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1世紀經濟報道》12月19日消息,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當週美國出口豬肉總銷量高達84200噸,環比飆升154%,創下近一年多來該國豬肉出口的最高值。
其中,中國市場則成為美國豬肉的最大出口目的地。數據顯示,當週中國買家共計採購了37700噸美國豬肉(2020年底前發貨11600噸;2021年1月1日後發貨的26100噸)。
那麼,我國為什麼大規模進口美國豬肉呢?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朱增勇指出了三大原因。其一,受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影響,當下中國擴大了對美相關農產品的進口。
其二,我國從德國進口豬肉的步伐減緩。據悉,2018年德國是我國最大的冷凍豬肉供應國,佔比達到19.1%。然而今年9月份以來,德國發生了非洲豬瘟疫情等事件,該國停止了對華供應豬肉產品,導致德國豬肉在我國的市場份額轉移到美國等豬肉供應國上。
其三,中美兩國民眾的飲食習慣有所不同。美國豬肉產量大,但美國人的肉食結構主要以牛羊肉為主,對豬肉的需求少,從而也致使美豬肉價格相對便宜,性價比更高。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有分析師指出,當前我國大規模進口豬肉的趨勢已經有所減緩,未來豬肉進口量將最多下降30%。據報道,自非洲豬瘟疫情以來,我國便一直有意識地恢復國內生豬數量。
據農業部總經濟師魏百剛表示,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國新建投產了1.25萬個規模養豬場,復養1.34萬個空欄的規模養豬場;預計到2021年上半年,我國生豬數量將全面恢復。
金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