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系的水滴公司即將上市,大病籌款背後是怎樣一門生意?

騰訊系的水滴公司即將上市,大病籌款背後是怎樣一門生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未來商業圖譜

1

今年2月底,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在疫情復工首日的內部信中説:

“未來一段時間資本市場會變得更冷,要麼我們加速實現公司盈利,要麼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艱難地融資,否則只有倒下!”

八個月後,這家公司即將在融資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

據IPO早知道今天報道,水滴公司計劃在2021年第一季度赴美上市,募資規模預計為5億美元。高盛、美銀等將擔任聯席主承銷商。

水滴公司隨後回應稱,對市場傳言不予置評。

但是,這家互聯網健康創業公司的IPO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早在7月23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水滴公司最快今年底上市,估值約40億美元。彼時該公司回應道,“尚未有明確的IPO計劃,但將繼續探索資本市場的一切可能”。

隨後,水滴公司於8月20日宣佈完成超2.3億美元D輪融資,由瑞士再保險集團和騰訊聯合領投,IDG資本、點亮全球基金、高榕資本等老股東跟投。有消息稱,本輪融資後水滴公司估值達到40~60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水滴公司2016年完成天使輪融資時,估值約為3億元人民幣。這意味着,四年間其估值膨脹了約90~130倍。

水滴公司創始人為美團第10號員工、美團外賣聯合創始人沈鵬。成立至今,這家公司吸引了騰訊、美團等互聯網巨頭的下注,IDG、高榕資本、真格基金、點亮全球基金、中金資本、藍馳創投、博裕資本等投資機構也紛紛入局,累計融資超32億元人民幣。

騰訊系的水滴公司即將上市,大病籌款背後是怎樣一門生意?

眾多投資方中,騰訊的一路加持引人注目。

水滴公司與騰訊微保一道,被外界視為馬化騰征戰互聯網健康保險賽道的兩架馬車,而水滴的用户量和保費規模均略勝一籌。

在騰訊的“賽馬機制”下,這意味着水滴公司將得到騰訊更大的資源扶持,尤其是持續的資金投入。而水滴公司也在官網的顯眼位置,格外突出騰訊作為投資方的重要地位。

騰訊系的水滴公司即將上市,大病籌款背後是怎樣一門生意?

馬化騰與沈鵬

另一方面,2019年以來,感受到資本寒冬的凌冽後,水滴籌的融資節奏明顯加快。

在今年2月底的那封內部信中,沈鵬稱在投資方的支持下,“與一部分友商相比,我們提早準備好了相對充足的糧草”,資金相對充足。

但他同時承認,“公司的現金流壓力還是有的”,如果不繼續提升組織能力和經營效率,按原來的節奏走下去,賬上的錢不足以支撐見到美好的“後天”。

隨後,公司高管自願降薪20%,並連續三輪大額融資。隨着IPO靴子即將落地,水滴公司已進入邁向“後天”的關鍵節點。

2

目前,水滴公司主要有三塊業務:水滴籌、水滴互助和水滴保險商城。其中,前兩塊業務的公益屬性較為明顯,而水滴保險商城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水滴籌是一個面向大病患者的互聯網籌款平台,2016年7月上線。官方公佈的數據稱,截至目前平台已為大病患者籌集超330億元救助款,累計超3億人提供幫助。

幾乎同時上線的水滴互助則是國內最早成立的網絡互助社羣之一。會員按照既定規則加入社羣、互幫互助;會員患病或遭遇意外,可按照“一人患病、眾人均攤”的規則獲得健康互助金。截至今年9月,水滴互助累計救助超過14000個家庭,劃撥近17億元互助金。

不過,這兩塊業務並不會為水滴公司直接創造大量收入。

例如,用户通過水滴籌籌款,僅需承擔第三方支付的使用成本,為每筆贈與款項的0.6%;而水滴互助會員繳納的8%管理費,只能覆蓋平台一部分運營成本,其餘仍需要公司自行補貼。

但正如沈鵬所説,水滴公司是一家商業公司而非公益組織。水滴籌和水滴互助聚攏的品牌認知和垂直流量,歸根結底仍然要為沈騰心心念唸的保險業務服務。

2017年,在水滴籌上線一年後,水滴公司推出互聯網保險聚合平台“水滴保”,2019年6月更名為水滴保險商城,產品則由國內60多家保險公司提供。

騰訊系的水滴公司即將上市,大病籌款背後是怎樣一門生意?

