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股成為近期市場明星,一度出現明顯反彈行情。這一波促發因素為何?究竟行業後續是否有機遇?哪些細分板塊更好?
為此,中國基金報記者專訪了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基金經理吳興武、博時權益投資成長組投資總監助理兼博時醫療保健行業混合基金經理葛晨、招商醫藥健康產業基金基金經理李佳存、長城醫療保健混合基金經理譚小兵、國泰生物醫藥ETF及醫療ETF基金經理黃嶽,以及南方基金權益研究部。
這些人士紛紛表示,印度疫情爆發及醫藥板塊一季報業績亮眼,是近期醫藥股表現的主要原因,而中長期看醫藥領域投資價值仍大,投資者適宜借道主動醫藥主題基金參與,可通過定投的模式佈局。
多因素促發近期醫藥股走強
中國基金報記者:近期醫藥板塊逆市出現反彈,您認為這一波反彈的原因為何?還會持續麼?
吳興武:醫藥板塊經營穩定,週期性弱,基本上短期走勢跟基本面關係都不大,更多是籌碼結構因素居多,這一波反彈也不例外。前期二三月份的急跌釋放了相當多的短期投機資金和部分有兑現意願的長期資金,但是剩餘的長期資金仍然穩定。止跌以後,投資者又開始考量醫藥行業的短期性價比和長期前景,發現短期性價比尚可,長期發展前景沒有任何變化,就又開始重新買入形成趨勢。
葛晨:前期市場出現大幅回調,主要是部分龍頭白馬上抱團的情緒到了一定的極致的程度,本身有調整壓力,疊加節後因順週期板塊的機會而被迅速抽水出現了調整。業績就是最好的催化劑。醫藥行業不是一個炒主題炒事件的行業,醫藥行業它最大的特點是長期穩定確定性的增長。疫情可能沒那麼快結束,醫藥行業的投資機遇仍在。
李佳存:近期醫藥板塊逆市出現反彈有兩個,第一個是印度這邊疫情數據出現了爆發,使得全球的患病人數不斷創新高,第二個原因是醫藥板塊一季報的業績比較亮眼,大部分公司是符合預期甚至超預期的,行情持續性方面,我個人覺得國外疫情可能沒有那麼快得到有效控制,相應的醫藥板塊優秀公司業績可持續性長期存在,所以我認為這波行情還是可以持續的。
譚小兵:近期醫藥板塊持續反彈,背後的支撐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節後醫藥板塊核心資產大幅下調,帶來了一定的投資價值。節後至3月中旬,醫藥指數已經回調了20%左右,部分核心資產則回調了40%以上,這一回調幅度相對於節前醫藥板塊的漲幅已經具備投資價值。二是3-4月份,醫藥上市公司迎來年報、季報披露期,由於去年一季度大部分醫藥子板塊受疫情衝擊較大,業績基數比較低,隨着業績的披露印證,醫藥板塊開始率先反彈,其中以CXO、醫療服務的二、三線標的尤為突出。而4月中旬以來的上漲主要受海外疫情反覆,尤其是印度疫情的影響,部分細分領域將維持高景氣度。
對於此輪醫藥行情的後市空間,還是要看估值與業績的匹配度。醫藥細分領域的部分公司維持着較好的業績增長速度,但由於估值較高,短期來看估值提升已難有大的空間,但拉長時間看,可以賺業績增長的錢。
黃嶽:從披露的一季報預告來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喜人。此外,機構對醫藥行業的關注度也持續高漲。由於在年後至3月9日的這一波調整中,醫藥行業整體的調整幅度更大,調整更為充分,因此醫藥行業或會早於市場企穩走出行情。
除了一季報外,預計今年全年新冠疫苗將進入商業化集中兑現的階段,隨着國內以及國外疫苗接種進度超出預期,新冠疫苗的強需求大概率會持續到明年,考慮到病毒潛在變異可能性後,多次接種可能不可避免。作為去年8月就開始調整的長期優質賽道,醫藥行業今年有走出階段性行情的機會。
南方基金權益研究部:前期市場因為宏觀環境、財政政策、國際形勢、投資心態等綜合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普遍回調,具體到醫藥板塊,本次回調整體看與基本面關係不大,更多的是釋放情緒壓力。下跌過程中,一方面以龍頭為代表的優質醫藥板塊資產吸引力凸顯,估值進入合理配置的區間,在比較優勢的作用下醫藥板塊反彈的動能也更為充足。另一方面,醫藥板塊的剛需屬性和疫情獲益屬性持續至今,疊加去年的低基數效應,一季度醫藥整體業績亮眼,基本面強勁,且有一定的延續性,未來一兩年的高增長確定性強。疊加估值和成長的吸引力,醫藥板塊逆市反彈就成了預期中的事。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本次反彈的驅動力依舊來自於估值消化和業績成長,我們認為業績成長的確定性依舊很高,但同時充分反彈後估值也回到了相對高的歷史水平;同時由於宏觀因素等其他方面仍存在不確定性,幾個因素疊加後認為醫藥板塊繼續單向反彈的可能性比較低,更大的可能是在震盪中穩步向上。其中個別估值錯殺明顯、反彈程度較低、基本面穩健的標的有可能迎來補漲的機會。
醫藥股存在中長期投資價值
中國基金報記者:展望後續市場,您如何看待醫藥醫療板塊的投資機遇,利好和利空因素各是什麼?
