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經歷市值蒸發800億元的貝泰妮,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是讓投資者放心,還有如何應對來自深交所的9連問。6月5日,貝泰妮股價下跌,截至收盤跌幅為1.82%,這或許也是資本市場對貝泰妮收到問詢函事件給出的態度。姍姍來遲的問詢函答覆公告,似乎並沒有讓投資者把心放到肚子裏。雖然貝泰妮針對深交所提出的存貨相關情況、委託代加工模式等問題進行回覆,但貝泰妮近來年發展面臨的問題卻在不斷暴露,且引發了證監會的關注。
代工模式、研發投入等被問詢
時隔半個月,貝泰妮終於對深交所發出的問詢函做出回覆。根據貝泰妮披露的問詢函信息,針對深交所提出的關於存貨相關情況、委託代工模式、供應商集中度高、研發費用投入情況、銷售費用使用情況等九大問題,貝泰妮一一進行了回覆,説明其合理性。
根據貝泰妮披露的數據,其近三年存貨餘額大幅增加,存貨週轉天數變長等,在引發深交所關注的情況下,貝泰妮妮對此回覆稱:“公司近年來品牌數量、產品SKU數量以及銷售規模逐年上升,尤其是線上銷售規模的上升幅度較大,為滿足線上銷售的發貨及時性和客户滿意度,存貨的備貨規模也隨之逐年增加,從而導致存貨週轉天數逐年上升。”
針對因依賴委託加工模式,產品質量是否有保證等問題,貝泰妮方面表示,產品從原材料的提供到產品生產、驗收等過程都有着嚴格的流程規定及審查。“公司所有委託加工產品除了按照法規要求進行出廠檢測以外,公司檢測中心將再次進行上市檢測(包括重金屬及致病菌項目等),確保上市產品質量合格。”貝泰妮補充説明。
與此同時,貝泰妮對各大重要供應商集中度高、研發費用使用情況、銷售費用合理性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説明。
不過,滴水不漏的回覆好像沒能讓投資者放心。有投資者質疑“為什麼沒有在收到問詢函後第一時間披露公告,是不是涉嫌信息披露違規情況?”“看來發展的問題已經引起證監會關注了。”也有投資者懷疑是否有所隱瞞。
19家子公司虧損
對於貝泰妮而言,或許解決深交所的9連問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解決之後的發展問題。
根據財報數據,貝泰妮的業績增長正在逐漸放緩。2022年,貝泰妮營收為50.14億元,同比增長24.65%,淨利潤10.51億元,同比增長21.82%。2021年,貝泰妮營收、淨利潤分別增長52.57%、58.77%。2020年,營收、淨利潤分別增長35.64%,31.94%。2019年,營收、淨利潤分別增長56.69%、58.12%。
來到2023年,貝泰妮的這種增長放緩愈加明顯。2023年一季度,貝泰妮營收、淨利潤增幅分別為6.78%、8.41%。
在資本市場,貝泰妮同樣不順利。6月5日,貝泰妮股價下跌,截至收盤,跌幅為1.82%。自2021年7月後,貝泰妮股價持續萎靡,如今跌至不足4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創業板上市之後,貝泰妮憑藉着在功效護膚賽道的高速增長,一度被稱為化妝品界的“茅台”,巔峯時期市值超1200億元更是創下了國內護膚品行業的市值最高紀錄。
此外,伴隨貝泰妮股價下跌的是貝泰妮股東的紛紛減持。根據2022年財報信息,貝泰妮前十大股東中過半數減持了公司股份。其中,天津紅杉聚業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持股減少847.2萬股,廈門臻麗資訊有限公司持股減少60.17萬股,廈門重樓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持股減少741.86萬股,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減少355.36萬股。
“成長性和盈利能力是評估一個企業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企業營收增幅放緩低於行業,淨利潤增速放緩,淨利率下降,存貨週轉率過低等,都會令投資者對企業的經營和未來發展感到擔憂。”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示。
不過,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看來,貝泰妮業績增長大幅放緩基於整個美妝產品市場大幅度波動的背景下,市場的波動速度越快,對於美妝品的業績壓力越大。
在此次的問詢函披露的信息中,貝泰妮的19家子公司處於虧損狀態也一度讓投資者不得不懷疑其持續盈利的能力。
從整個國內化妝品市場競爭來看,珀萊雅已經憑藉大單品佔據着一定的市場份額。而歐萊雅、雅詩蘭黛、資生堂也都在中高端領域不遺餘力地加速佈局,對於貝泰妮而言,不論是其有意通過旗下抗衰品牌璦科縵佈局高端市場,還是憑藉主品牌薇諾娜佔據中低端市場,都有着不小的壓力。
就問詢函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對貝泰妮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張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