的錢賺錢業務佔比高的。典型的業務有:融資融券業務,就是用自己的錢借用户炒股。。。。融資利率其實就6%-7%左右,銀行可以用客户的存款去借錢,券商呢?為了要兜底對券商還有資本金要求,所以不融資券商搞個啥借錢業務?融資業務很看自己的資本體量,所以看PB。融券業務相對好一點,不過也有風險,未來有個發展方向是轉融通,就是用別的機構的股票賺錢。自營業務,通俗來説就是用自己的錢炒股,還是依靠自己資本金的體量,還是看PB。這類業務有好有壞,好處是自己炒股的資產和借給用户的資產最終都可以較容易變現。所以比起看天吃飯的輕資產業務向下空間有限,雖然輕資產業務投入少賺的多,但真碰到了光景不好的時候也沒資產賣。所以當這類業務跌到剔除極端市場風險後,大比例低於相關資產的價值時就有了安全邊際。
題外話説一句,券商想多發展資本金的業務,不少會選擇加大槓桿率,槓桿率高了就很有補充資本金的需求。
就比如這次刷屏的中金公司,槓桿率真高。再吐槽一句,中金公司的管理費率也真是高,發工資確實毫不含糊。這點中信的人員素質同樣很高,但付出的代價反而小不少。
什麼樣的券商值得關注?
當一家券商在用別人的錢賺錢業務上做出了差異化後遇到資本市場不好的光景時PE給得低,同時他的整體估值還是按PB定價的話,這個安全邊際就很高了。中國的大資管長期看前景還是廣大得很,要説差異化,其實在短期很難看出來,但長期,相信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一家公司的大資管業務淨值能力很強,業務利潤佔比高,又是按照低PB定價的時候,朋友們,這家公司就值得關注了。大家可以看下錶挖掘一二。個人認為興全基金還是很有招牌的,興業證券持股51%值得關注,同時資管業務佔比較高,在資本市場回暖後彈性足。
當然,中信這類老牌強者券商也是比較穩健的選擇。而東方財富差不多是拿到大資管銷售端的門票了。這兩家券商在估值低的時候都是值得關注的。
風險提示:資本市場極端下跌,淨資產大幅下滑,天繼續不賞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