吳興武:我們對醫藥板塊的長期投資機會是明確樂觀的,我們更加關注在幾年的週期內給投資者創造幾倍的漲幅,而不是去關注短期月度季度百分之十幾二十的波動。根本性的利好因素是中國的消費者和患者有能力也有意願為自己的健康買單,可能的階段性利空因素包括醫保政策階段性收緊等因素。
葛晨:目前市場環境處在由流動性推升,頭部公司極致行情的退散期,市場風格切換,賺快錢和估值波動的時期或已過去,大的方向是迴歸理性、迴歸價值、迴歸正常。目前市場的估值的確不便宜。要觀察公司盈利的增長和估值能否匹配,對於估值高的公司需要用時間來換取空間。
未來市場將持續從估值擴張轉為盈利驅動。面對處於歷史中樞較高水平線上的醫藥板塊,應當更加註重估值與業績匹配,今年投資的重點應該關注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選擇業績增長確定性高的標的,用長遠眼光關注優質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
李佳存:展望後市,我比較看好醫藥板塊的投資機會,隨着新冠疫情可能的常態化,政府對醫療衞生領域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都會加大,醫藥板塊的景氣度會逐步提升。利空因素可能是醫保局的控費和降價政策,但這項政策最大的影響出現在2018年,後續投資者對該項政策的影響已有消化和預期,對行業後續影響應該不會特別大。
譚小兵:首先從中長期來看,醫藥板塊肯定是長跑之王,這是由整個宏觀大環境和醫藥行業的景氣度所決定的。我國的GDP處於增速下行的階段,但是醫藥產業又處於成長早期階段,存在逆向剪刀差。而醫藥長期廣闊空間帶來的持續高增長預期使醫藥行業必將享受超越歷史的估值溢價率,尤其是一些新興高景氣的賽道更加如此。再疊加大環境下的優質資產荒、醫藥自身政策所導致的資產淘汰賽、居民對權益資產配置的邊際資金增加,長期看,醫藥板塊會處於高估值溢價狀態。
負面影響因素方面,在國內疫情可控及疫苗加速接種背景下,影響更多在於醫藥板塊內部各細分行業之間確定性比較優勢的轉移,對整個醫藥上市公司的業績沒有多少利空的影響。影響相對比較大的是疫情防禦板塊,比如口罩、手套等,這類防禦品種公司的業績增速會有所下降,但機構投資者對防禦品種的配置已經下降。市場對疫情變化的認知預期已經比較充分,未來對醫藥板塊的影響比較低。
黃嶽:除了疫情反覆和基金持倉的短期催化因素外,中長期來看,居民衞生健康意識提升以及人口老齡化也將支撐醫藥行業不斷向好。作為景氣行業和優質賽道,醫療行業的中長期投資價值值得關注。風險上,部分公司可能受到集採以及研發費用大幅提升導致短期利潤低於預期的影響,但未來長期投資價值依然值得關注。
近期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發表聲明稱支持放棄新冠疫苗的知識產權保護,並計劃與WTO進行協商以形成協議。放開專利意味着其他製藥企業都可以進行疫苗仿製,而不必擔心侵權訴訟,對現有的疫苗研發企業不利。但美國放棄疫苗專利需要國會審議通過,內部尚需博弈,在WTO協商及達成具體的協議也需要漫長的時間。此外,疫苗的生產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合格疫苗的大規模生產不僅涉及知識產權,還需要原始材料、技術人才、製造工藝、環境設備、物流運輸等諸多環節,難以一蹴而就。美國政府這一聲明發布後,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反對放棄對新冠疫苗知識產權。目前來看美國這一聲明象徵意義更大,實際落地尚需較長的時間,也具有不確定性,短期對疫苗企業的影響有限。
