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別傻了,資本不是孩子,大人喊一聲就能回家

  近日,有媒體報道,美國和日本都呼籲本國企業撤離中國。此前,呼籲外資撤離中國的言論也不時出現,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一些國家也加大了嗓門,呼籲本國企業撤離中國。

  事實上,近年來,有關外資撤離中國的言論,一直就沒有停過。圍繞外資會不會撤離中國,有沒有撤離中國的討論也是時常出現。甚至有專家公開表示,要做好外資大規模撤離中國的準備。

  我們注意到,所説的現象和議論的話題,似乎都是自説自話,實際並沒有出現。即便有一些外資撤離中國,也主要是三大方面的原因。一是全球經濟面臨很大的困難,經濟復甦效果很差。特別是歐美髮達國家,很多企業陷入了困境。因此,在國外投資的企業也只能收縮戰線,或者因為母公司出現問題而被迫撤資或轉讓;二是一些在華投資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隨着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不斷增強,依靠廉價勞動力和資源消耗維持企業生存的方式已經無法在中國維持,只能將企業轉移到印度、越南等勞動力成本較低、資源消耗影響較小、生產要素相對廉價的國家和地區,從而形成外資撤離中國的錯覺;三是中國對外資的要求提升,過度的勞動密集和資源消耗類投資不再受到歡迎,導致一些企業想追加投資也無能為力,只能通過撤資的方式轉移投資目的地。實際上,他們更希望在中國,希望中國龐大的市場。只是相關條件已經無法滿足企業需要,無法讓企業再按照目前的方式生存和發展,只能轉移。

  正是因為這些方面的因素,帶來了中國外資企業的部分撤離。相反,進入中國的投資和企業也在不斷增多,特別是高科技和具有核心產品、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市場。如零售巨頭Costco宣佈將在上海開設中國大陸第2家門店;豐田表示將與一汽合作,在天津投資興建電動車工廠。中國美國商會3月份調查顯示,40%的企業將按原計劃加大對華投資,比2月份提高17個百分點。

  也就是説,外商在中國的投資,並不像有些人所言,出現大規模撤離,而是有進有出、低檔次的撤離、高檔次的進來。同時,與中國市場更為接近的、更有利於打開中國消費市場的投資,也在逐步增多。

  當然,隨着疫情在全球的不斷擴大和蔓延,特別是歐美髮達國家疫情爆發,對全球投資都將構成嚴重影響,企業投資的內在動力減弱,很多企業都縮減了2020年的投資計劃,繼而影響到全球投資的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就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急劇萎縮3%,為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其中,美國經濟預計萎縮5.9%,歐元區經濟將萎縮7.5%,日本經濟則萎縮5.2%。自然,對投資的影響也會相當大,對投資者的投資信心衝擊相當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國的外商投資都有可能面臨下降的格局。所不同的是,誰的吸引力強,誰可能出現的下降幅度小一點。同時,IMF也預測,如果疫情控制得好,預計2021年全球增長將回升到5.8%。其中,預計美國將增長4.7%,中國將增長9.2%。也就是説,IMF是相當看好中國經濟的,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是充滿信心的。毫無疑問,對外商投資也會形成強勁動力,對外商投資者投資中國的信心是一種增強。

  近日,中國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在推動復工復產、穩定全球供應鏈、助力脱貧攻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知同時要求,試點城市要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和精準復工復產要求,加快推動和幫助供應鏈龍頭企業和在全球供應鏈中有重要影響的企業復工復產;試點企業要勇擔社會責任,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加強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協助配套企業解決技術、設備、資金、原輔料等實際困難。

  很顯然,這對外資企業來説,也是一次信心提升。因為,在其他國家仍然遭受疫情強大沖擊的情況下,中國已經在如何修復供應鏈,如何健全和完善供應鏈體系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形成了比較強大的修復和完善力量。如果在此時投資中國,一定會得到政策和資源等方面的更大支持。聰明的投資者,一定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更重要的,按照有關方面提供的數據,截至4月7日,全國8776家外資重點企業中,復產率超過70%的企業佔71.9%;製造業企業復產明顯加快,復產率超過70%的企業佔76.8%。那麼,哪個國家能夠與中國相比呢。

  實際是,資本並不是孩子,大人喊一聲“回家”,就會老老實實地跟在大人的後面回家。資本需要的是創造價值、創造利潤、創造收益。回家沒有利益,誰願意回家。回家沒有市場,誰又願意回家呢。中國有龐大的市場,當然留在中國是最好的選擇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01 字。

轉載請註明: 譚浩俊:別傻了,資本不是孩子,大人喊一聲就能回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