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降耗是碳達峯過渡階段最好辦法

碳中和是一場正在進行的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雙碳戰略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8月12日 ,多位專家學者做客長江商學院第十二屆青投論壇,共話碳中和下的變革與機會,探尋新能源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節能降耗是碳達峯過渡階段最好辦法

長江商學院大型企業治理與創新管理實踐教授、前中國石化董事長、前中國海油總經理傅成玉

調整能源結構是巨大壓力

“任何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第一件事就是調整能源結構,但是調整能源結構對於中國來説,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8月12日,長江商學院第十二屆青投論壇上,前中國石化董事長、前中國海油總經理傅成玉做出上述表示。

傅成玉進一步指出,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化石能源佔據了主要位置,其佔比大概達到了85%,在化石能源當中又有60%是煤。僅2020年,中國就消耗了48億噸標準煤,所以我國的能源結構中只有15%是綠色可再生能源。從這一層面看,能源結構調整對我國來説是一個巨大壓力。

不過,他強調,在碳中和達成後,我國會顛覆目前的能源結構,有望達到綠色可再生能源佔據能源結構的85%,化石能源只佔15%。

中國目前在新能源領域的產業發展和技術發展方面處於全球領先位置。長江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教授、副院長劉勁也認為,減碳可幫助中國在能源、汽車等領域做到彎道超車,實現產業競爭力上的跨越。再者,控制碳排放、增加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從長期來看是國家能源安全戰略上的重要考量。

碳達峯碳中和,關鍵在於儘可能“提前”

“2030年前碳達峯,2060年前碳中和,關鍵在於要儘可能‘提前’,儘早達峯才有可能減緩碳排放總量的過快下降,避免出現大量資產閒置和過早淘汰的損失。”中國能源研究會學術顧問,原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強調。

周大地強調,碳中和要求全球能源供應體系、能源消費體系,由目前以化石能源為基礎,全面轉變為非化石能源形成的零碳系統,是一場技術和相關市場的革命性全面更新。在全世界向低碳轉型的過程當中,誰掌握技術、把資源最高效、最有系統組織能力地利用起來,誰就佔領了更大的市場。

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説,目前我國清潔能源的發展是世界上最快的。傅成玉指出,無論是太陽能裝機能量,還是風能裝機能量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已經達到了400萬輛,相當於世界70%的新能源汽車都在中國。

傅成玉還提出,節能降耗是我國碳達峯過渡階段最好的辦法,目前我國單位GDP的能源消耗是發達國家平均值的兩倍以上,但是我們完全能夠把它降下來,從源頭上節省了能源就減少了碳的排放,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所以我國在減碳方面的發展潛力非常大。

以光伏和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未來增長最快

在劉勁看來,我們正處於能源變革的前夕。未來30年,能源中真正增長最快的是以光伏和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達成碳中和的目的,從經濟的角度只有兩種方法:一是降低新能源的成本,這需要技術的進步和規模化應用帶來的規模效應;二是增加碳排放的成本,比如碳税和碳交易。

斯坦福大學材料系終身教授、斯坦福能源研究所主任、美國電池500聯盟共同主任崔屹認為,碳中和方面,以下行業非常關鍵:首先是電力行業,如何將太陽能、風能、核能等清潔能源融入體系;第二是運輸行業,如何去碳;第三是工業,如何降低鋼鐵、水泥等行業的碳排放,加強新能源利用;第四是農業,如何解決肥料利用率低,畜牧業碳排放問題;第五是建築業,空調加熱冷卻、通風、照明等等方面如何提升能源效率。

如果將全球正在使用中的10億輛小型乘用車全部電動化,大約需要50TWH的電池。崔屹認為,按照目前全世界鋰電池的產量,需要做100年才能消化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6 字。

轉載請註明: 節能降耗是碳達峯過渡階段最好辦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