南方基金權益研究部:醫藥板塊的投資需要長維度的考量和佈局。隨着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重病特病慢病的發病率和診療率都在提高,治療需求日漸強烈,醫療資源壓力逐步增大。普通民眾對醫療的期待也從單純治好病,發展成需要國際領先的藥物和療法、提高診療體驗和治療後生活質量,最後演變成對疾病預防、早期診斷等保健的需求。這種需求與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密切相關的,因此也是不可逆的。在這種大背景下,對醫藥的需求持續存在,因此與需求相關的各個細分領域均可能出現良好的投資機會。
醫藥投資利好的因素除了確定的需求外,還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國內供給水平的提高。近年國家和地方醫藥衞生監管機構和審批機構為醫藥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和財政支持,包括創新藥創新器械審批審評的加速,國內國際臨牀數據的互認,支持民營醫院發展,支持分級診療和基層醫院硬件設施建設改造等,這些都切實促進了醫藥產業的繁榮,加速與國際接軌,提升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國內的企業在過去幾年引進了大量海外人才,歸國創業的科學家帶來了國際先進的研發理念和產品,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各類創新藥和創新器械部分具有了國際可比性,充分展示了供給端的競爭力和穩定性,利好醫藥產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拓展業務發展的天花板。同時也需要注意到企業的戰略定位和佈局。部分細分領域競爭激烈,由於企業戰略和歷史原因,一些立項集中的賽道過於擁擠,經濟效益低於預期,這種情況下可能會造成開發資源的浪費,甚至喪失經濟價值。此外控費政策進展和嚴厲程度可能超預期,對一些競爭激烈的賽道不利,可能會給相關標的造成估值上的壓力。
看好創新藥、醫療服務等
中國基金報記者:醫藥板塊涉及子行業眾多,在您看來,哪一些細分領域更值得佈局?
吳興武:長期來看,具備創新能力和進化能力的企業值得長期佈局投資。任何醫藥板塊子行業都有階段性的行業紅利,我們既關注行業紅利帶來的階段性機會,也關注優質企業本身。優質企業能夠在行業紅利的上行週期裏跟行業形成共振,在行業紅利消失的時候抵禦下行週期獨立發展。當前階段,創新藥產業鏈、醫療服務領域、創新器械領域值得佈局。
葛晨:我看好三大維度。第一大維度是創新,比如創造出市場其他人做不出來的藥、解決一些病人或者醫生的臨牀需求,都會有相應的價值產生,不過創新的難度很大需要仔細分析,相對來説他認為醫療器械上的創新更容易把握。
第二大維度是“開源”,這背後藴含的投資邏輯是,一些非民生屬性的事業、改善型需求比較有投資機遇,比如最近比較火的醫美概念。醫保內的部分其實是保基礎,而醫保外的部分是加大槓桿,當經濟上行或者需求上行時,非醫保的部分其實是會加大槓桿的,增速自然會更快。
第三大維度是“賺海外的錢”。近期全球對反壟斷討論較多,整個社會的方向是“從效率轉向公平、從產業轉向民生”。從這一方面來看,“去賺海外的錢”是符合未來趨勢的。中國目前擁有優勢的生產要素主要有二:一是高素質的勞動力人口,尤其是在理工科畢業人數,中國優勢比較明顯;二是中國產業鏈優勢,雖然不能説最頂尖,但相對來説比較齊全、效率較高、成本較低。因此,這其中藴含着巨大的投資機遇。
