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近日走勢強勁 機構稱“最壞時刻或已過去”
受疫情及加強銀行業不良資產監管等政策措施影響,今年上半年銀行淨利潤增速顯著下滑,內銀股表現並不理想。分析人士預計,三季度銀行經營狀況將發生改善,盈利表現有所分化。
美銀證券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對投資者而言,現在是對內銀股轉為更樂觀看法的良好時機。內銀股核心盈利能力仍保持不變,而其資產負債表已變得越來越強勁。
報告指出,內銀股的最壞時刻或許已過,H股的內銀股股價在10月12日沒有重大新聞下反彈4至6%,説明投資者已消化行業的負面消息。該行重申,宏觀經濟持續恢復會減輕投資者對其資產質量的擔憂;此外,即將公佈的第三季業績預計會成為正面催化劑。美銀認為,市場的預測會在第三季業績公佈後上調,而這有助於行業估值重估。美銀證券預期,內銀股今年首九個月的盈利將按年跌7至8%,全年的盈利按年減少2-3%。
匯豐證券發表研究報告表示,內地9月新增貸款按月增長1.1%,按年增長12.8%,根據目前的運行速度,假設第4季增長與去年第4季增長相似,預計今年貸款增長可能保持在12.8%。 9月份社會融資增長得益於貸款和債券的增長,按年增長13.5%,高於市場預期。故維持對內地銀行“適度積極”態度。
憑藉着強勁的存款、以及高於同業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和目前估值不高等因素,該行表示看好農行和郵儲銀行,但考慮到資產質量的不確定性,也不要採取激進的上行觀點。該行表示,存款競爭可能會從第4季度逐步開始,行業存款按季增長0.8%,低於貸款增長速度,由於央行從5月後沒有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預計存款競爭可能會以定期存款的形式逐步加劇,這可能會使存款充裕的銀行受益。
無獨有偶,10月16日,銀行板塊在A股縮量調整中迎來較大漲幅。截至下午收盤,成都銀行領漲5.27%,興業銀行和平安銀行漲幅超3%。
10月14日晚間,央行釋放幾大利好政策:一是允許宏觀槓桿率階段性上升,二是9月社融數據超預期。央行發佈的三季度金融數據和社會融資統計數據顯示,隨着經濟復甦持續,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繼續保持較好勢頭。9月信貸社融主要數據高於市場預期,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9萬億,同比多增2047億元;社會融資增量3.48萬億元,同比多增9630億元。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9%,增速比上月末高0.5個百分點,為連續七個月錄得雙位數增長。此外,央行稱應當允許宏觀槓桿率階段性上升,擴大對實體經濟的信用支持。該政策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效率已經明顯提升,這也為未來更好地保持合理的宏觀槓桿率的水平創造了條件。
中銀證券分析認為,經過前期調整,銀行板具備低估值、低持倉的特點,總體看好4季度銀行板塊絕對收益。
國盛證券研報分析則認為,高確定性是銀行股在四季度更容易受到追捧的原因。因為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為A股的業績真空期,相比其他板塊,銀行的業績確定性更高。