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一位老農在銀行存入77塊錢,如今全部取出能取多少錢

《錢神論》:“吾以死生無命,富貴在錢。何以明之?錢能轉禍為福,因敗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
存錢,是許多有一定積蓄的人會選擇的,相對於投資理財而言這樣是比較保險的,既不用承擔虧損的風險,也可以有穩定的收益,還不用一直打理。早在我國明朝時期便形成同銀行作用一樣的錢莊,而由第一家由政府開辦的銀行是1897年的中國通商銀行。人們有錢之後慢慢形成到銀行存錢的習慣,有一位老農在62年前省吃儉用終於積累到77塊錢,並將它存到銀行裏一直未動,如今想起自己還有一筆錢,以為已經是鉅款便去取出來,他取出多少呢?

62年前,一位老農在銀行存入77塊錢,如今全部取出能取多少錢
據有關資料顯示,1958年,77塊錢可以買到一千多斤大米,當時還可以用糧票換米。按照現在是普通大米的市價,這77塊錢的購買力與現在的三千塊左右。有一個農民省吃儉用很久之後,將自己攢下的77塊錢全部存到銀行裏,並沒有打算動這筆錢。如今60年過去,面對幾乎隨時都會變化的利率,老農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計算如今自己到底有多少錢。
若是把變化的利率告知,這便是一個極簡單的問題,可這時間太長,需要耗費一定的精力,老農自己也就不想去算。現在許多人去銀行存錢利率的問題在根本不用擔心,一目瞭然,就算沒看,後期也可以在網上查到。但老農這錢在銀行存60年,普通人很難去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因為這中間還涉及到貨幣貶值的問題。

62年前,一位老農在銀行存入77塊錢,如今全部取出能取多少錢
也就是説老農當時存的77塊錢雖然可以購買到與現在3千左右的錢等同的大米,但現在由於貨幣貶值,他的77塊已經不值那麼多錢,買不到那麼多米。這種感受其實對於90後而言還是很明顯的,普通家庭一些90讀書時的一週的生活費才幾十塊錢,現在的孩子讀書一週沒有幾百塊是不能解決的。我們常會聽到老一輩的人感嘆“錢不值錢咯”,事實上就是如此,隨着發展,錢在不斷的貶值。
而老農在那時存的77塊,若是按照一户三口之家一天消耗兩斤大米來算,吃一兩年是沒有問題的,所以算起來也是一筆鉅款。他的處理方式同大多數人一樣,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早期的時候老農只是想着將這筆錢作為自己的穩定資產,不去動用它,後來他慢慢的都忘記自己還有這樣一筆存款,60年過去,他才想起來,好奇這錢到底增長多少,於是便找到銀行將這筆錢取出來看看。

62年前,一位老農在銀行存入77塊錢,如今全部取出能取多少錢
按照交易的規則,老農將錢存在銀行60年,每年銀行都必須付給他利息,由於老人沒有去取這筆錢,自然就是上一年的本金同利息一同作為下一年的本金再次自動存入,每年如此。而在銀行存錢,活期利息是沒有定期利息高的,老農存錢到銀行,銀行再拿着他和其他人的錢去做賺錢的活動,比如説貸款給其他人收利息等。
那麼銀行六十年間定是做不少交易,賺的盆滿缽滿,但這對老農的收益而言並沒有影響,銀行不會因為自己賺的多,而將存款的利率提高。而且貨幣在這幾十年間隨着國家經濟的增長卻出現貶值的問題,經濟學家對此所下的結論是因為通貨膨脹影響貨幣發行量從而導致貨幣貶值。

62年前,一位老農在銀行存入77塊錢,如今全部取出能取多少錢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我國需要大力發展經濟,其中需要貨幣發行與流通的配合,企業發展需要錢,找不到便面臨着發展滯後。所以國家會在這時提供更多的貨幣,也就是增加發行量。時間積累長久,貨幣增加,錢的價值卻逐漸減少。不僅如此,我國與外國的經濟往來日益密切,建立的貿易關係也越來越多,貿易順差的狀態一直維續着,保證我國能在出口貿易中不至於虧損。
當然貿易順差也是許多國家一直追求的狀態,出口的商品價值大於進口的東西才有利於一個國家整體經濟的和諧發展。但這樣看來,我國的整體經濟是呈現一個增長的趨勢,為何也會影響貨幣貶值呢?

62年前,一位老農在銀行存入77塊錢,如今全部取出能取多少錢
這還和我國對這些外貿收益的處理方式有關,大家都知道不同國家使用的幣種是不一樣的。美國使用的美元,歐洲的歐元,以及日本的日元等等,每一個國家都有其特別的換算制度,賺到這些錢,在中國是需要換算成人民幣才能使用的。
我國結算貿易收入的制度稱為結售匯,也就是結匯和售匯的簡稱,簡單的理解就擁有外匯收入的人將外匯賣給外匯指定銀行,外匯指定銀行就是一個收取利益的中轉站,再將外匯售賣給需要使用人民幣換取外匯的人,這其中便會產生人民幣需求增加,國家便要彌補這個空缺,這樣錢的數量就會變多,錢自然也受影響而貶值。

62年前,一位老農在銀行存入77塊錢,如今全部取出能取多少錢
當老農帶着家人一起到銀行去取錢,他內心是興奮的,認為這筆錢一定已經長到他自己一個人無法拿動的數量。在老農的意識中,這60年的時間這麼長,這筆錢即使不會特別多也不可能會少。因為身處國家之中,他這幾十年是深深的感受到國家的發展變化,認為在這大好環境中,他的錢也一定能給他滿意的增長。
可到銀行櫃枱把錢算出來的時候,老農都被震驚到,他存的77元錢竟然經過60年的積累只漲到800多元。沒有驚喜,雖然多出800塊,他仔細一算,還是覺得很虧,畢竟在當時可以當3000元用。這個數值的增長帶來的居然是虧損,老農沒有料到這60年中錢會變得不值錢。但其實這60年的利率算下來,77元也只能增長到800元,只是使用它能夠購買到的商品沒有從前那麼多。

62年前,一位老農在銀行存入77塊錢,如今全部取出能取多少錢
貨幣貶值是我們整體感受到的問題,國家在努力的提升人民幣的價值,投資理財還是得小心慎重。指望“錢生錢”是幾乎所有人的理想,這意味着他只需要付出足夠的本金便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可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好的事情,即使是看着無所事事每天只需要查看自己的理財產品的人,也需要在付出對等的腦力勞動,一切都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實體投資者更是辛苦,每天都得擔心自己的投資該如何運營才能得到理想的回報。
這些經濟活動都得承擔一定的風險,收入大量的回報必然需要大量的支出。即使把錢直接存到銀行中,也需要定期理財,實時的查看自己的存款,瞭解利率等影響,想要直接把錢放銀行就直接不管不顧,被餡餅砸到的只是少數人。

62年前,一位老農在銀行存入77塊錢,如今全部取出能取多少錢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看着別人賺錢容易,不如付出自己的勞動,去換取對等的金錢。現在雖然人民幣不如從前值錢,但在經濟發展迅速的環境之中我們掙錢的方式也越來越多,而且得到的回報也不少。老農曾經花一年才夢攢到的77元,如今普通人幾小時就可以賺到,甚至他存60年才增長到的800塊,也可以通過勞動幾天就可以賺到。所以現在的錢雖然沒有以前值錢,但我們能賺的錢卻更多。
參考資料:
《錢神論》
《漢書·董仲舒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67 字。

轉載請註明: 62年前,一位老農在銀行存入77塊錢,如今全部取出能取多少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