譚小兵:落實到具體的細分領域來看,我更加看好醫美、創新藥、疫苗這三個領域。首先在醫藥裏面選擇細分領域,一定是選擇不受政策負向擾動的板塊,這三個板塊都是醫保外的細分領域或者是受到醫保長期鼓勵的方向。醫美板塊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將長期受益;創新藥是醫藥中最具爆發性的領域之一;疫苗行業本身的景氣度就高,“大產品大時代”在不斷兑現,這幾年又有新冠疫苗的業績加持,也是非常看好的方向。後疫情時代,高景氣度醫藥資產,中長期角度看是持續有投資機會的。
李佳存:我看好的賽道,主要是兩個投資邏輯下的六大賽道。第一個邏輯是能夠規避醫保局的控費和降價政策的四大賽道,一是創新藥及相關的cxo產業鏈;二是具有消費屬性的藥品和器械,包括醫美等;三是醫療服務;四是零售連鎖藥店。第二個邏輯新冠疫情之下政府重新加大投入的細分方向,一是疫苗,二是醫療設備。
黃嶽:醫藥行業作為一個朝陽行業,未來受益老齡化,細分賽道也多,投資機會層出不窮。
以生物醫藥板塊為例,受疫情影響,生物醫藥產業的長期戰略價值得到各方重新認識,行業長遠發展確定性有望提升。
近幾年,政府強有力的醫療監管改革,對創新藥和生物醫藥的政策支持,以及產業基金或者是PE基金對生物醫藥行業的投資力度前所未有;我國多年來培養了大批的生物醫藥專業相關人才,人才的跨國流動也為技術的交流和溝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生物醫藥作為國家重點支持領域,也是科創板重點支持的幾大板塊之一,目前A股中生物醫藥和信息科技公司的佔比仍舊很低;醫藥行業的股價在2018年和2019經歷了帶量採購政策的多次壓價打擊之後,藥企開始意識到,仿製藥已經沒有了議價的空間,自主創新才是藥企長期發展和擁有定價權的關鍵。對比國際,生物藥、創新藥也是國際大藥企主要的收入來源。
另外,在疫情考驗下,醫療服務板塊展現快速恢復能力與長期增長韌性,頭部企業投資價值凸顯。隨着居民消費意識的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賽道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尤其面對醫保局控費等政策進一步推進,醫療服務作為避險賽道更值得投資。
醫用耗材集採持續推進,以骨科耗材為代表的企業短期業績具有一定不確定性,但醫療器械行業百花齊放、黃金投資時代的大趨勢不變,核心原因:第一、國內醫療器械消費水平遠低於歐美,此次新冠疫情有望加速國內醫療建設,醫療設備顯著受益;第二、國內廠家技術持續向中高端突破,進口替代加速;第三、術式創新帶來國內創新器械公司蓬勃發展;第四、科創板將加快更多優質器械公司上市。
南方基金權益研究部:醫藥板塊的子行業涉及眾多領域,包括化學制藥、生物製藥、醫療器械、疫苗和血製品、醫藥流通、醫療服務等等。
各個細分領域之間關聯度不大,所處的歷史階段也不盡相同:比如化學制藥和生物製藥中的創新藥板塊,這些企業一般處於發展的初期,有的甚至沒有盈利,但其生命力和發展潛力都是極具競爭力的;對比之下醫藥流通領域已經處於成熟期,幾個代表性的龍頭公司已經基本完成了佈局,很難出現顛覆性的變化。因此各個細分領域都有投資價值,佈局主要取決於投資者的目的和風險偏好。
如果是側重短期業績爆發力,那麼可以佈局與疫情密切相關的標的,或者擁有爆款單品邏輯且即將兑現的公司,這些公司往往在一定時間內能貢獻爆發式的業績增長,為投資者帶來收益;如果是側重長期佈局和收益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類似醫療服務等細水長流、格局變化緩慢的細分行業,充分享受行業成長帶來的複利;如果是風險偏好很低的長線資金,也可以考慮估值較低、增速中樞確定性高的醫藥流通板塊。總之領域之間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合適不合適的區別。
主動管理醫藥基金更適宜
可考慮定投醫藥主題基金
中國基金報記者:如果普通投資者借道醫藥基金參與,您認為應該如何篩選?哪些風險點需要注意?
