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交銀“三劍客”之楊浩:每年跑贏大盤10%以上的“控場高手”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財經

全文3356字,細讀需約8分鐘

插播一句,遷移之後,大家的星標都自動消失了,我們兢兢業業、日日更新,也希望能被大家看見,小夥伴們記得加個星標關注哦!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基金經理,是新生代基金經理中非常出色的一位,也是懶貓基金池裏的“中場球員”。

與上一期介紹的傅友興不同,他雖同為中場,但風格更具進攻性,收益也更亮眼。

作為一個“80後”,他與很多同齡人一樣,愛打遊戲、愛交朋友。

他將“天秤座”對平衡的執念完美地融入到了自己的投資中。

他管理着200億元的規模,在完美控制回撤的情況下,累計業績進入行業最靠前的1%。

他用保守的方法,賺到了激進的錢。

成為基金經理的這5年,每一年都跑贏大盤10個點以上。

今年是第六年,目前已跑贏大盤27個點。

如果用足球來形容基金投資,那他一定是“齊達內”這樣進攻與防守都極為優秀的中場選手。

他所管理的基金在2017至2019年多次獲得“金牛獎”和“明星基金獎”。

他就是——楊浩。

一、風雲榜之人物介紹

楊浩,碩士學位,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

2010年加入交銀施羅德,做了5年的分析師。

在這5年裏,他運用自己所學知識,研究通信與傳媒行業,並且擔任了TMT(數字新媒體產業)研究組長。

2015年8月起任交銀施羅德定期支付雙息平衡基金經理,至今已有5年的從業經驗。

他也成為了交銀第一代TMT基金經理。

大家將他與王崇、何帥並稱為交銀基金的“三劍客”。

二、風雲戰績

楊浩現在管理着四支基金,包含了兩支今年年初剛發行的新基金。

我們先來看看他管理時間最長的一支基金——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519732)。

從基金的名字我們也能看出它的一些特點。

這個“定期支付”,是真的定期支付你一定的現金哦,這個現金不是我們之前説過的“分紅“,而是本金+收益。

也就是説,它會定期自動贖回一部分份額變成現金返還,但是不收取贖回費。

而“雙息”則指的是投資者可以享受到股票分紅和債券利息的雙重收益。

自2015年8月楊浩接手管理以來,任職回報達213.5%,年化回報為25.32%,在同類基金中排名第一。

從上面的圖也能看出來,在楊浩接手管理之前,基金的回報基本與滬深300相差並不多,而2015年之後,就明顯開始跑贏大盤。

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是一隻平衡混合型基金,股票配置的比例大部分時間在50%到70%之間波動,股與債之間非常平衡。

除了2018年有所虧損之外,其餘年份均獲得正收益。而且,每一年都跑贏滬深300指數十個點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在滬深300下跌11.28%的情況下,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還保持了正收益。

而2018年,全年滬深300指數下跌25%,中證TMT指數更是下跌34.79%,楊浩則展現了他優秀的回撤控制能力,全年僅虧損6.43%。

在行業配置上,主要集中在TMT行業,其中,計算機、傳媒、電子佔據近一半的倉位,還有一些是家用電器、食品飲料、交通運輸。

從近三年的數據看來,楊浩從2019年以來,減少了計算機類股票的配置,涉及的行業也有所拓展。

他的換手率這兩年也在持續降低中,今年半年報顯示換手率在1.3倍左右。

對全行業成長類基金換手率進行統計,2018二季度和2019一季度,成長基金平均換手率為4.91倍和5.03倍,楊浩的換手率均顯著低於同類平均水平。

再來看看另一個他管理的基金,交銀新生活力(519772)。

直接來看看收益情況,任職年化回報29.81%,排名2/1113。

交銀新生活力是靈活配置型基金,相較於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基金來説,交銀新生活力的規模更大,已經超過了110億元。

同時,這隻基金更好的體現了楊浩的選股能力,沒有股債平衡要求,沒有雙息限制。

股票倉位最低58%,最高則達到了83%,比起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基金更激進。

從這兩隻基金的重倉持股來看,前十大重倉股幾乎一模一樣。

那麼,楊浩是如何用80%的倉位,甚至60%的倉位,賺到了90%倉位賺的錢呢?

