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15日電 (吳曉薇)愛美,你擦亮眼了嗎?
據新氧數據研究院發佈的《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預計2022年醫美用户規模將超2000萬人。中信建投研報預測,2024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中長期看,仍有5倍以上的成長空間。
然而,據天眼查數據顯示,8.8%的醫美相關企業出現過經營異常,7700餘家醫美相關企業曾遭到行政處罰,400餘家相關企業有嚴重違法行為。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我國醫美相關企業共產生了1400餘條被執行人信息以及2800餘條法律訴訟信息。
百萬元賠償
2022年的IPO募資規模在去年高增的基礎上繼續增長。但開年以來並未見到醫美企業在國內市場IPO。
2021年10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曝光的10件醫美市場虛假宣傳、仿冒混淆等不正當競爭案件中,虛假宣傳醫生資歷,虛假宣傳醫美產品功效、服務療效,虛假宣傳功效等案例令人觸目驚心。
其中提到,浙江省台州藝星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使用虛假案例對自身進行商業宣傳,被罰25萬元。
早在2018年,藝星醫美衝擊港交所時在招股書中披露,該公司存在30宗醫療廣告違規、4宗醫療事故以及77宗肖像權糾紛,其中包括72宗已經通過支付總賠償約260萬元解決糾紛。尚未解決的5宗肖像糾紛提出的賠償額為71.35萬元。藝星醫美近年來在罰款、糾紛方面的開支不斷上升,2017年在這方面的支出達到331萬元,同比上漲59%。
因遲遲未有進展,藝星不得不在遞表一年之後,撤回了上市申請資料。
杭州市民陳燕曾向媒體投訴其在杭州藝星醫療美容醫院花了3.7萬元做了一個鼻部的整形手術。術後,她認為假體和醫院所宣傳的“貨不對板”。但院方給予的反饋是所有整形材料全部都是合法合規的,不存在貨不對板的可能性。雙方已在協調溝通中。
曾衝擊港股上市的伊美爾醫療也披露,2018年到2021年第一季度末,伊美爾經歷了23起醫療糾紛,為此支付了共計210萬元賠償款,其中2021年第一季度賠償30萬元。
據報道,青島的伊美爾國賓整形外科醫院近五年來就至少發生過6起醫美事故。其中,2020年,有一消費者花費了4萬多元,在做完整容手術後,出現臉部、脖子長囊腫和疙瘩的情況。術後該消費者又花費了7000元做切除手術,而院方僅提出可以無償為該用户實施修復手術。
而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伊美爾在2016年就曾短暫掛牌新三板,但在四個月後卻終止掛牌。
從業績來看,伊美爾難言樂觀。2018年-2020年,伊美爾的營收分別為6.61億元、7.39億元和8.11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3.7%、51.6%和53.6%,略低於58.72%的行業平均水平。
同時招股書也披露了2018-2021年3月伊美爾的虧損情況。2018年至2019年,虧損金額從1億元擴大到1.18億元,三年時間內,累計虧損2億元。
不過,針對上市申請失效一事,伊美爾相關負責人向媒體回應,失效是正常的,也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很常見的。遞交資料半年內有效,之後需要補交資料給聯交所來繼續推進申請。
和伊美爾一樣曾逗留過新三板的醫美機構還有麗都整形、春天醫美、柏薈醫療等,但它們都已退市。
監管逐漸收緊
2021年11月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了《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均指向行業亂象。
2022年1月6日,青島公佈醫療美容違法違規十大典型案例,2021年共查處151起,罰沒款247.23萬元;2022年1月14日,上海衞健委也公佈10起非法醫美典型案例,2021年共計罰款813.47萬元、沒收違法所得69.02萬元。
1月30日,《中國醫療美容標準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發佈。這項由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公佈的行業規劃給出了超過50個標準,內容涉及行業管理標準、行業技術標準、教育培訓標準、行業基礎標準4個方面,為醫美行業的標準體系建立作出了規劃。
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副院長葉蘭表示,醫美機構應如實描述醫美項目的具體內容,合理宣傳醫美服務的預期效果,及時全面地向消費者披露美容產品的來源和安全信息,確保消費者對其將接受的醫美服務內容以及可能面臨的相關風險有着清晰客觀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