吳興武:普通投資者應該以長期投資和定投等投資方式投資醫藥基金,選取歷史業績優秀、業績持續時間較長的基金經理。最大的風險是過分關注所謂的“短期波動風險”,這是對風險最大的誤讀,這類投資者容易把偽風險當作風險,往往可能錯失長期巨大漲幅。
葛晨:市場上醫藥主題基金既有主動管理型產品,也有被動指數型產品。指數型基金的優點在於費率較低,與行業指數的偏離度較小,但缺點是基金本身是被動投資醫藥上市公司整體,無法根據行業內結構性和趨勢性的變化做出主動調整。而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醫藥行業細分行業非常多,內部差異較大,這兩年醫藥行業又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點,整個投資邏輯與三四年前相比有了巨大變化,因此細分行業表現差異極大,這正是主動管理型基金可以發揮優勢的地方。
主動型基金要想跑贏指數獲得超額收益,要麼在倉位選擇上做到漲時高倉位跌時低倉位,要麼是在個股選擇上能抓到優秀的有超額收益的個股。對於絕大多數公募集基金而言,在倉位選擇上做出超額收益的難度遠高於在個股選擇上做出超額收益;另外,大部分中大型基金的規模也限制了這種通過倉位選擇獲得超額收益的空間。所以,公募基金超額收益的關鍵點還是在於個股選擇,而個股的超額收益來自於深度的研究,這也正是公募基金的優勢所在。普通投資者在選擇主動管理基金時,主要還是挑選基金經理及背後的研究團隊。
李佳存:普通投資者借道醫藥基金投資醫藥板塊,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回溯這個基金的歷史業績,看看他的收益率、波動率情況,在此基礎上挑選長期績優的基金經理,然後堅持長期持有。風險點在於追高和頻繁申贖,醫藥板塊得一個長期比較穩健的賽道,建議大家採用定投的方式參與。
譚小兵:醫藥醫療是公募投資的一大主題,相關主題基金數量較多。選擇這類醫藥主題型基金,建議關注基金風格。有些醫藥主題基金主要圍繞核心賽道的核心資產進行配置,優選賽道,佈局龍頭的特點明顯;有些醫藥基金則堅持個性化選股,不追逐短期熱點、分散賽道;還有些醫藥基金則是核心與差異化兼顧,均衡配置……這可以從基金季報中找到線索,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佈局。
黃嶽:投資者可以結合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比如在場內有一定交易需求的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ETF類產品。
南方基金權益研究部:醫藥投資典型的特點就是專業知識門檻高、標的追蹤難度大。鑑於醫藥行業的特殊性,很多產業如創新藥研發、新藥合同外包、醫療服務等領域的從業者,大多擁有碩博士的學歷,也具有諸如醫學、生理學、生物學、藥學、化學等等專業背景;不同細分領域之間的知識架構和底層邏輯並不相通,這也增大了投資者所需的知識量,提高了認知門檻。此外,研究醫藥標的時不可避免需要涉及專業數據庫、學術文獻和學術會議的追蹤和挖掘,這些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追蹤難度很大。
因此醫藥行業二級市場投資的門檻很高,選股和擇時依賴於大量的知識積累和經驗。如果是具有多年醫藥投資經驗、長期追蹤少量公司的投資者,直接投資股票未嘗不可;但是對於絕大多數非專業背景且沒有足夠精力進行追蹤、但又看好醫藥賽道的投資者來説,選擇醫藥基金是一個很好的投資途徑。
一般來説專業的醫藥基金通常會配備經驗豐富的主理人,也有具有醫藥背景的投研團隊支持,加上基金公司健全的體系保障和風險控制,這類產品都可以在考慮範圍內。在篩選醫藥基金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主理人的背景、產品成立的時間、歷史表現、公司平台背景等等。選擇一位具有多年從業經驗且最好是醫藥投資出身的主理人、產品成立時間較久、歷史表現較為穩健、大平台大公司背書的產品,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具有吸引力。
在選定了產品後,也應該理性匹配個人的投資意願、風險承受能力等,可以在專業投顧的幫助下識別個人投資中的風險點,理性選擇是否採用定投等特定的投資方式,同時需要警惕盲目蹭熱點,切勿因為大盤一時漲跌而選擇大量買入和贖回。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