我們不妨來看看他的投資理念。

三、投資理念

在投資操作上,楊浩認為最重要的八個字:“至簡思維、弱者心態”。

至簡思維指的是,在投資和研究中專注於主要矛盾和主要邏輯點,而不是無限的擴張信息外延。

弱者心態則是指,要相信市場是有效的,不要輕言自己戰勝了市場,發現錯誤就及時承認。

1、歸類思維,因“股”制宜

楊浩把自己所學的,通訊行業中的“分層歸類思維”運用在了投資中,他給不同生命週期中的公司和行業進行分類,然後找出性價比較高的行業及公司。

公司的成長週期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階段,不同階段的投資方法是不同的。

(圖為楊浩所用的Gartner生命週期)

比如,處於啓動期的公司,更像主題投資的階段,而等到行業逐漸成熟,進入爬坡期,就有了盈利和估值,是經典的成長股階段。在對比公司時,不應該拿處於不同階段的公司比較。

當然啦,也不是説一定要投哪個階段,還是要根據時代的客觀情況做組合管理的權重。

在楊浩剛入行時,TMT還處於主題投資階段,而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有一批產業逐漸成熟起來,開始兑現。

楊浩表示,現在他可以更從容的在不同產業階段,去找好的投資標的,不像當年入行的時候,只能單純做主題。

在他的邏輯裏,行業並不重要,不同行業的企業也會有相同點,同一行業的企業也會有不同點。

他把企業按照”To C“、”To B“,”服務業“,”製造業“,這幾個維度,構成4個選股象限。

他認為,處於同一象限的公司,賺錢的邏輯是類似的。從每個象限裏找到共性,逐步歸納篩選出能給客户創造價值的企業,這是選擇成長股的方法論。

2、個股選擇有三個模型

在選擇個股時,楊浩並不是完全的自上而下,而更多地關注中觀和產業週期。

他認為,最重要的是企業的三個模型:短期看行業景氣度,中期看行業成長期,長期看企業價值觀。

短期要關注高頻景氣度變化帶來的投資機會,但是,如果只關注行業景氣度,很容易造成基金淨值的波動,因為想要完全踩準行業輪動非常的難。所以,楊浩會限制主題投資的比例,堅持行業分散。

中期關注行業成長期則和上文所説的一樣,不同階段的公司需要使用不同的投資方法。

長期來看,企業文化和商業模式是最重要的,企業文化解釋了為什麼奮鬥、如何奮鬥,而商業模式則是把價值商業化的過程。

在楊浩看來,只有真正為客户創造了價值,兼顧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的企業,才是好的企業。

他認為“沒有不能買的股票,只有不能買的價格”這句話是非常不正確的。價值觀不正的公司是不能進入備選名單的。

所以,很多股票都是不能買的。

楊浩曾説,“BAT系的視頻網站是數量及經濟的產物,大而不強,用的是互聯網的思維而不是傳媒思維,互聯網解決的是用户到達的問題,而傳媒真正應該做到的是讓用户喜歡。”

從他的重倉股我們可以看出,他連續11個季度重倉芒果超媒,一家近幾年優質網綜、網劇頻出的公司,近年來播放份額穩步增長。這應該就是符合他選股要求的企業。

楊浩選股的眼光非常的“毒辣”,他的超額收益幾乎全部來自個股選擇,倉位選擇和行業配置幾乎是0貢獻。

3、分散投資,控制風險

楊浩在投資中也展現了他“四平八穩”的天秤座性格。他利用行業分散度、商業模型分散度、所處階段分散度形成對沖。

這些對沖降低了組合的波動。

他把自己所投資的標的分成了四個方向:消費型服務業、品牌消費品、政企服務、先進製造。

這四個商業模式完全不同,基本可以做到“東邊不亮,西邊亮”。

四、投資的建議和看法

在這裏,我給大家總結一下楊浩對未來的展望以及投資建議:

1、未來也更多的關注新零售和工業再造。

2、行業配置的作用弱化,自下而上個股研究變得更純粹。互聯網、軟件和消費行業找到質量型發展模式的公司概率相對較高。

3、生活中也可以找到很多投資機會,比如遊戲正在變成一個很大的消費行業。

4、研究成長股時,路徑比空間更重要。置身於時代就不要浪費這麼好的時代。

5、要善於反思,投資出現問題需要進行反思,進行完善。

五、總結

楊浩擔任基金經理的時間不算太長,五年,算是新生代的基金經理。

但他的業績確實是非常的優秀,在控制了回撤的同時,取得了優秀的收益,是一個進攻與防守兼備的基金經理。

總結一下他的三個投資理念:

1、根據公司所處的成長週期,採取不同的投資方法;

2、短期看行業景氣度,中期看行業成長期,長期看企業價值觀;

3、利用對沖降低波動,分散投資控制風險。

楊浩的投資風格是更偏向買入商業模式優秀,但是不在風口的低估值成長型企業。

同樣都是穩健的中場選手,“交銀三劍客”還是各有特色。

王崇更多涉及的是房地產、生物醫藥、建築建材等行業,何帥則和楊浩類似,更多的是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等行業,但何帥的換手率要更高一些,更希望通過擇時來獲取超額收益。

如果你很看好未來TMT行業的發展,並且認同楊浩的投資邏輯和策略,期待有穩健的回報,不妨可以考慮一下他所管理的基金。

大家還想看哪位基金經理的分析,也可以給我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