這塊新業務的成長速度十分迅猛。去年底,沈鵬在採訪中透露,2019年11月水滴保險商城的總保費達8.5億,相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40多倍;同一時期公司員工從1000多人增至5000多人,只增長了5倍。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水滴保險商城累計年化簽單保費超184億元,用户約1.4億,76%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

另據水滴保險商城總經理楊光透露,今年年化簽單保費有望突破140億元,較2019年翻番;實收保費有望達到60億元,較2019年增長300%。

保險業務的狂飆突進,離不開其餘兩塊業務的加持:水滴籌和水滴互助積累了龐大的精準用户數據,並初步完成對用户的“保險教育”,最終由水滴保險商城承接流量、滿足需求。

不過,考慮到產品形象和公眾口碑等因素,水滴公司在三大產品的聯動方面顯得較為剋制。水滴籌APP並未在主要頁面內置保險商城入口,而水滴互助也僅僅是在會員資料頁放上了一條醫療險鏈接。

3

在中國互聯網圈,用免費產品給付費產品導流,幾乎是教科書一般的常規操作。水滴公司能夠接觸到大量有購買健康險需求和意願的用户,卻寧可捨近求遠,頗值得玩味。

這一選擇的關鍵考量是,水滴公司涉足公眾情緒極為敏感的健康醫療領域,必須在“公益”與“商業”之間把控距離,如履薄冰。

若以“公益”為標籤的水滴籌和水滴互助過多摻入商業因子,那麼可以預見,這兩塊業務在戰略和執行上將很快變形走樣,最終危及整個平台的生存。

事實上,水滴公司已經在2019年底遭遇一場信任危機。

彼時,水滴籌部分地推人員為了賺取提成,在醫院中“掃樓”推廣,未核實患者病情、財產狀況等,隨意套用模板編故事、隨意填寫籌款金額,並鼓動患者積極轉發。

騰訊系的水滴公司即將上市,大病籌款背後是怎樣一門生意?

媒體曝光的水滴籌地推流程

這種明目張膽的欺詐行為經媒體曝光後,輿論譁然,“消費愛心”、“公益還是商業”等話題引發廣泛討論。

公司CEO沈鵬在接受採訪時承認,“有的團隊動作變形了,確實引起很多不滿”。水滴籌隨後將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整頓徹查,並調整了績效考核方式。

但僅僅4個月後,又發生了水滴籌與競爭對手輕鬆籌的地推人員醫院互毆的事件。為了“搶生意”,雙方人員先是發生口角,繼而拳腳相向,警方隨後介入。

據新京報報道,為了爭搶患者,兩家公司已發生多起衝突事件,雙方均有員工受到處罰。衝突的直接原因多為一方跟患者協商好之後,另一方再搶奪患者,甚至不惜惡意詆譭對手。

騰訊系的水滴公司即將上市,大病籌款背後是怎樣一門生意?

水滴籌與輕鬆籌地推人員醫院互毆

衝突的根源,是兩家公司底薪+績效獎金的薪酬模式。在任務量考核的壓力下,地推人員自然會竭盡所能,甚至不擇手段,而平台風評和公信力則往往所損。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水滴保險商城過於依賴水滴籌和水滴互助,那麼在層層KPI壓力的傳導下,一線業務人員很可能繼續給整個公司挖坑,繼而損害水滴的公眾形象。

對於醫療和保險這類強監管行業而言,社會口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必須重視一切經營行為的正外部性。這也是為什麼水滴公司並沒有過度強調三大業務的協同,反而在它們之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隔離”。

這種“隔離”清楚地反映到了收入上。

根據沈鵬的説法,2019年全年,水滴公司通過給捐款者推薦帶來的保費只佔總保費20%;另外80%來自用户自發購買、口碑傳播、品牌活動、外部合作方的聯合獲客、在線投放等。

也就是説,至少在目前,水滴保險商城並不希望涸澤而漁,過度挖掘另外兩個產品的用户富礦;而是會更多靠原生流量和第三方流量採購,繼續驅動增長。

這裏麪包括了眼下最火的“直播帶貨”。今年2月起,水滴保險商城開始嘗試用直播的方式來賣保險,最好成績是一小時賣出近700萬元的長期壽險產品。5月份,在水滴公司四週年生日當天,沈鵬與任泉、樊登等跨界明星在快手進行直播,全場帶貨近千萬元。

騰訊系的水滴公司即將上市,大病籌款背後是怎樣一門生意?

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

但與自有流量相比,第三方流量才是購買轉化的大頭。水滴保險業務上線後,公司的融資速度和規模大大提升,或許與市場推廣和流量費用的膨脹不無關係。

另一方面,水滴公司正在把觸角向保險之外的業務延伸。

今年8月底,在完成D輪融資後,沈鵬透露公司已在數月前啓動一項探索“險+藥”模式的新項目,暫定名“好藥付”,旨在利用商業保險整合支付方和藥企,讓用户支付更少的費用享受到更好的藥品和診療。

但是,隨着上市的臨近,沈鵬和水滴可能需要講一個更加動聽的故事。如何向唯利是圖的華爾街投資人們解釋清楚“公益”和“商業”的關係,將是這家成立僅四年的新興公司的新挑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64 字。

轉載請註明: 騰訊系的水滴公司即將上市,大病籌款背後是怎樣一門生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