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委託律師敦促CME調查,背後究竟是何用意?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中行“原油寶”事件在昨晚有了新進展。
4月29日晚間,中行發佈聲明表示,已委託律師正式向CME發函,敦促其調查4月21日原油期貨市場價格異常波動原因。
中行再度表示“對客户在疫情全球蔓延、原油市場劇烈波動情況下發生的損失,感同身受”、“將以對客户認真負責的態度,持續與客户溝通協商,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
業內人士認為,這個聲明除了安撫投資者情緒以外,還有另一層用意。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認為,瞬間下跌的油價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這是此次中行“原油寶”穿倉事件的核心問題,需要CME調查給中行和全世界一個答覆,中行再以此來向投資者做出解釋,是有必要和有意義的。
“負油價已經超出了人們的常識認知,其原因是什麼可能只有掌握交易數據的CME調查起來更便利,更具權威性。”趙慶明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雖然此前一些期貨品種也曾出現負價格,但由於小眾且流動性較差,並未引起市場的廣泛重視。而此次備受國際市場關注的原油價格首現負值,疊加上近期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挫,引發關注在所難免。
實際上,有市場人士認為,瞬間大幅下跌負油價背後或存在空頭砸盤、阻擊多頭的操縱事件。
4月21日,是美國5月份西得州輕質原油期貨WIT價格創下了歷史新低,在最後收盤時瞬間下挫超過300%,收於-37.63元/桶。也正是因此,中行掛鈎該品種期貨合約的理財產品才出現了穿倉事件。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原油寶”之所以出現穿倉事件,CME責任不可推脱,其在4月初宣佈修改原油期貨報價規則,允許負價格交割,但在當月原油價格就出現了負值。“一般來講,負油價的規則轉變應在下次交割時才開始實施,但此次卻直接實施出乎意料。”
不過,美國CM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特倫斯·達菲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宣佈允許負價格交易的兩週前,CME就與政府監管機構開始進行合作了。目前市場運行正常,樂意配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